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07-26刘长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X射线合格率影像学

刘长路

(巨野县大义镇中心卫生院影像科 山东 菏泽 274933)

放射科一般利用计算机X射线系统、X线机、数字化X线机、核磁共振、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设备实施临床诊断及检查,临床上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同时在甲状腺肿瘤、颅内病变等疾病诊断中同样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1-2]。但除放射技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外,其他诊断技术均无法作为诊断“金标准”,各项检查均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现象,同时,由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无法实施检查的情况,部分检查会对患者产生放射性损害,因此,部分检查需要实施灌注扫描,否则容易引发穿刺损伤。造影剂的应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产生,因此,本次对于放射影像学技术应用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实施检查患者4680例入组,所有的入组患者均无检查禁忌,听力及认知良好,排除精神系统疾病、对本研究无法参与配合患者;检查医师共6名,X线检查3180次,CT检查2213次,DR检查5120次。

1.2 方法

质量回顾分析: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DR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的图像质量合格率进行分析,同时对检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不良事件主要类型为不良反应、并发症,同时需要统计患者检查满意度及科室检查满意度。

成像质量:成像质量调查通过对本院6名放射科医师实现问卷调查,对放射科的影像学技术产生影响质量因素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检查前准备质量、患者配合能力、技术类型、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仪器设备状态及性能、检查目的及成像难易度、仪器设备模式及参数设置。

1.3 观察指标

观察检查不良事件、图像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科室满意度、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

成像质量根据相关因素影响的大小实施评分,其中非常大为5分、大为4分、一般为3分、小为2分,非常小为1分、无影响为0分。

本次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本次检查满意度评价情况,①不满意:调查问卷得分:0~30分、②满意:问卷得分:31~70分、③很满意:问卷得分:71~100分,总满意度计算公式:总满意度=(患者总数-不满意总数)/组间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针对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检查不良事件、图像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科室满意度表示方式为率(%)。

2 结果

2.1 检查质量指标情况

在本院检查指标研究中,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CT检查未发生检查不良事件,图像质量合格率最高的为DR,X线图像质量合格率相对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科室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检查质量指标情况[n(%)]

2.2 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情况

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检查前准备质量、患者配合能力、技术类型、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仪器设备状态及性能、检查目的及成像难易度、仪器设备模式及参数设置,其中得分较高的影响因素为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得分较低的影响因素为检查前准备质量,数据结果见表2。

表2 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情况

3 讨论

近几年,临床中医学影像技术及放射医学技术均有较大创新,其内容也得到有效完善,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可有效针对人体病变部位实现有效观察,其中结合物理学原理可对于人体器官相关病变原理进行准确诊断,帮助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治疗。

X射线为1985年德国物理学家研究发现的,能够通过电子能量差将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粒子流,属于电磁波。X射线属于肉眼看不到的射线,X射线能够与部分化合物产生作用并出现荧光,通过荧光可以有效展现并在电场当中产生偏转,具备折射及反射效果,可对于活体细胞进行破坏,因此,在利用X射线对人体相关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不同器官对于X射线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因此损害程度有所差异。

CT成像技术属于X射线与电子计算机的有效结合产物,发明于1969年,CT成像技术能够借助X线从不同角度进行扫描,可以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于X线的有效吸收及通过率实施检测,能够对于人体某一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后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医用胶片进行器官影像显示,其中存在体内微小病变可以有效发现,具备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同时能够实现三维立体成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人体器官实现立体图形显现。

临床上对于CT、X线等相关放射性影响学检查技术临床分析较多,一般应用在恶性肿瘤筛查、心血管疾病以及颅内疾病诊断中,近几年,冠脉CT低剂量扫描等成为临床研究热点。CT冠脉成像能够针对冠脉狭窄、效率、参数等实现优化分析,对于冠心病一、二级管理效果明显[3-4]。

在本院检查指标研究中,CT检查的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DR的图像质量合格率最高,X线图像质量合格率偏低,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科室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本次对于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查前准备质量得分16分、患者配合能力得分34分、技术类型得分35分、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得分38分、仪器设备状态及性能得分28分、检查目的及成像难易度得分28分、仪器设备模式及参数设置得分25分,其中得分最高的影响因素为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检查前准备质量属于其中得分较低的影响因素。

研究中发现,放射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中,整体图像质量合格率均较高,X线检查合格率相对较低,主要与X线本身技术特点相关,由于X线分辨率较低,容易受到背景干扰,而检查过程中发现,CT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CT实施灌注扫描及对比剂应用有关。同时CT具备一定的创伤性,容易引发不良反应。CT、X线检查满意率均较低,主要由于CT、X线检查误诊率及不良事件等原因引起,MRI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及耗时长的特点导致满意度偏低,科室满意度观察中发现,X线满意度相对较低。

CT属于现阶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检查设备。其价格适中,能够获得有效影像学信息。但其诊断目的相对复杂,对于成像质量要求高。临床放射科医生在实现造影及疾病诊断中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因此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及灵敏度不够,容易产生漏诊及误诊现象。利用多层螺旋CT实施造影检查,过程相对复杂,检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超声检查存在误诊率具备局限性。颈动脉发育畸形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无法有效实现血管病理变化诊断,同时,超声检查图像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低,会影响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只可实现二维图像提供,具备较大的诊断误差性。临床研究中发现,CT血管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打破局限性及缺陷,实现诊断正确率提升。帮助患者实现心脑血管疾病有效预防,利用黄金治疗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5-6]。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病情诊断准确性,因此,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影像学技术,并探究影像检查质量的相关因素,明确医学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X射线合格率影像学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医用非固定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