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趣味游戏中健康成长
2021-07-27孙亚琴
孙亚琴
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有着极其特殊和重要的意义。要将趣味游戏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策略和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趣味游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的发展,提升幼儿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游戏活动和场景中,充分激发、调动幼儿的思维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达到事半功倍、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创设有意义的生活类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游戏教学活动要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结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成长特点和需求,合理创设有意义、趣味性的生活类游戏,让幼儿在娱乐中学到对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有帮助的知识和能力。在游戏创设的过程中,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经验,创设丰富、生活化的游戏场景和情境,根据幼儿兴趣点创编生活类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树立自理意识,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培养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
部分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弱,在天气变冷时睡觉前需要父母帮助脱掉衣裤和鞋袜。对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设计“小小汽车钻山洞”的游戏,让喜爱学爸爸开汽车的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则预先提供一些方便幼儿穿脱的、五颜六色的裤子,让幼儿边脱自己的裤子边钻“山洞”。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幼儿的屁股扭一扭,把裤子提一提,在边做边玩中很好地掌握了生活自理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看看谁最快”的游戏活动,让参与游戏的幼儿抓起路上随机摆放的衣服和裤子,并将衣裤穿戴整齐;在道路中途设置“红绿灯”,要求幼儿在遇到“红灯”时必须停下,趁此时机穿戴好自己抓取的衣裤。在幼儿兴致勃勃地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自己穿衣裤的速度,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喜欢儿歌、听故事的兴趣特点,合理设计儿歌故事,对幼儿进行引导。结合幼儿喜欢玩水、玩泡泡的心理特点,让幼儿在饭前洗手,通过边洗手边念儿歌、变魔术的方式,激发幼儿自主尝试的兴趣,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了解肥皂的作用。
二、创设多样化的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体育游戏的主题,精心设计和编排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喜爱模仿和想象的思维特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中。例如,可以创编“公交司机开汽车”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模仿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生活场景,在这个游戏活动中进行不同游戏角色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开展趣味化的体育游戏活动。
同时,还可以巧妙利用幼儿平时熟悉的废旧物品,将这些废旧物品巧妙地转变成幼儿喜爱的玩具,可以创设出器械联想游戏,如幼儿常用的球棒、小桥、平衡木等,让幼儿开展“运送西瓜”的体育游戏活动,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尝试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进行西瓜的运送,有的幼儿觉得自己力气大,就尝试着自己单独抱一个西瓜,有些幼儿则喜欢与其他幼儿一起合作搬运西瓜。在这些体育游戏活动中,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与合作意识。
三、开展多样化的户外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是一种释放幼儿身心的游戏,教师要积极创造户外游戏的机会,引导和支持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主游戏和探索,感受户外游戏的自由、自主、轻松和愉悦性。
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活动的游戏场地,创造适合游戏的情境式生态环境,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小山坡、小树林等独特地形,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情境式的户外游戏环境,鼓励、支持幼儿在小山坡或凉亭处放置帐篷、圆筒和砖块,打造极具特色的“野战部落”,幼儿可以在“野战部落”中进行各种防御工事的建造和实战演习,如爬绳梯、搭建小树屋、打怪兽等,感受户外游戏的自由和快樂。
其次,教师要投入和配置趣味性的游戏器械或综合性的大型游戏设施,利用幼儿园的边边角角设置“攀爬墙”“攀爬网”“游戏躲避区”,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觉到安全性的保护,并能利用小小的角落进行休息。同时,教师还可以配置综合性的大型游戏设施,如轮胎、软垫、沙包等器材,适当嵌入梅花桩、平衡木等设施,将游戏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综合性的游戏设施中进行匍匐练习、平衡练习和投掷练习,发展幼儿的手部力量和平衡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趣味游戏活动顺应幼儿的天性,能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和热情,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多样化的趣味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