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在昆明长水机场捷运系统的应用
2021-07-26韩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轨道交通院线路室主任
文/韩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轨道交通院线路室主任
昆明长水机场捷运系统与通常的城市有轨电车有较大差异,相当于为机场的捷运系统进行定制性设计。
昆明长水机场T1航站楼自2019年起客流量达到4800万/年,远超3800万的设计能力,于是开展修编工作。根据设想,提出在T1航站楼北侧约1.5公里的范围内,新建一个卫星厅,用于1500万旅客的安检、起飞和到达,但是需要考虑机场至卫星厅之间的运输方式。对此,在尽量少改造既有T1的基础上,实现T1与S1之间的旅客运输并满足机场流线要求,考虑利用预留的货物运输通道,用轨道的方式衔接卫星厅和航站楼之间,作为交通联系走廊。受客观条件限制,结合可靠性、运能、实施难度、造价、近远期结合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选用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在机场运营特点包括:一是,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运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二是,客流随航班动态变化,依据机场到离港服务需求灵活调整运营间隔及行车组织;三是,有高品质、高效率的客户服务要求,从运输环境、乘车舒适性、准点率等方面提升服务品质及效率;四是,为旅客提供免费的运输服务,投资和运营服务由机场承担,因此要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和运营费用。
昆明机场捷运系统工程建设
线路起自既有T1前中心区站,经后中心区站到达新建卫星厅,设置S1站,远期继续延伸,连接S2和T2,分别设置S2站和T2站。初期线路长度1.96公里,设置车站3座,远期线路长度3公里,共设置车站5座,采用一导两侧的车站形式,主要是交互比较灵活,前、后中心区两站仅作为侧式车站。
·车辆:7模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超级电容,载客量每辆 332人(定员4人/每平方米)。
·车站:站台有效长度48米。T1前后中心区站采用全高站台门系统、S1采用全封闭屏蔽门系统。
·速度:最高设计速度70公里/小时。
·行车:采用基于车地通信的CBTC系统,自动驾驶运行模式,双端司机。
·运营及能力:单一交路,初期高峰发车间隔4.5分钟,平峰服务不低于6分钟。
·运营调度管理:采用深度集成综合运营调度及综合运维技术。
·轨道工程:基于疏散需求,本工程轨道结构具备汽车行驶条件(应急状态)。要求全线轨面与路面齐平,全线采用槽型轨。正线采用槽型轨6号道岔,车场内采用槽型轨3号道岔。
·供电系统:外电采用10kV供电方式,车站及车场牵引网采用DC750V接触网授流方式充电。全线在车场设置1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在后中心区站设置1座牵引所。变电所采用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设计。车站充电区域设置杂散电流防护。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基于LTE(10M)车地综合无线承载,实现车载信号+车辆信息实时上传;采用WLAN车地无线通信实现语音+视频的上传及下载;采用深度集成的 综合运营调度、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列车控制等级分为CBTC等级,无点式等级;停车场为自动化车场,支持AM、CM驾驶模式。
·运营交路:在S1卫星厅站同时支持站前及站后折返方式。S1站后折返支持双折返轨全自动折返。特殊情况下,在前中心区-后中心区、后中心区-S1站之间采用小交路组织客流。
·驾驶模式:AM,ATP监控下的自动驾驶(GOA2)。CM,ATP监控下的司机人工驾驶。RM,固定ATP监控下的司机人工驾驶;EUM,ATP切除后的司机人工驾驶(无ATP防护)。
·系统配置标准:控制中心集正线调度、车场调度于一体,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控调度、维修调度为一体的高度集中的运营调度、维修管理调度的中心,大大提高调度指挥、协同工作、应急处理效率。中心调度平台采用统一软件平台、统一硬件平台、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权限管理,建立以行车调度为核心的综合调度管理平台。
·机电设备系统:包括通风空调排烟、消防及气灭、动力照明、控制系统。
工程创新应用
有轨电车是集成列车控制创新、行车组织模式创新、与航站楼的联防联消、数据承载网融合设计、深度的综合运营调度大平台。
·列车控制创新:采用基于CBTC移动闭塞方式的ATC系统,实现自动驾驶。运营模式:正常自动驾驶模式,降级联锁模式、紧急人工驾驶模式。
·行车组织模式创新:支持不少于26种的行车交路组织模式,支持机场灵活运营需求。
·与航站楼的联防联消:视频监控实现捷运系统车站、区间、车场范围内视频监控信息的互相调看及控制;乘客信息系统实现航班动态、捷运系统运行动态等信息的互动,可根据航班动态灵活编制捷运系统运行时刻表;广播系统实现捷运系统车站广播系统服务信息的播控,灾害模式下的紧急广播;消防系统实现捷运系统车站、区间火灾模式下与航站楼消防系统的联动,实现火灾模式下的综合联消。
·安防及信息服务系统:与传统地铁相比,显著优化设备设施及人员配置;CCTV、无线通信、广播、门禁等系统,就近原则接入,减少中心之间的信息中转,提高信息的流畅性,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数据承载网融合设计:网络节点及结构优化;网络设备及管理优化;网络维修维护优化。
·综合运营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信号与车辆监控、机电监控、电力监控、线路信号设备监控等系统,在平台上面实现维护的功能。
主要设计思路
一是,航站楼或者机场系统与轨道系统的融合,如何实现平衡点?
二是,这是一个改造项目,如何利用既有条件和新建之间的平衡点?
三是,路面的有轨电车系统和地铁之间,如何实现平衡点?
目前,该项目于6月中旬已经交付运行,效果良好,在应用有轨电车在机场运输乘客时,疏散较好处理,转弯半径较小,整体造价较低,在机场的捷运系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