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2021-07-27孙瑞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让教育行业有了新的挑战及机遇。随着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综合技能的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被提上日程。现在的幼儿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哄孩子、学习简单知识的过程,而是重点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问题。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并对未来持有积极态度。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所谓幼儿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孩子对自己感到满意而快乐,很快地适应周围环境,与小伙伴和平共处,充分发挥幼儿时期儿童性格的聪慧和机敏,是儿童形成性格的关键时期,甚至影响幼儿对未来生活的态度。但是就目前而言,幼师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一一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的认识
幼儿园是在孩子们正式就学之前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家长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上健康成长。很多幼儿园对老师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工作,老师对于幼儿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在满足幼儿表面的物质需求,反而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忽略了幼儿真正的心理需要。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和充足的家庭力量
近些年,有的幼儿园教师的不良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对儿童及其家庭都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园也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幼儿成为素质更好的孩子。除此之外,幼儿除了白天在幼儿园进行熏陶之外,晚上还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尽量达成共识,给予孩子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多维视角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从以下三个视角分析如何合理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又健康的心理。
(一)从幼师角度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幼儿园能够长期发展的核心,只有让幼儿园老师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比如,可以通过对幼师进行幼儿相关心理问题的考核,审核幼师是否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再比如,每周五开展一次“幼儿讨论会”,每个班级的负责老师和助教要开会讨论这一周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体察童心,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了解自己班级幼儿的大致性格,对于性格或状态有重大改变的孩子,老师要及时关注,并联系家长,共同解决问题。
(二)从幼儿角度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从幼儿的视角来看,要注重与同伴的交往。孩子的心情是善变的,老师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学会与伙伴友好相处。比如,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时,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制止并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依次让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老师再分别给两个幼儿讲道理,让他们自己主动道歉,学会反思,学会让步,而不是老师强制性要求两个幼儿给对方道歉,因为朋友关系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尊重的。其次,游戏将幼儿与社会活动相联系,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挥主动性,表达情绪,充分地展示自我,身心得到放松,十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从家长的角度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家庭是孩子首次接触教育的地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家长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育风格,科学地教育孩子,同时也要加强与老师的合作,和老师双管齐下,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如,当孩子放学在家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尽量安抚情绪,询问孩子的需求,做到充分尊重孩子,而不是谩骂。如果孩子不配合,家长可以打电话询问老师,孩子是否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一定要信任老师,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共同为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助力,高素质的教师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家庭教育是建立孩子健康心理的首要场所。幼儿园要联合家长一起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并共同努力为孩子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钟洪敏,邹联克,辛均庚.“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
[2]杨思亮,何苗.幼儿园教师幼儿心理健康观结构模型的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4).
[3]陈晓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4).
作者简介:孙瑞(1983—),女,汉族,甘肃庆阳人,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就职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