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翻译之时信达雅的兼顾策略

2021-07-27朱勤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字面严复语序

朱勤

摘 要: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是严复提出的。如今看来,这一原则对于初中语文文言翻译仍有现实性意义。在进行初中文言翻译时,“信”是首要且必须遵从的原则,“达”是使译文通顺的必达目的,“雅”这一原则在初中生的文言翻译中可适当降低要求。

关键词:初中文言翻译;信;达;雅

“信”“达”“雅”原则是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文言翻译原则,他在自己的著作《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由此可知,在文言翻译中做到“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今的时代对于初中生的文言翻译要求标准就是“信”为主,“达”“雅”辅之。

一、以“信”为主,把直译放在第一位

“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如今的小学课本中学习文言文的比率也越来越高,初中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官能力。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很弱,对文言文的美感感受力不强。因此,初中生学习文言文,首先看重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必须让他们先理解,而后才能根据字面意思调整语序,达到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目的。所以,无论是初中文言文的选择,还是初中生文言文的翻译,都要以“直译型”的文言文为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接受基础性文言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爱上文言文。比如,无论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世说新语(二则)》《狼》,还是下册的《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等文言文,基本上都是简单易懂的,直译就能理解的记事、说理、讲故事类型的文言文。学生翻译的时候以直译为主就行。在“直译”的大方向下,要求学生做到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二、以“达”为目的,多读多学,学会适当调整语序

“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文言文毕竟与现代文有所差别,所以很多人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仅仅依靠字面意思是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的。这时候,为了达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接受文言文,爱上优秀古典文化。就必须以“达”为目的,促使学生通过多学来适当多读,逐渐学会调整语序。从八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学完文言文后就可以做适当的文言文阅读推荐了。比如,学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陈太丘与友期》以后,老师可以根据课后提示推荐学生读几篇《世说新语》中记人记事的篇目。学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周亚夫军细柳》以后,语文老师可根据课后题的提示,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等人的传记中向学生推荐一篇,督促学生多读多背,通过见多识广理解更多的文言文内容,文言字词的意思,以后在自己进行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学会根据字面意思变通语序,让翻译出来的文言文译文更加顺畅,达到自主翻译文言文过程中的“信”“通”和“达”目的。

三、理解初中生的发展水平,适当降低“雅”的要求

“雅”指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初中生即便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学习了更多的文言文,但毕竟他们仅仅是12~16岁之间的孩子,无论是心理特点还是学习思维都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半成人、半儿童的阶段,所以,他们对文言文的自我认知水平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逐渐能达到理解字面意思,根据字面意思引发兴趣,增强进一步深入学习文言文的求知欲。这个时候,切不可对其过高要求,要求越高,反而会打击其自信心,挫败他们的求知欲。所以对于初中生翻译文言文,信达雅兼顾虽然是最终追求,但也必须理解初中生的发展水平,适当降低他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对“雅”这一原则的要求。比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文《送东阳马生序》,相较于七年级、八年级的其他文言课文,理解起来就比较难,翻译也不太容易,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在批改学生的文言翻译的时候不能过度追求雅致而对学生要求过高。比如,翻译“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这一句的时候,优秀译文是:“隆冬时节,刮着凛冽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了都不知道。”有的学生翻译成“严寒的冬季,刮着大风,大雪有好几尺厚,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了都不知道。”也是可以给满分的,因为毕竟是初中生,只要把意思准确翻译出来就可以。至于是不是用了很多能凸显文字水平的词语,是可以不做太多苛求的。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初中文言文翻译中,遵守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对于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十分重要,但是,在兼顾这三者的同时也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自身规律有所变通,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罗新璋,沈苏儒.“信、达、雅”:严复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1998.

猜你喜欢

字面严复语序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严复修改试卷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数字在法语俚语中的使用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