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

2021-07-26吴秋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肋骨螺旋检出率

吴秋云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江门 529100)

肋骨骨折是临床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外伤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病症中肋骨骨折发生率通常可以达到50%,而且在胸廓骨折中肋骨骨折发生率可达到90%[1]。肋骨骨折通常是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以及暴力因素导致,容易合并胸内脏器损伤。近些年,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使得肋骨骨折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针对这一疾病需要及早确定病情,并开展针对性救治,才能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并使其预后得到有效改善[2]。临床中,针对这一疾病,多采用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数字化X线摄影、螺旋CT均属于常用方式,但据临床研究指出,DR片在检查中不仅会受到投射角度因素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腹部脏器重叠因素影响,存在较多的漏诊以及误诊情况。本次研究从2018年5月—2020年7月择取50例肋骨骨折患者,分析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与DR片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肋骨骨折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32:18,年龄(41.23±3.8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8.41±4.74)h。致伤原因:22例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8例外力打击伤。所选患者均存在明显胸部外伤史,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排除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其他类型骨折、检查禁忌证等患者。肋骨骨折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肋骨断端存在明显成交错位、分离,骨皮质存在明显不连续性,同时形成骨痂。

1.2 方法

(1)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排螺旋CT,头先进,从第7颈椎开始扫描至全部肋骨,如果患者意识清晰,则进行呼吸指导,嘱其吸气后闭气再进行检查。电压设置为130 kV,螺距0.85,层厚肺窗为4 mm、纵隔窗为8 mm,矩阵设置为512×512,扫描结束之后不退出扫描界面,予以纵隔窗薄层重建(1.25 mm),以及利用骨重建算法做骨窗后处理重建,参数为:卷积核/算法:Bone B90s(非常锐利),最后向三维卡后处理工作站传输1.25 mm的薄层重建数据,选Osseous Shaded进行肋骨VRT重建处理。(2)DR片检查:经飞利浦PHILIPS Digital Diagnost DR机检查,在检查之前,去除可能造成伪影的异物,并询问病史,检查受伤部位,根据受伤部位确定投照位置,调整曝光模式。另外如果无法配合,则可实施坐位检查,也可选择仰卧位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 22.0分析,计数资料按照率(%)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χ2,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随诊及手术确诊结果分析

经临床随诊及手术确诊,50例患者共76根肋骨骨折,骨折部位93处,其中单侧肋骨骨折39例,占比为78.0%,双侧肋骨骨折11例,占比为22.0%;单发肋骨骨折21例,占比为42.0%,多发肋骨骨折29例,占比为58.0%;前肋骨骨折10例,占比为20.0%,腋部肋骨骨折22例,占比为44.0%,后肋骨骨折18例,占比为36.0%;膈上肋骨骨折35例,占比为70.0%,膈下肋骨骨折5例,占比为10.0%,膈上及膈下均有肋骨骨折10例,占比为20.0%。

2.2 多层螺旋CT和DR片检出率对比

经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50例肋骨骨折,检出率为100%,经DR片检查检出45例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0.0%,多层螺旋CT检出率高于DR片(P<0.05)。

2.3 DR片不同体位检查结果分析

在DR片检查中,正位片、斜位片、切线位片以及正、斜、切线位片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均比较低。见表1。

表1 DR片不同体位检查结果

2.4 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式检查结果分析

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CPR重建方式的检出率为100%、VR重建方式的检出率为72.0%、MPR重建方式的检出率为100%、SSD重建方式的检出率为92.0%、MIP重建方式的检出率为68.0%,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式的检出率均比较高。

3 讨论

肋骨骨折作为骨科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病症,临床中多采用影像学方式对骨折具体位置予以确定,并对骨折数目进行观察,另外与临床症状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方案[3]。针对肋骨骨折患者,需要对骨折位置以及数目进行有效确定,否则将会对后期治疗产生严重影响。肋骨骨折发生之后,因患者胸壁缺乏有效支撑,所以无法维持胸腔内组织结构的正常状态,这不仅会损伤呼吸系统功能,还会损伤循环系统功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为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提高,避免误诊及漏诊,则需要对诊断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扫描肋骨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DR片(P<0.05)。一些外伤患者因疼痛等原因影响很难长时间维持平静状态来配合检查要求,因此应尽量缩短检查时间,同时保障检查质量及效果,避免运动伪影。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实现快速连续扫描,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容积性采集,一方面可以使扫描时单次曝光覆盖范围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薄层采集目的,使CT大范围薄层扫描时间缩短,合理兼顾扫描范围、时间、层厚三个条件要求,避免运动伪影,也避免结构重叠的影响,为临床医师及影像科医师的诊疗提供支持,因此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也更高[5]。DR检查可以显示出层次丰富的图像,同时图像显示高效,DR片可以对肋骨骨折位置进行有效确定,特别是明显骨折部位,但此种检查方式不能将脏器及肋骨重叠部位清晰地显示出来,因此容易出现误诊问题[6]。DR检查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肩胛骨、心影等组织结构遮挡,或受到肋骨弧形结构遮挡,导致漏诊现象。多层螺旋CT则可以对肋骨骨折数量以及位置进行准确诊断,同时可以将细小骨折显示出来,也能清晰显示由创伤导致的肺损伤;另外VRT技术可以使图像清晰度提高[7]。多层螺旋CT可以从多个角度将肋骨骨折结构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因此临床检出率更高。

DR片检查中,需要患者有效配合,方便从不同体位进行检查,但因部分患者损伤严重,则很难有效配合检查,另外在搬动患者时容易因意外情况而使病情加重,引发肺部损伤或气胸等[8]。部分患者肋骨骨折程度较轻,可能仅表现为骨皮质不平或皱褶的情况,影响临床诊断。多层螺旋CT检查速度快,无间隔,可避免遗漏病变,还可实施薄层骨窗成像重建,使检查中的意外风险率降低。同时此种检查方式可以将复杂解剖结构显示出来,明确解剖关系[9]。DR片检查中,心脏以及肺部等部位通常会与半圆形肋骨重叠,若照射角度未掌握好,则容易遗漏部分骨折,另外如果患者肥胖,则纵膈位置相对较高,其他组织结构与肋骨也会有明显重叠问题,很难将部分骨折清晰地显示出来[10]。与之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适宜的空间分辨率,不会受到结构重叠的影响,可以将重叠部分清晰地显示出来,对临床的诊治起到重要作用。

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相比于DR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可以有效检出肋骨隐匿性骨折、肋软骨骨折,具备显著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肋骨螺旋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一根肋骨
迷人肋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