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初探
2021-07-27彭蘅
彭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内容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量、阅读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在单元的编排上增加了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在方法和内容的指导上更加明确。而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部分,给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关键词:精读课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投入使用,教师在对“精读课文”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出现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等问题,达不到教学的价值和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此提起注意,做到灵活教学。
一、借助多媒体进行单元教学
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决定作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是如此,因此,教师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使课堂不枯燥乏味,从而灵活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课堂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精读课文”写作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的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从而调动课堂积极性,更好地进行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精读课文”《草虫的部落》时,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展示提前制作好的課件,在课件上可以看到草虫的图片,一只爬行的小虫,向学生展示草虫的世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文章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作为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教师之后可以从写作修辞手法入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指导。
二、精准定位习作单元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学设计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瞄准把心,重点对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指导,对于非重点部分的教学可以一笔带过,避免在非重点上造成时间浪费。
例如,在对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进行教学指导时,可以看出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其中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是理解文本内容,这是第一层次,它是学习表达的基础;明白这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作者情感内容的理解。而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关注文本表达层面的目标,也是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个方面,教师需要重点教授学生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据此,字词方面均不是此节写作课程的教授重点,教学时一笔带过复习一下即可。
三、精巧设计写作单元表达训练
在写作学习环节中,最重要的点便是学会写作的表达方式,教师要重点进行教学。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模块便是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很好的教学范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此环节精巧设计,灵活教学。
例如,在教学《匆匆》中第三段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描摹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时间写得形象而具体的。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从而总结出课文的写作方法。文章运用实例,选用恰当的动词,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其中的情节进行描绘,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间悄悄溜走,给人感染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根据生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文章中谈到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时间在很多事情中流失,在洗手、吃饭、睡觉、发呆中匆匆而过。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言,自己是如何感受时间流逝的,引发学生的共鸣。写完之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交流习作,互相评价,互相批改,并从中选出优异文章,由教师进行评价,课后在班级里进行展示。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重视起来。教师首先从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入手,同时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和精巧设计写作表达两个方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指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