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对策
2021-07-28张倩
张倩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在日常生活及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立足高中英语课堂,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表达和交流,推动学生英语演讲能力不断发展。从核心素养层面引领学生突破英语学习单纯背诵的问题,让学生从英语演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思辨、延伸和有感情地表达,提升学生学习自信,推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演讲;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新版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升到了“学科核心素养”层面,这不仅肯定了英语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价值,而且要求英语教学要能够从单纯的答题向综合运用、灵活输出、有效比较、提炼归纳逐步迈进。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法结构,忽视个性表达的问题,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使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价值可以得到有力彰显。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多元意义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度推进,当前英语考试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全面。尤其是作文写作环节,将阅读与表达有机整合在一起,是学生自我能力展示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首先,演讲是学生个人口才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准确的发音、流暢的语感以及良好的断句和沟通意识,这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深度激活学生学习欲望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演讲本身也是学生心智和才华的一次重要较量。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不只需要把语言流畅、优美地表现出来,还需要灵活地应变。尤其是一些即兴演讲类题目,需要以学生深厚的人文积淀做基础,推动学生进行比较和提炼。这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另外,英语演讲过程可以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积极对策
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学生适应心理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停留于传统的答题层面,对英语演讲的认知不足。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演讲初期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尤其是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英语演讲的过程中会缺乏自信,不敢表达。
在演讲教学的初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有效了解,并通过适宜的外部引导,使学生建立对英语演讲的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任务引导、模型演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有效了解英语演讲的一些技巧。教学初期,可以从教材上的文本入手,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诵的方式熟悉文本,并通过3分钟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轮流到台前展示。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语音、语调、停顿、节奏感、音量等提出明确的表达要求,并肯定学生演讲中的一些精彩表现,为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成立演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在英语演讲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一对一指导所能覆盖的面有限。为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空间,指引学生学习和进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演讲学习小组。每5~6人一个小组,制定具体的演讲规则,让学生之间有效交流,并评选出组长、小组长、评论员等。对每个同学的演讲表现都要从多个层面细致、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在演讲和聆听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和提升。在演讲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逐步提升思维深度、表达流畅度等。先在小组内部进行有效的演练,接着让学生到台前开口表达。在每一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结合阅读(Reading)、任务(Task)和项目(Project)让学生进行演讲,并在小组内部分配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演讲,对主题进行有层次的叙述,帮助学生对专题内容进行深度理解。
3.举办英语演讲秀,提升学生临场应变能力
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落实有效的演讲评价,督促学生学习提升,在每个月或每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要举办一次小型的英语演讲秀,让学生将该学期内演讲过的所有主题有效汇总,并选出相对优秀的一个主题到台前为其他同学即兴表演。在学生个人表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个新主题,让学生尝试即兴演讲,提升学生临场应变能力。通过梳理、演讲和评价,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发展。
总之,在高中英语演讲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尝试和完善,以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临场应变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方法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调整推动学生演讲能力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