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群文阅读材料组织方式研究
2021-07-28郑旭滢
郑旭滢
摘 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高中语文任务群的一大任务。在群文阅读中,基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横向拓展、纵向递进、使用对立观点材料等方式组织材料。
关键词:思辨性;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材料
在群文阅读中,学习者可以拓展知识、见识观点,逐渐形成全面、批判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材料组织是群文阅读学习开展的重要一环,针对学生思辨能力的群文阅读,则在材料组织方面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式可进行尝试性探索。
一、横向拓展组织材料
横向拓展材料是指以一位作家或一位作家的一个人生阶段、同一类主题、同一种类文体或同一种文体派别为单位,选择阅读材料进行组织。
横向拓展材料的重点在于在选定的单位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的多样性,旨在鼓励学生以多样的、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观念上的标签化、扁平化。例如,在讲解《赤壁赋》时,可同时编排《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答秦太虚七首之四》《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苏轼的黄州时期作品。这既包括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生活琐事、苏轼曾经经历的情绪痛苦,也展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
通过对横向拓展材料的阅读,学习者可以不断增加对某一人物、某一主题的认识。如单独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由于初中的学习基础,许多学生已经给苏轼贴上了“乐观豁达”的标签。同理,提李清照必称“婉约忧愁”;言辛弃疾定是“渴望复国”。这样的标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者对知名词人的理解,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者对知识和人物理解的片面、脸谱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以《答秦太虚七首之四》作为背景,交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生活境地。在此基础上,学习者可进一步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在艰难困苦的生活境地下,苏轼仍可拥有豁达开阔的胸襟。那么这就是全部了吗?事实上,苏轼也曾在这一阶段痛斥过社会(“何时忘却营营?”),哀婉过离别(“点点是离人泪”)。而这些困窘、徘徊与纠结,与学习者所面对的生活相近。通过横向的材料组织,苏轼的艰难生活、情绪困境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学习者可以更全面地感知苏轼是一个“洒脱豁达”的词人,是一个经历过艰难生活的、经历过情绪调节的、努力认真生活的“人”。材料的广度增加了,学习者的思考范围也就拓展了,思辨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二、纵向递进组织材料
如果说横向拓展材料对思辨性阅读的意义主要在于“全”,帮助学生克服对人物、问题的片面化、符号化认知;那么纵向递进材料对于思辨能力的影响则在于“深”,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浅显化、刻板化认识,培养主动、深层思考的能力。
纵向递进组织材料,即针对一个问题,不断地提供向上溯源或向下挖掘的材料,给学习者提供纵深思考的空间。如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与《过秦论》相互联系,即可帮助学习者梳理“仁”这一概念的产生、发展脉络,探究“仁”的思想由侧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被应用为仁政思想的过程。这样的纵向材料有助于学习者以动态的、批判的、更关照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
纵向递进材料和横向拓展材料并非绝对对立的关系。从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样态来看,基于横向材料的思考也可能是深刻的,基于纵向材料的思考也可能是多样化的。这恰恰说明了思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在材料的组织和使用中应该避免刻板,转而鼓励多样的角度、多元地思考。
三、对立观点组织材料
对立观点组织材料,即针对同一问题,选择可以体现对立观点的材料。
依据对立观点组成的材料往往以评价性材料、议论性材料为主。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凭借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提升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在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对立的观点对于材料的选择的不同、论证展开方式的不同等,都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对立观点材料除应用于思辨性阅读之外,也可以应用于思辨性表达。可以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相结合,在课上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课下的表达与交流;也可以通过课上丰富的活动来缓解议论性材料的枯燥感。如可以提供对立观点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课下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并且为其观点寻找材料进行支撑和补充,在课上则以辩论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以对立的观点为基础进行思辨表达。这既有利于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收集材料、自主表达的方式提升思辨能力,丰富学习样态。
参考文献:
[1]朱风梅,赵永先.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及组合选文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1(16):46-47.
[2]李桂芳.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方式及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17):50-52.
[3]吴圣龙.巧组妙合 聚篇成类:例谈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组文方式[J].中学语文,2021(15):22-24.
注: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单篇与群文复合式学习样态研究”(立项编号:zdfz2006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