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学前教育思考

2021-07-27阮莉莉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2期
关键词:手绢教学方式阶段

阮莉莉

学前教育是幼儿思维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幼儿的认知能力有所缺乏,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但该阶段的幼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并对身边的事物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因此,如果在学前教育实践中,通过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那么就无法有效调动幼儿的思维与兴趣,使其融入教学实践中。而基于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学前教育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最主要的是引导幼儿在思维与行为上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认知。以下通过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采用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并不是简简单单地通过游戏的方式,去代替学前教育中的所有活动,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幼儿的成长需求融入游戏环节中。例如,提升幼儿的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等,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也能将传统的学前教育课堂变得更活跃,还能切合幼儿的学习接受能力。

例如,在学前教育中让幼儿学习《龟兔赛跑》的相关知识时,需要加上一些具有情节性的音乐来开展教学,这就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幼儿设计一个音乐游戏的课程内容,游戏的方式就是让幼儿分别扮演乌龟以及兔子的角色,然后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让幼儿使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在《龟兔赛跑》的音乐背景中让幼儿使用自己选择的乐器进行伴奏,这样就能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融入游戏环节中,同时也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也能学习乐器以及《龟兔赛跑》两个层面的技能与知识,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二、丰富游戏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游戏的环节,要通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增强幼儿对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主动性与兴趣,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虽然活泼好动,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兴趣,但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游戏教学活动,那么在反反复复的教学实践中,幼儿也会对相似的游戏活动逐渐失去参与的興趣。因此,在学前教育游戏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幼儿提供的游戏化课程应更丰富多样,通过丰富的游戏方式来维持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求知欲以及认知需求。

例如,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能将传统的、单一的“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游戏活动进行创新,在同一节游戏活动的课程中,教师就能有效地将这两种游戏进行综合的运用,如将两种游戏整合为一种游戏,让幼儿同时进行“丢手绢”游戏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既能为幼儿提供更具有创新性的游戏,让幼儿眼前一亮,又能保持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兴趣,还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与奥妙,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与引导作用。

三、增加幼儿游戏的自主时间

在游戏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以自身为主体,仅仅通过自身来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而是应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以及幼儿的主体性开展游戏课程,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游戏时间,从而在游戏的课程中提升幼儿的自主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游戏课程对幼儿思维引导与创新的作用。

例如,在学前教育游戏课程中“可爱的小动物”相关教学中,教师就能设计一个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动物,然后在身上贴上相关的动物图片来表示幼儿不同的动物身份,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将身边所有幼儿所代表的动物身份尽可能熟记于心,然后一名幼儿“丢手绢”,被丢手绢的幼儿需要讲出他人对应的动物名称,让幼儿之间自主进行游戏并进行认知,才能充分调动幼儿自身的参与主动性,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学前阶段作为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利用游戏的课程教学方式,来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能更积极、主动地融入游戏课程活动中,提升学习水平,帮助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手绢教学方式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丢手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