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理解型“拓展空间”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的教学策略

2021-07-27刘荣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道德知识点空间

刘荣

根据课程分析,不难发现在每一类教材的课题后面都设有开拓性的思考小问题,这是教材创新的部分,一般被称为“拓展空间”。通过引入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是理解型“拓展空间”的主要特点。由于位置设置较靠后,也并非考试的主要内容,“拓展空间”经常会被教师和学生忽略,很难发挥其拓展性功能,需要得到教师的进一步重视。

理解型“拓展空间”是通过实际情况将难以理解的内容与普通的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理解型“拓展空间”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传达课程主题,将难以触及的知识点融入实际生活,辅助课程内容的讲解,可以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通过理解型“拓展空间”,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问题展开设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创新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大量的思考对学生提高实践探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培养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部分,将“拓展空间”和道德践行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理解型“拓展空间”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空间”常被设置在课本靠后的位置,一般用相异于课本主体内容的字体标注,这样给学生一种不重要、無需学习思考的想法,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常设的简单日常问题也很少被解答思考。另外,“拓展空间”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在应试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传授考试知识点而忽略“拓展空间”的教学。除此之外,课下各种兴趣班占据了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家长不重视学生对课本最后的“拓展空间”的思考,使得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内容。所以理解型“拓展空间”很少受到教学的重视,其积极意义很难充分实现。

二、道德践行能力的重要性

1.规范社会准则,营造和谐社会

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部分。道德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约人们的行为规范,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无论是孩童还是成年人都离不开道德和法律的制约。社会需要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安稳的生活,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促进人们进一步发展,人们才有安稳的环境提高自我、享受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格外重要。

2.培养实践能力,积极融入社会

道德践行能力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能力不是只简单了解概念就可以提高的,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每个人都是陈述道德的重要性,而不付诸实践,整个社会将会缺乏人情味,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将很难感受到和谐交流的快乐。

3.形成完整人格,赢得社会尊重

现今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思维改变,网络占据人们生活的大部分,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被传播,使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所以道德培养非常重要。良好的道德有利于学生形成善良有担当的性格,用道德和法律约束学生,使其明白善与恶,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的接班人,为祖国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理解型“拓展空间”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的教学策略

1.提高教师的重视度,强化“拓展空间”教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对“拓展空间”教学的重视对学生学习格外重要。大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往往会跟随教师的步伐被动地学习,加之“拓展空间”的内容一般与考试联系较小,如果教师不强制性规定阅读思考课后“拓展空间”的问题,学生很少主动去思考。因此,教师要重视“拓展空间”的内容教学,为学生制定硬性要求,将其设在预习的主要任务中,在课堂上尽量留出部分时间供学生交流成果,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伴成长”的“拓展空间”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思考作业,通过提问“我们为什么学习”“学习为自身带来了什么改变”等开拓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拓展空间”的内容进行联想反思,通过课前预习作业使学生意识到道德践行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让拓

展空间不再只局限于被动传输,而是真正发挥作用,鼓励学生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脱离课本限制,增强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开阔思维,主动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教师不能只是填充式地传递知识点,而是主动开展小组教学,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时间,借助翻转课堂的模式将课堂的主人转变为学生,减少自身固定传授知识点的课堂占比,多通过情景展示的方式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和朋友在一起”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关于友情的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主题制作相应的情景剧或者开展演讲比赛等。如情景剧制作中,学生自主分配角色,通过展示几个朋友间的小片段,如郊游、高兴、争吵等,然后让学生自主点题表明最终立意,这样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设想高兴时和朋友是如何相处的,争吵时如何解决矛盾。通过最普通的小片段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待人的礼貌。亲身演绎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形成团结合作的班级氛围,更可以启发学生正视自身的友谊,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体验活动

拓展空间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简单地理解课本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改进教学方案。道德与法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科目,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道德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不要单纯地讲解法律的重要性,枯燥的知识点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涉及法律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简单介绍我国法律体系,借助声、形结合立体地展示学习内容。

4.借助新媒体,拓宽学生知识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教学领域已经是时代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媒体将对“拓展空间”的内容的各种不同的看法集中展示,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考。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引进一些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视频,降低理解的难度,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拓展空间”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

例如,在讲述“悄悄变化的我”时,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仅局限于“我”,教师可以通过屏幕演示寻找不同的变化,如可以是“我”的性格变化、样貌变化,也可以是身高、体重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外表的变化,还可以是心灵、思维的改变。

5.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引起学生重视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蕴含较多的“拓展空间”内容,在教学压力下,教师有时候很难将所有的内容都讲解,也只是找典型的内容使学生讨论交流,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很可能因为时间不够就被放弃,课下因为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再考虑。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向学校反映,将较好的课题提取出来作为文艺表演的课题,或者建议学校开展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约束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活出生命的精彩》的内容较为简单,就是关于学生的理想目标,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课上为了节省时间也不必做太多的解释。但是这节课对学生自身正视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非常值得学生重视,也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符,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校每年的讲座或者文艺汇演的机会,开展相应的比赛表演,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未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理解型的“拓展空间”不同于其他三种类型的拓展空间,其更侧重于理解后的付诸实际。通过充分利用该形式的“拓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道德践行能力。“拓展空间”虽然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但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发散性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时要注重“拓展空间”的理解讨论,多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自主预习、思考“拓展空间”内容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邱莎.活用“拓展空间”环节 培育学生“德法素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97-98.

[2]梁军彦.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实施拓展活动[J].山西教育(教学),2020(8):51-52.

猜你喜欢

道德知识点空间
一张图知识点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享空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