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原则构架

2021-07-27吕志荣梁艳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心理健康

吕志荣 梁艳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在原本的教育架构中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板块。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初二学生实际案例,探讨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原则问题,希望可以引导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工作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学生发展

在新形势下,教育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去实现人才的教育,成为各个阶段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就需要思考如何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一、坚持活动性原则,确保学生的参与热情

班级心理辅导必须要能够保持能动性,最好可以与活动融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架构小组讨论板块,鼓励角色扮演、开展社会小调查、进行简单测试等,都可以成为很好选择,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进入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状态,也更加容易地融入课堂中去,与自己的老师、同学去探讨,由此确保实际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升。也就是说,在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设定为不同类型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的价值得以不断体现。比如,教师让学生以“上课走神”为话题,调查班级同学在课堂上出现走神情况的原因、症状、条件等,生成对应报告,鼓励学生来讲述对应的原因,然后营造一个探讨學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技巧、考试技巧的交流氛围,由此确保学生可以以更加理性的视角去看待平时的学习和考试。

二、坚持系统性原则,确保教育的持续性

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还需要坚持系统性的原则,也就是说依照现代心理学理论,坚持干预活动准则,了解对应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订长期的班级心理辅导计划,确保班级心理辅导能够朝着常态化的方向进展,而不是临时性的活动,这样才能确保构建良好的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环境。因此,中小学校需要高度重视班级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依照各个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制定宏观的班级心理辅导计划,将其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板块,由此确保实际的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能够进入持续性的状态。

三、坚持交互性原则,确保师生高质交互

要想确保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确保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切实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讲述出来,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能够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比如,很多学生都可能与自己的父母有一定的误会,平时生活中会出现小矛盾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积极设定了“我想对您说”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将其传递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增强彼此的交互,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想法,使亲子关系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在实际的班级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寻求学生交互的机制,确保形成良好的交互环境,这样可以确保实际的班级心理辅导工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四、坚持生活性原则,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班级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时候,要懂得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要一味地灌输,要懂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可以迅速进入其中,继而引导班级心理辅导与生活关联起来,这样自然可以架构更加理想的班级心理辅导环境。比如,某学生出现交通事故,教师就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情绪疏导方面的课程,并且引入自我保护和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去梳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依靠这样的事情探讨和交互,确保学生进入更加理想的生活情境感知格局,继而使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由此可见,在上述的案例中,学生迅速了解到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是关联的,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在对应的交互中也可以将对应的知识融入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懂得切实地依照互动性、系统性、交互性和生活性的原则,由此确保心理辅导行为能够构建更加理想的成长环境,也就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心理辅导工作质量可以不断提升,中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当然作为班级心理辅导的行为主体,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特殊性,探索他们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保对应的班级心理辅导工作能够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车爱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与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9,36(1):77-81.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教学分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浅析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