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研究

2021-07-26蔡天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蔡天蕊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超声诊断科 北京 100029)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是脑组织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后坏死所致。有研究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该疾病的一项危险因素,故检查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确斑块类型、分布以及颈动脉狭窄情况,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的重要措施[1]。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中应用效果且效果理想,本次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及58例健康者分别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入住的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包括男34例,女24例,年龄74~81岁,平均(77.6±2.5)岁,另选取该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58例作为对照组,包括男38例,女20例,年龄75~83岁,平均(78.3±2.7)岁,患者均知晓且同意参与此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需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择飞利浦CX-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线阵探头频率在5~12 MHz之间。受检者呈平卧位,检查时头部偏向检查区对侧呈45°,颈部伸直并放松以充分暴露颈部。颈动脉位于表浅处,故检查时应保证手法轻柔,避免过度按压或造成人为损伤,导致颈动脉狭窄。顺患者胸锁乳突肌实施纵切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近端、中段和远端,颈总动脉(CCA)分叉处、颈内动脉(ICA)起始段和颈外动脉(ECA)图像。完成纵切扫查后将探头进行90°旋转,在沿着血管走行实施横切面扫查。若患者颈部较粗或脂肪较多,可换成低频探头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扫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受检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分布及总检出率,对两组颈动脉血流参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狭窄程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超声诊断标准:扁平斑的整体增厚,凸起较少且血管壁增厚;软斑多为低回声,硬化斑块已经突出其血管腔;硬斑可见伴有声影的强回声;溃疡斑有低回声和形态不规则的斑块[2]。

检测和比较两组颈动脉血流参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检出率和分布比较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各类型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颈动脉分叉处、CCA、ICA的斑块分布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ECA的斑块分布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检出率和分布比较[n(%)]

2.2 两组双侧颈动脉血流参数、IMT比较

观察组双侧血流PSV、EDV低于对照组,RI和IM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双侧颈动脉血流参数、IMT比较(x- ± s)

2.3 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观察组颈动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的发生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造成脑动脉血供、氧供不足,并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会造成患者脑动脉栓塞,进而诱发脑梗死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包括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动脉血管内膜增厚以及形成斑块,当斑块破裂后会向管腔突入,导致脂质和胶原暴露并对血小板发挥激活作用,激活其凝血机制后引发血栓形成、溃疡或出血,最终形成脑梗死[3],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早诊断、早发现对改善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中针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诊断以影像学技术为主,其中CT、MRI以及血管造影等均为常用方法,该类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未知、类型和数量等进行直接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理想,但其操作比较繁琐复杂,并且花费较高,应用范围有限[4-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简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重复检查,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中均有良好应用。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受检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各类型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颈动脉分叉处、CCA、ICA的斑块分布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ECA的斑块分布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双侧血流PSV、EDV低于对照组,RI和IMT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各类型狭窄程度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明确斑块类型、分布和数量,并了解颈动脉血流参数和狭窄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和血流量有良好判断作用,可及时根据超声影像确定斑块类型、分布和数量,对轻度和中度颈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敏感度[6]。由于钙化斑块的检测出现伪影风险较高,会导致检查准确率下降,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避免伪影的产生对检查结果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检查有效性。同时该项超声技术能够对患者动脉血流紊乱或缺损给予清晰显示,对斑块稳定与否的判断十分有利,通过鉴别斑块稳定性能够及时发现不稳定斑块,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免在血流冲击下导致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诱发患者脑梗死。

综上,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发现斑块分布和数量,确定斑块类型并鉴别其稳定与否,可以了解患者颈动脉血流参数和狭窄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因此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