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阴道超声下子宫结合带厚度及形态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07-26吕翠婷赵飞飞赵静云郭丽娜乜照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腺肌病肌层胚胎

吕翠婷,赵飞飞,赵静云,张 娜,郭丽娜,乜照燕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子宫腺肌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的原因之一,至今是IVF-ET过程中的难题。20多年前,通过磁共振(MRI)检查,一个新的子宫功能区域被确认,即子宫肌层内面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结合处,称之为子宫结合带(JZ)。它在子宫腺肌病中明显增厚,当JZ厚度≥12 mm时,就预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JZ与子宫内膜均有雌、孕激素受体的分布,其形态及蠕动影响经血的流出、精子的运送甚至胚胎的着床。三维阴道超声下(3D-TVS)JZ与MRI观察结果相一致[1]。已有报道3D-TVS下JZ的厚度对冻胚移植妊娠结局有预测意义,且作为预测指标优于子宫内膜厚度[2]。本文旨在研究其厚度与形态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IVF新鲜周期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5年6月—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因子宫腺肌病而进行IVF-ET助孕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54例与未妊娠组77例。

纳入标准: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且移植胚胎为至少1枚优质胚胎。子宫腺肌病参照影像学诊断,阴道超声表现为:(1)子宫弥漫性增大,呈球形或类球形;(2)子宫肌层不均质回声;(3)子宫肌层呈现多个强或弱回声光团,且边界不清。符合以上条件中的2项或以上,伴或不伴其他声像学特征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4)患者知情并签字同意。排除标准:宫腔粘连;输卵管积水;子宫畸形;复发性流产;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出现染色体异常;因男方因素ICSI助孕。

1.2 治疗方案

GnRH-a长方案:于月经期或黄体期使用GnRH-a进行降调节后28天Gn诱导卵泡,扳机后36~38 h取卵。取卵后3天ET,分别记录月经期、GnRH-a降调节后JZ的厚度和形态。GnRH-a选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75 mg/次(北京博恩特,3.75 mg/支)。ET后14天查血β-HCG确认是否妊娠,妊娠一周后B超检查,若见孕囊则为临床妊娠。

1.3 子宫结合带的监测

使用GE Voluson E6 超声诊断仪,3D-TVS下专人测量,使用体积对比成像(VCI)模式下更为清晰。2015年国际子宫形态超声评估共识[3]中指出子宫结合带形态可报告为常规、不规则、中断、不可见或不可评估。本文将JZ形态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异常即为上述除常规外的其他情况。JZ的厚度选取在距宫底1 cm处,测量子宫前、后壁及宫底正中部位JZ厚度,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行χ2检验与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规定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Gn天数、移植胚胎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及JZ厚度等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

2.2 两组JZ形态对妊娠率影响

两组月经期及GnRH-a降调后JZ形态正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JZ的形态对妊娠率的影响

2.3 与妊娠相关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降调节后JZ形态与妊娠最为相关,JZ形态正常率越高,妊娠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与妊娠发生相关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IVF-ET妊娠率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最为相关。本研究也发现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JZ形态正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Z形态好的,妊娠率高。JZ的形态正常与异常在三维超声下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更方便。厚度在两组中无差异,考虑我们监测的仅为月经期及使用GnRH-a降调后的JZ,此时期雌激素较低,子宫内膜及JZ厚度都比较薄,差异不明显。JZ是由Hricak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MRI T2加权像上呈现出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之间的低信号,JZ的中断可引发子宫腺肌病,引发由各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因子的产生反过来又影响JZ的收缩,从而影响胚胎的着床[4]。并破坏螺旋小动脉,导致血流能量信号及数量减少,RI及PI增加,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着床率[5]。

而研究表明GnRH-a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并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1等慢性炎症反应因子,改善盆腔的微环境,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本研究中GnRH-a降调后JZ的形态改善,且与妊娠最为相关,这可能与GnRH-a通过对各种炎症因子的调节,改善了盆腔及子宫腔内的微环境,改善子宫内膜血流进而利于JZ异常形态的恢复,进而提高了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

综上,三维阴道超声评价JZ的形态是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结局良好的指标,且直观、便捷、无创伤,建议辅助生殖助孕周期行常规监测。

猜你喜欢

腺肌病肌层胚胎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