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钢集团铁路装卸效率提升对策探讨

2021-07-26陈哲夫

铁道货运 2021年6期
关键词:驼峰灵山鞍钢

陈哲夫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计划统计部,辽宁 沈阳 110000)

0 引言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所辖辽宁、吉林两省受地方经济布局影响,均为能源缺乏地区,所需煤炭、焦炭等物资大多需要外部供给[1-2]。特别是冬季供暖季节,煤炭等品类需求量增大,导致沈阳局集团公司货物运输呈现季节性波动,一、四季度是货物运输旺季,二、三季度是货物运输淡季。在旺季货运量增长情况下,受运输及装卸能力等诸多因素限制,沈阳局集团公司容易产生保留车。根据沈阳局集团公司调研数据,2020年10月1—23日,沈阳局集团公司产生保留车644列,日均28列,保留车数量占全路的19.6%。保留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制约“货运增量行动”的实施与推进[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是中央直管大型企业、我国最具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首批“创新型企业”、首家具有成套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4],也是沈阳局集团公司的重点客户之一,其主要生产原材料为煤炭、焦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等,铁路运量占鞍钢集团总货运量的53%。近年来,鞍钢集团产量不断提升,铁路运量也随之快速增长,预计2021年鞍钢集团铁路运量约为4 300万t。受铁路运输组织过程中卸车能力不足影响,鞍钢集团产生保留车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打通堵点,提高铁路货运装卸效率,沈阳局集团公司对鞍钢集团生产能力、运量情况、既有设备能力情况展开调研,从灵山站和鞍钢集团专用铁路设备能力以及关联作业制约运输效率等方面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鞍钢集团运输组织效率,保障铁路运量的持续稳定增长。

1 鞍钢集团铁路装卸概况分析

1.1 现状分析

鞍钢集团专用铁路与沈阳局集团公司灵山站接轨,线路全长624 km,主要装卸站9个,其中铁路到达车辆卸车站7个,分别为灵山站、立山站、南部站、北部站、西部站、东鞍山站和炼钢站,共配备36台机车,配套1座自动化驼峰,编发线28条,机车走行线1条。编发场解编能力1 750辆,其中,分给路用车解编能力为1 350辆,鞍钢集团厂内自备解编能力为400辆。主要卸车设备为路用车卸车线85条、翻车机20台、解冻线30条、螺旋卸车机16台、门型卸车机10台、液压抓卸车机14台。另有煤炭筒仓66个、仓储能力38万~ 40万t,金属矿石仓储能力3万~ 5万t,焦炭料场仓储能力5万t,石灰石仓储能力4.5万t,废钢及钢渣仓储能力10万t。

接轨站灵山站地处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位于沈大线K317+255处,按技术作业性质划分为区段站。车站设有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呈二级三场纵列式布置。到达场现有10条到发线,接车能力28列;调车场为自动化驼峰,现有解编线22条,迂回线1条,解编能力1 690辆;出发场现有到发线8条,发车能力32列。灵山站共配备调车机车7台,其中4台负责推峰作业,3台负责列车编组、货场车辆及检修车取送作业。另外,站内设有南货场、北货场、大库货场3个货场,共配备7台调车机车,主要为鞍钢集团、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辽阳钢铁有限公司、辽阳新澎辉钢铁有限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灵山站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灵山站平面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ingshan Station

鞍钢集团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采矿、选矿、炼铁、炼钢到轧钢的综合配套布局,是由炼钢、焦化、耐火、运输、综合利用等多家单位构成的大型钢铁集团之一。主要货物品类为生铁、粗钢、线材等,其中,作为衡量钢铁行业生产能力的最关键指标——生铁产量,由2015年的1 591万t增长到2020年的1 860万t,增长了17%。鞍钢集团主要货物品类产量如表1所示。

表1 鞍钢集团主要货物品类产量 万tTab.1 Output of main cargo categories of Ansteel Group Corporation

近年来随着鞍钢集团钢铁产量的不断提升,其铁路运量由2015年的3 119万t增长到2020年的4 236万t,年增长率为5.2%;灵山站货运量由2015年的3 337万t增长到2020年的4 508万t,年增长率为5.1%,其中94%来自于鞍钢集团铁路货运量。鞍钢集团铁路货运量及灵山站货运量如表2所示。

表2 鞍钢集团铁路货运量及灵山站货运量 万tTab.2 Railway freight volumes of Ansteel Group Corporation and Lingshan Station

1.2 限制因素

鞍钢集团产量不断增长,伴随着地矿供给减少和焦化能力饱和,原材料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外供金属矿石、煤炭、焦炭连年增加。而灵山站及鞍钢集团专用铁路硬件设备10多年来未进行扩能改造,导致卸车能力严重不足,灵山站到达场、鞍钢集团专用铁路能力紧张,同时外部发车端继续装车,形成保留车。根据沈阳局集团公司相关调研数据,2020年10月1—23日期间,累计终到灵山站保留车11列,其中管内6列、兰棱口4列、灵丘口1列;保留车为到达鞍钢集团的煤炭、金属矿石、焦炭等。经现场调研,灵山站到达场接车能力为28列,在10月1—23日期间,有14 d接车超过28列,列车到达最高峰10月9日为35列,形成保留车具体的限制因素如下。

(1)灵山站设施设备能力紧张。一是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能力均不满足需求。2020年第四季度,灵山站日均接车29.43列,能力利用率105.1%,到达场能力存在不足;灵山站调车场日均解编1 514辆,能力利用率89.6%以上,调车场能力紧张;灵山站日均发车28.7列,能力利用率超过89.7%,出发场能力紧张。二是机车作业量趋于饱和。2020年第四季度,每日机车作业耗时59 h,能力利用率98.3%。三是南货场能力趋于紧张。南货场面积为4.5万m2,现有2条货物线,货1线长601 m,货2线长432 m,最大容车数175辆,主要装卸品类为钢材、集装箱。2020年南货场卸车27 562车,装车32 332车,货物线能力利用率为93.8%。

(2)鞍钢集团专用铁路设施设备能力受限。一是厂内驼峰解编能力不满足需求。2020年第四季度日均路用车解编1 619辆,厂内解编144辆,合计1 763辆,驼峰能力利用率为100.7%,解编能力不足。二是厂内卸车能力不满足需求。既有主要到达货物为煤炭、金属矿石、焦炭、石灰石、废钢,2020年第四季度日平均到达运量分别为4.3万t,3.0万t,0.75万t,1.0万t和0.2万t,鞍钢集团厂内设备卸车能力适用情况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焦炭、石灰石卸车能力紧张。而且在冬季解冻状态下,金属矿石和煤炭冬季需要解冻,解冻时间在8 h以上,鞍钢集团现有解冻线30条,解冻能力975车/d,需要解冻1 100车/d,解冻线能力不足。另外,由于解冻使重车待卸时间增加8 h以上,金属矿石及煤炭卸车能力紧张。

表3 鞍钢集团厂内设备卸车能力适用情况 车/ dTab.3 Unloading capacity of equipment in the plant of Ansteel Group Corporation

(3)关联作业制约运输效率。一是灵山站货场取送车、车辆检斤及检修车取送作业横断出发场南侧咽喉,并占用出发线折角作业,而且本务机车转线到出发场横断南侧咽喉,使出发场不能发车,影响出发场能力。二是天窗后下行列车集中到达,到达场接车与鞍钢集团推峰存在平面交叉,影响鞍钢集团驼峰作业。到达场每接1列车,鞍钢集团停止推峰作业30 min,如天窗综合维修时间后,大连方向到达列车集中到达,驼峰作业中断时间更长。三是货物检斤占用解编线,影响站内驼峰编组作业。货场车辆过衡需占用驼峰解编线,每次影响编组作业40 min。

2 鞍钢集团铁路装卸效率提升对策

2.1 近期缓解保留车现状

(1)协助优化专用铁路运输组织。一是调整驼峰使用主体。鞍钢集团驼峰解编能力交由路用车解编作业,自备货车移至鞍钢集团厂内调车场负责其他作业,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作业效率,保证到达原材料及时解编、卸车,缓解到达场、鞍钢集团解编场能力紧张问题。二是更换鞍钢集团编发场部分减速顶。对既有减速顶的活塞、油缸、壳体等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摸排统计,将已达报废周期或不具备维修价值的部分减速顶进行更换[5],提高解编效率,充分发挥自动化驼峰解体能效。三是深入鞍钢集团内部组织装卸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运输生产组织的开发利用,提高接卸能力[6],特别是对于集中到达的煤炭和焦炭,沈阳局集团公司及时将其他铁路局集团公司到达车计划和在途信息传递给驻企人员,驻企人员反馈给鞍钢集团物流中心,鞍钢集团加强对原料采购部门管理,对源头装车进行管控,防止货车集中到达。驻企人员同时帮助鞍钢集团组织装车,研究卸排车问题,并保证机车动力。

(2)调整细化鞍钢集团货场功能。将南货场除鞍钢集团集装箱循环车组(循环车组不需要检斤作业)外其他需要进行检斤货物转移至大库货场和北货场,减少对出发场和驼峰解编作业干扰。调整后可以减少横断咽喉3 ~ 4次/d,缓解驼峰能力和出发场能力紧张问题。

(3)完善补强推峰作业设备能力。增加大功率调机用于鞍钢集团驼峰推峰作业,将现有1台推峰机车调整为出发列车编组、南北及大库货场车辆取送作业,满足解编、货场及检修车取送需求。

经过一系列措施,确保铁路部门及鞍钢集团专用铁路运输组织顺畅,灵山站目前可以接车35列/d,保留车问题得到解决,可以满足鞍钢集团年度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提高运输效率。

2.2 远期规划实施扩能改造

2021年鞍钢集团计划生产生铁1 860万t、钢铁1 960万t,粗钢等其他产品4 280万t,货运总量约8 100万t。其中,铁路运量约4 300万t,仅占总货运量的53%左右,尚有一定增长空间。为响应国家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等政策,鞍钢集团大宗货物合理铁路运输比例应达到65% ~ 70%左右,货运量增长空间约1 000万t。面对大量“公转铁”货源,灵山站设备能力已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可以通过扩能改造解决问题,规划研究方案如下。

(1)增加鞍钢集团厂外仓储基地。鞍钢集团厂内设施没有金属矿石储料库,仅有金属矿石混料槽,储量为3万~ 5万t,当金属矿石运输环节出现意外情况时不能保证高炉正常生产。受鞍钢集团内部场地限制,厂内已无改造条件。为确保高炉生产不待料,可以在厂外建设20万t矿粉储料场,设置2条1 050 m货物线并罩棚,实现原材料均衡运输,缓解设备设施能力紧张问题,也能保证正常生产金属矿石原材料供应。鞍钢集团厂外仓储基地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鞍钢集团厂外仓储基地平面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an off-site storage base of Ansteel Group Corporation

(2)增加灵山站到发线及机车走行线。一是增加灵山站到达场到发线。在到达场站房侧增加2条到发线,解决到达场到发线能力紧张的问题,有效提高到达场整体作业效率及能力[7]。同时减少大连侧接车与鞍钢集团推峰的平面交叉,消除通过能力限制点,增加驼峰解体时间,提高驼峰解体能力。灵山站到达场增加到发线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二是增加灵山站出发场机车走行线。由出发场引出1条机车走行线将北货场、大库货场和将要建设的储料场连接,使进出货场车辆不经过峰尾与出发场连接线,减少占用时间[8],缓解驼峰能力和出发场能力紧张问题。另外,在机车走行线增设轨道衡,取消大库货场5股道轨道衡,减少北货场、大库货场检斤作业对驼峰咽喉的干扰。增设走行线平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3 灵山站到达场增加到发线平面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increasing arrival and departure tracks of the receiving yard of Lingshan Station

图4 增设走行线平面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increasing locomotive running tracks

(3)规划辅助到发车场。规划首山站作为灵山站辅助到发车场,到发线延长至1 050 m。首山站车场接入整列到达北货场和大库货场的车列,减少占用到达场时间。当出发车场能力紧张时,出发列车可以在首山站车场等待发车。同时解决到达场、出发场能力紧张问题。规划辅助到发车场平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规划辅助到发车场平面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planning auxiliary arrival and departure yards of Lingshan Station

面对鞍钢集团“公转铁”增长运量,通过适时增设鞍钢集团厂外仓储基地、增加灵山站到达场到发线、增加灵山站出发场机车走行线、规划辅助到发车场等扩能改造方案,并根据运量增长水平分期实施,进一步释放车场能力,提高作业效率,使其最终能满足5 500万t运输需求。

3 结束语

为保证货运增量目标的实现,沈阳局集团公司持续深化铁路货运供给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潜运输潜力,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以鞍钢集团为试点,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与辖区内企业全方位、多渠道合作,积极做好运输保障工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实现路企共赢发展;通过不断完善货场功能定位,加大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优化硬件配置,确保货场内的场、库、线能力与取送车能力、企业运输需求相适应。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还应考虑信息化手段,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强化运输组织和运到时限管理,加强作业过程效率分析,跟踪车辆装卸停留全流程,实现高质量、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有效发挥路网运输综合效能。

猜你喜欢

驼峰灵山鞍钢
驼峰挂瀑
灵山胜景
Whhy do camels have humps? 骆驼为什么长驴峰?
荔枝红了到灵山
《鞍钢故事》创作谈
弘扬“驼峰精神”夯实生命底色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驼峰里面装的是什么?
对新造的灵山大佛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