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2021-07-2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平片椎管椎间盘

孙 彬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医学工程部 山东 聊城 252000)

退行性病理改变疾病中颈椎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特征和症状多样化且复杂,患者常常出现颈部疼痛、局部放射性疼痛,甚至屈伸受到限制,少数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眩晕等表现[1]。颈椎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如: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2]。当前,由于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及其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颈椎病患者逐年增多,且逐年年轻化。临床颈椎病的检查主要以体格检查、CT、X线平片为主,但是不同检查方式其检查结果有所偏向,结果亦存在差异,为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的判定,鉴于此为了明确各种检查方式的效果,本文特用两种检验方法对诊断颈椎病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颈椎病患者,其中65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在34岁~75岁,平均年龄(53.34±2.39)岁;其中20例心律失常,18例心悸,25例肩部麻木且疼痛,44例头痛头晕。经过临床相关检查证实,其中20例骨性椎管狭窄,18例钩突增生,33例椎间隙狭窄,36例颈椎曲度异常。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检验均确诊为颈椎病,且病例资料完整,同时符合X线平片以及CT检查相关标准;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积极配合完成X线平片以及CT检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检查。

1.2.1 X线平片检查 仪器采用西班牙Sedecal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对10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首先指导患者将体位调整至仰卧位,并行前后位拍摄,主要以侧卧位,实施腰椎侧正片拍摄,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行双侧斜位平片,达到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的目的。

1.2.2 CT影像检查 采用沈阳东软64排128层螺旋CT系统的支持,平扫的基础上行三维重建,在检查中指导受检者将体位调整至仰卧位,自椎管垂直面开始扫描,扫描范围应超过1节椎体,并详细记录其扫描后相关数据。在扫描期间将相关参数调整到以下范围内:电压120 kV,电流250 mA,层距5 mm,矩阵350×350,层厚5 mm,重建层厚1 mm[3]。平行扫描3~4层,各椎间与扫描线应保持平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应在敏感区域加扫1层;如高度怀疑为椎关节滑脱,可行局部多层连续扫描,实施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

X线平片以及CT影像结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结果一致为最终结论。

1.3 观察指标

比较X线平片以及CT影像结果检查临床诊断符合率,同时对比分析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和分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阳性率

CT影像在诊断颈椎病中阳性率远远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阳性率

2.2 X线平片和CT影像表现

CT影像在骨质疏松、横突孔变形、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以及椎管狭窄的检出率远优于X线平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X线平片和CT影像表现结果(例)

3 讨论

人体各个组织中极易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部位为椎间盘,当椎间盘发生退变,会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引发结构平衡丧失以及力学结构遭到破坏[4]。不同退变部位所引起的症状、体征都存在差异,而颈椎退行性病变则包括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韧带退变、钩关节退变等,主要与椎间盘退变有关,故可以推断颈椎退行性改变的诱因为颈椎间盘退变。

从解剖学中分析[5-6],脊神经沟出椎间孔前方为颈神经,与椎动脉相连,后方则紧贴上关节突,一旦钩突增生会压迫椎动脉、神经根;而神经根压迫的原因为椎小关节增生,而X线平片和CT都能够清晰地显示小关节和钩突,在椎间孔观察中,CT的效果更加理想,因为CT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小关节突出、钩突、增生对椎间孔、侧隐窝带来的影响,故可为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为颈椎的活动范围较大、频率高,动作幅度大,且需从各个方面进行复合运动,为支撑解剖学结构明显偏弱,其关节稳定性较差,受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颈椎极易受到损伤,其中椎管狭窄发生比例较高,引发的原因有椎间盘膨出、韧带钙化和增厚、缘骨质增生等[7-8]。当后韧带骨化,不仅造成椎管狭窄,且会压迫脊髓,最终引发脊髓病。通常情况下,因颈部不适感、屈伸受限、肢体麻木、头晕和头疼等症状来院就诊的患者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还需要影像学技术的支持。就当前普遍应用的X线和CT检查而言,前者是诊断颈椎病的基础手段,操作便捷,且经济化,为此非常适用于初筛、初查的人群,X线侧位片在检查颈椎曲度异常中较为理想,同时还能清晰地发现椎管退变、椎管狭窄的情况,但是在诊断颈椎动态病变中较为薄弱,例如:椎管动态狭窄以及颈椎失稳等。在实际应用中X线平片不能清晰地显示膜性椎管受压(硬膜囊、脊髓等)。而CT则能充分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钩椎关节、侧隐窝等详细的形态以及位置,同时亦能对椎间孔的形状、周围关系、病变范围和程度做出准确的判定,故提示:CT在评估椎间孔狭窄中效果突出。

根据参考的相关文献得知,CT诊断颈椎病中的符合率、敏感度等均高于X线平片,同时在筛查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等方面亦优于X线平片。本次研究结果中,所有107例患者均存在颈部不适感、屈伸受限、疼痛等相关症状,而部分患者伴有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情况,通过本次研究发现,CT影像诊断颈椎病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CT诊断符合率88.79%显著高于X线57.94%(P<0.05),CT影像在骨质疏松、横突孔变形、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以及椎管狭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相关研究中指出[9],CT诊断颈椎病中准确性显著高于X线平片,在骨质疏松、横突孔变形、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椎管狭窄中优势更加明显,该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诊断中CT和X线平片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CT无论在符合率方,亦是准确性方面均远远优于X线平片,因此X线非常适用于初步筛查,而CT则适用于深层次观察其病情,方能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更为后续治疗方向提供有利的参考。

猜你喜欢

平片椎管椎间盘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丹桂逍遥丸联合米氮平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