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井下智能化高速掘进工艺的应用研究

2021-07-27李广友

山西冶金 2021年3期
关键词:掘进机工序锚杆

李广友

(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寿阳 045400)

随着煤矿井下单产水平的不断增加,井下巷道掘进效率越来越成为影响井下综采效率的核心瓶颈,特别是在大深度、大断面、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需要更加牢固的支护方案、更加平稳的掘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巷道掘进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经过对井下巷道掘进工艺流程的分析,确定了影响巷道井下掘进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掘进机掘进方案、井下综掘面各工序配合方式以及井下巷道支护形式,因此针对性的提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截割作业优化方案、多工序并行综掘作业方案以及锚网索支护+注浆加固方案,显著提升了煤矿井下巷道的掘进效率,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巷道掘进方案能够将下巷道掘进效率提升32.7%,将巷道顶板下沉量降低72.6%,将巷道帮部位移量降低84.4%,为优化井下掘进方案、提升井下巷道掘进安全性和经济性奠定了基础,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1 巷道掘进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开元)9号煤层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井下巷道煤层的平均厚度为5.2 m,巷道顶板、围岩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巷道净断面截面积为18.5 m2,巷道顶板在周期性来压时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巷道顶板下沉、支护锚杆断裂,井下掘进速度仅4.3 m/d,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的最大下沉量约为142.3 mm,巷道两帮的最大变形量约为179.5 mm,无法满足井下支护可靠性的需求。

通过对井下巷道掘进工艺流程的分析,影响巷道掘进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1)巷道掘进方案不合理,由于井下地质结构复杂,巷道顶板存在着完整态、顶板破碎态二种状态,而井下采用掘进机截割作业时均采用了顺时针的巷道截割方案,导致在截割顶板破碎态时极易出现塌方,影响井下实际巷道掘进效率。

2)施工工序分布不合理,井下巷道掘进时,需要大量的人员相互配合作业,但由于管理制度落后,导致在井下实际作业时,多种作业工序只能串行,极大地影响了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效率和安全性。

3)支护方案不合理,由于井下顶板矿压波动大,因此对支护安全性要求很高,但由于采用传统的单锚杆支护方案,导致支护时需要大量的补强支护,而且大量使用锚固剂,凝固速度慢,影响了巷道掘进效率,进而影响到井下巷道的掘进效率。

2 巷道掘进方案优化

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巷道顶板处存在着多处破碎区,在传统掘进方案中,采用掘进机一次掘进成型方式,但由于顶板碎裂严重,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碎石,需要不断的停机清理,因此导致井下巷道掘进效率低下,因此结合井下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巷道掘进优化方案,采用了短掘短支的方案,根据巷道的实际情况,优化截割路径。

掘进机选择了悬臂式掘进机,具有截齿密实、单轴抗压能力强的特点,在进刀时选择在煤岩结合处进刀,先截割煤炭再截割岩层,提高截割稳定性,掘进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掘进截割路径如下页图1所示,因地制宜的采用最佳的掘进机截割路径[2],能够有效地提升巷道掘进作业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碎石垮落,缩短了停机清理时间,有效地提升了巷道井下掘进效率和安全性。

图1 不同地质条件下截割路径示意图

3 施工工序优化

传统施工方案中,在井下综采面上安装顶部锚杆和安装帮部锚杆、掘进设备维护及延长跟机电缆等均是串行作业,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综掘面同时工作的人员数量,但严重制约了井下综掘作业的进度,因此在对掘进工序及作业流程进行科学分析后对相关工序进行合并,实现了多工序的平行作业,有效的提升了井下巷道掘进进度,优化后的平行作业工序如图2所示。

图2 多工序平行作业图

4 支护方案优化

在传统的单锚杆支护方案中,锚杆的间距为1000 mm×1000 mm,支护密度大、支护效率低、成本高,因此在对井下巷道结构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采用锚网索支护+注浆加固方案,详细的支护参数如表1所示,同时为了提升巷道支护的稳定性,在锚杆之间采用圆钢进行焊接,提高在矿压波动下的稳定性。

表1 锚网索联合支护参数表

为了提升在顶板破碎区域的支护稳定性,需要在巷道内进行注浆加固,注浆时可以选择ZBQS-12/10型便携式注浆泵,注浆材料选用快速速凝材料,注浆时注浆参数如表2所示,为了确保注浆效果,需要采用交错注浆,注浆完成后利用袋式封孔方式进行快速封孔,保证注浆液能够快速进入到岩层内[3]。

表2 注浆加固参数表

采用锚网索支护+注浆加固的方案具有支护效果好、可靠性高的优点,有效提升了巷道井下支护的可靠性。

5 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对优化后的巷道掘进方案进行验证,在巷道内采用十字布点的方式[4]对巷道顶板和巷帮进行支护,其优化后的变形量如图3所示。

图3 顶板及巷帮变形量

由图3可知,优化后顶板的最大变形量约为39 mm,比最初的142.3 mm降低了72.6%,优化后巷帮的最大变形量为28 mm,比最初的179.5 mm降低了84.4%,显著提升了巷道的支护稳定性。在优化后巷道的掘进效率由最初的4.3 m/d,提升到了目前的6.4 m/d,效率提升了32.7%,极大地提升了井下巷道掘进效率。

6 结论

针对煤井下巷道掘进效率低,严重影响井下综采作业效率的不足,在对巷道掘进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高速掘进工艺,根据实际验证表明:

1)巷道掘进方案不合理、施工工序分布不合理,支护方案不合理是影响巷道掘进效率的主要因素。

2)因地制宜的采用最佳的掘进机截割路径,能够有效的提升巷道掘进作业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碎石垮落,缩短了停机清理时间,有效的提升了巷道井下掘进效率和安全性。

3)采用锚网索支护+注浆加固的方案具有支护效果好、可靠性高的优点,有效提升了巷道井下支护的可靠性。

4)的巷道掘进方案能够将下巷道掘进效率提升32.7%,将巷道顶板下沉量降低72.6%,将巷道帮部位移量降低84.4%,为优化井下掘进方案、提升井下巷道掘进安全性和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掘进机工序锚杆
品种钢的工序计划优化模式分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煤矿综合掘进机的水电闭锁技术
掘进机行走部支重轮润滑方式改进
国内首台全断面煤巷高效掘进机诞生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