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新品种龙绿3号的选育

2021-07-26许春梅张作标柳景兰孟雪娇刘思宇叶万军姚洪泉

中国蔬菜 2021年7期
关键词:结瓜自交系科学院

许春梅 张作标* 柳景兰 孟雪娇 刘思宇 叶万军 姚洪泉 杨 龙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黄瓜受低温弱光影响,易出现结瓜能力下降、商品瓜率降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早春茬黄瓜的前期产量及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利用杂交选育的方法,历时7年选育出华北密刺型黄瓜新品种龙绿3号,耐低温弱光性强,结瓜能力较好,再配合良好的栽培技术,可明显提高黑龙江省早春茬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2019年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黄瓜(2018)230729。

1 选育过程

母本JZ161是2008年由津早1号经6代连续自交、分离获得的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生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早熟性好,第1雌花着生于第2节左右,商品性佳,瓜条近棒状,瓜长28 cm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瘤中大、较密,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父本4F是2009年在地方品种哈尔滨密刺中发现的变异单株,经4代自交、定向筛选获得的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生长势较强,第1雌花着生于第4节左右,瓜条柱状、顺直,瓜长32 cm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瘤较小,白刺较密,抗枯萎病,中抗白粉病。

2011年配制杂交组合,同年进行配合力测定,组合JZ161 × 4F表现突出,连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整齐度好,瓜条顺直。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年进行区域试验,2014年进行生产试验,定名为龙绿3号。近两年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明水县、肇源县等地推广试种20 hm2(300亩)。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2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早春大棚栽培,以当地主栽品种津早1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5.25 m2(5 m ×1.05 m);3月16日温室育苗,4月20日定植于大棚,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5月10日始收,6月8日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龙绿3号比对照津早1号早采收2 d(天),前期产量2 260.6 kg ·(667 m2)-1,比对照〔2 053.6 kg ·(667 m2)-1〕增 产10.1%,差异达显著水平;总产量4 196.5 kg ·(667 m2)-1,比对照〔3 929.3 kg ·(667 m2)-1〕增产6.8%。

2.1.2 区域试验 2013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市新华乡、道理区新发镇,绥化市北林区,大庆市肇源县薄荷台乡,黑龙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进行区域试验,早春大棚栽培,以津早1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月上中旬温室育苗,4月上中旬大棚定植,大垄双行栽培,5月上旬始收,6月上旬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表1):龙绿3号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为2 267.4 kg,比对照津早1号增产9.1%;总产量为3 879.3 kg,比对照增产6.2%。

表1 龙绿3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4年进行生产试验,早春大棚栽培,以津早1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3月中旬温室育苗,4月上中旬大棚定植,大垄双行栽培,5月上旬始收,6月上旬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表2),龙绿3号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为2 199.9 kg,比对照津早1号增产12.3%;总产量为3 306.0 kg,比对照增产11.7%。

表2 龙绿3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抗病性

2016年12月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植保研究室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及调查标准参照NYT 1857.1—2010《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结果表明(表3),龙绿3号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2.3 品质

2017年6月由黑龙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龙绿3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1%,干物质含量39.1 g·kg-1,VC含量130.0 mg·kg-1,总糖含量1.90%,与对照津早1号(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VC、总糖含量分别为3.40%、38.9 g·kg-1、131.0 mg·kg-1、1.78%)品质相当。

3 品种特征特性

龙绿3号为华北密刺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节间中长,叶片中等大小;早熟性较好,第1雌花着生于第3~5节,生育期90 d(天)左右;商品瓜棒状、顺直,瓜长30 cm左右,瓜把较短,瓜皮深绿色,有光泽,白刺较密,瘤小,果肉绿色,种子腔小,口感好;VC含量130.0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1%,干物质含量39.1 g·kg-1,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每667 m2产量3 800 kg左右,适宜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黄瓜产区早春保护地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早春保护地栽培需育苗,苗龄不宜过长,30 d(天)左右即可定植;大垄地膜覆盖双行种植,垄宽120 cm,株距35 cm,适当稀植,每667 m2保苗3 000株左右。基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磷酸二铵20 kg、尿素5 kg、钾肥10 kg,忌大水漫灌,始收后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猜你喜欢

结瓜自交系科学院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81个矮牵牛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87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