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

2021-07-27刘静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融合方法初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刘静

摘 要:基于对初中生物学学科素养内容的探讨,阐述生物学课程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方法,以此丰富初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理论。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融合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引导学生进行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探索的学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从本质上讲互为补充。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与深化,课程标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指南,将二者融合起来,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科学思维。

一、利用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存在于学生潜意识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会让学生将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与不具备生命力的生物相区分,并對存在生命力的生物赋予生命特有的基本属性和内在关联。初中生物学课程是学生以生物科学视角认知世界的入门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和其内在的活动规律展开思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生物之间的内在关联,还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观察、资料呈现、信息技术手段或者课本剧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时下热门的生物学相关问题与事例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转基因食品优势明显,你会长期食用吗?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视角来进行生命世界的解读与生命现象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结合设计实验展开对客观世界的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客观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某种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提问,针对问题展开实验设计和实施,通过实验来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实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以本组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实验的设计,自主选择绿色植物,做好暗处理与前期的对照实验设置过程(如部分遮光、切断主叶脉或者阻断二氧化碳的供给等);课上,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提供需要的实验器材,并引导学生利用相应的器材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如酒精脱色、碘液显色等。对于没有制订出实验计划的学生,教师也可以为其提供可供参考的验证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最终在各组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经过多组间的讨论与交流来探索更好的实验方法,最终由师生一起对本次实验进行综合归纳,得出关于光合作用实质的准确结论。

三、依托有效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学生天生对事物具有探索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驱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根据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归纳与概括、分析与推理,才能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遇到问题不逃避,而是勇于面对,并用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人的性别是爸爸决定的还是妈妈决定的?在学生对问题答案争执的过程中,用人类的染色体组成来引导学生逐步通过染色体组成和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了解到人类性别决定的科学性和随机性。当学生意识到生男生女是有科学依据的理性问题时,会自觉地将前一节学到的“性状与遗传”相关知识带入教材的遗传图解中,学会用掌握的生物学知识与原理对生物学论题进行审视和论证,并有效地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科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素养才能将生物学知识与各种社会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之余,了解生物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例如,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你准备好了吗?环保无小事,纸吸管真的不如塑料吸管吗?高血压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洋快餐”真有那么好吃吗?吸烟能提神,是真的吗?

总的来说,初中生物学学科是引导学生认知客观世界中的生命现象并了解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标准有机融合,从而促进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融合方法初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论如何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车机粉尘治理研究与实践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