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1-07-26徐敏芳

婚育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无创通气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徐敏芳

【关键词】无创通气;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临床上根据患者与呼吸机连接方式的同时,又将机械通气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类,无创通气是经鼻罩或是口罩等方式连接患者与呼吸机,有创则是经气管插管或是切开等人工气道连接患者与呼吸机的方式[1]。无创通气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理想的一种,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降低呼吸肌的功能损伤,相较于传统有创通气治疗而言,无创通气治疗方式更加舒适,且患者的配合度更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本文就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探讨。

1无创正压通气概述及特点

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使用的时间较长,经过不断的完善,后逐渐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主要方式之一[2]。该项措施通过正压通气,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运动,增大患者每分钟的通气量,使呼吸机休息的同时也能延长呼吸时间,通过较高的吸气压力,帮助患者克服气道的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的同时,促进肺泡中的氧气弥散,并通过PEEP对抗内源性呼气末压力,增加功能残气量,提高氧分压,最终起到改善通气指标的效果。无创正压通气具有众多的优势,其操作简单,能够随时撤机,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3]。

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时,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是及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包括控制性氧疗、糖皮质激素以及支气管扩张等治疗,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强心治疗[4]。当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呼吸频率(RR)>25次/min、潮气量<150ml、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70mmHg~90mmHg、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氧合指数<200mmHg时,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指导患者呈正确的体位,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患者病情好转后暂停使用呼吸机,若是患者使用呼吸机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要及时为患者改为有创通气。

2S/T通气模式

实施通气治疗时,采用S/T通气模式,并对吸气压和呼气压进行调整,分别为8cmH2O、4cmH2O,采用动脉血气分析仪调整吸气压和呼气压,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5]。呼吸机模式的设置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和病情情况,若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或是血压出现异常,要立即中断治疗。

在进行正式通气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清楚讲解通气治疗的相关流程和措施,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抚,使得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通气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相应的面罩,在佩戴过程中注意面罩的适配性和舒适性,确保面罩贴合患者面部,避免出现漏气和压迫力度过大造成血流不畅的问题。在佩戴过程中还应进行湿化处理,注意调节无菌蒸馏水量。

3无创机械通气概述及特点

无创机械通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改善患者的呼吸道阻力,有利于患者通气,同时降低心室负荷和心搏出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肺泡和呼吸道,避免發生肺不张的现象,起到缓解低氧血症的效果;不仅如此,该方式还能缩短气管插管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6]。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效果,早期应用该方式对患者展开治疗,能够有效避免病情恶化,且缩短插管时间,降低死亡率。但无创机械通气也并非没有弊端,该方式自身是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若是患者存在神志不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呼吸肌麻痹或是呼吸道严重感染者,仍然需要采用有创通气。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早期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实施无创机械通气,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耐受度、血压、血气分析等,合理调节患者的呼吸参数,将IPAP设置成10cmH2O~25cmH2O,将EPAP设为6cmH2O~12cmH2O,并吸入氧浓度,将其设为30%~100%,对于患者的病情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短,且在治疗效果上更加显著[7]。说明在早期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较好,能够更及时的改善患者缺氧情况,降低肺水肿,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结语

无创正压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均需采取S/T通气模式,在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上有较好的效果,越早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越好,且能进一步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降低患者的插管率和死亡率,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进行治疗和判断,并非所有情况都能采取无创通气治疗,要对该项治疗方式有正确的认识,为患者综合选择最优的治疗方式,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无创通气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无创通气的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