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历程与启示

2021-07-26廖承英

西藏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少数民族西藏

廖承英

(中共拉萨市委党校,西藏拉萨85000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中国面貌焕然一新;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社会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良好,边境安全巩固,人民生活幸福。在党的领导、中央关心以及其他兄弟省市的支持和帮助下,西藏少数民族干部(1)本文所研究的少数民族干部主要指除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干部。迅速成长,成为西藏干部队伍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系统梳理70年来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实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对于在新时代建好、建强西藏干部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历程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9%[1]。西藏全区总人口为364.81万人,其中藏族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86.01%,汉族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12.15%,其他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1.84%(2)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年5月20日)数据计算得出。http://www.tjj.xizang.gov.cn.[2]。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壮大,从少到多,其数量不断壮大,质量逐渐优化,作用日益凸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本文拟对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进行探讨,其建设实践分期上依循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分期。因此,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和平解放至改革开放(1951—1978):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迅速成长壮大

这一阶段西藏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西藏百万农奴翻身成为新西藏的主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新西藏建设中。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各级党委政府颁布实施了许多积极的民族政策和干部政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迅速成长壮大。

从西藏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时期,党和政府不断扩大干部队伍组织基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让他们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1951年,西藏选派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分子到祖国各地学习。中央民族学院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和政治系干训班,后又成立干训部,培养出首批藏文研究人员和技术人才。1957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创办西藏公学和西藏团校,培养出西藏第一批初级师资以及财会、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少数民族技术干部[3]。通过这些措施,西藏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增加,政治觉悟提高,素质能力提升,为西藏民主改革准备好了组织基础。西藏1951年仅200余名少数民族干部(3)“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李小宁介绍说,和平解放初期,西藏民族干部只有200名。”参见尕玛多吉,张爱林:《西藏七成干部为藏族等少数民族》,网易网,2011年6月10日。https://www.163.com.,1956年增至2767人[4];1959年3月,增至5000多人[5]。

从西藏民主改革到西藏自治区成立时期,根据中央关于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指示精神,立足西藏民主改革需要,西藏扩大其他省市院校培养西藏少数民族干部规模,在西藏团校等本地学校中选派学生参加民主改革,迅速壮大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驻藏部队和西藏工委筹建本地学校,通过开办短期干训班等方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其政治文化素质能力,成为带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建设社会的示范者。到1960年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增至10000人[6],是1959年的2倍;到1965年增至16500人[7],占全区干部总数的33.3%,其中担任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有1000多人。这一时期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除随部队进藏干部、原西藏地方爱国上层人士党外干部外,主要吸收了大量翻身农奴,他们整体政治素质较高,在平定叛乱及民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的后来还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例如,后来成长为国家领导人的巴桑、热地等人就是这一时期从农牧民子女中选拔、培养起来的。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建设事业总体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到1975年西藏少数民族干部人数达27000名,其中妇女干部10000多名,担任地、县两级党政领导职务有600多人[8];到1976年底,少数民族干部占当时全区干部总数的41.1%[5]。

(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1978—2012):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逐渐完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藏与全国一道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

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完成西藏自治区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以“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为主,加强各族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9]。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认真培养民族干部,提高思想、工作水平”,会议确定的43项援藏工程里包含管理人员培训,促进少数民族干部专业素质提升的内容。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199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继续大力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藏族干部,并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截至1994年底,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已占全区干部的72.1%,其中省级领导干部占比为67.7%,地级干部占比为64.1%,县级干部占比为的60.9%。各类专业技术干部28114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20731人,占比为73.7%[3]。2000年,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到5万多人[10],2005年,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中占比为87.5%,人大常委会委员占比为69.23%;在自治区主席、副主席中占比为57%;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占比分别为90.42%和89.4%;西藏19名全国人大代表中有12名是藏族公民[11]。2006年,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到62211人,其中基层干部占八成多[12]。到2007年底,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才占全区机关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队伍的70%以上。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35477人,占比达76.3%,9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在职专家中,藏族55人,占比达56.7%[13]。2010年底,西藏干部队伍总量达10.9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9.16%、35岁以下占60.36%、女干部占41.44%,少数民族干部达7.7万人,占干部总数的70.6%[14],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这一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西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西藏培养了大量人才,西藏地方少数民族干部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升,大量党政干部在长期与西方敌对势力、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的斗争中,日益成长,愈渐成熟,有的后来逐渐成长为国家领导人。同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数量上不断增多、质量上不断提升,国家级高级专技人才不断涌现,如中国工程院多吉院士,他们为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进入新时代(2012—):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质量日益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如“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视民族地区知识分子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骨干培养”[15]“大力培养民族地区各族干部,大力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等[16]。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法规,促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成长。先后出台《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行政学院(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截至2012年底,西藏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少数民族干部83446人,占比为70.53%;专业技术人才中,少数民族占比为77.12%[17]。2014年10月,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突破10万人,占干部总量的70%以上[18]。

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2015年,西藏74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中有80多名藏族干部,全区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占比达70.95%,专业技术人才达6.6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占比达74%以上[19]。

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干部队伍建设,并在收入、健康保障和正向激励上做了专门的安排部署。这些部署安排必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拟推荐人选中,少数民族占比分别为72.4%、69.2%(4)根据梁兰:《我区29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西藏商报,2020年11月26日)和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拟推荐人选公示名单》(2020年5月27日)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这一时期,随着中央与其他兄弟省市关怀和帮扶力度的加强、西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在数量质量结构上大幅提升、持续优化。

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中央关心支持及兄弟省市帮扶下,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前沿阵地。和平解放以来,对西藏干部首要要求就是政治立场必须特别坚定、明辨大是大非问题、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可以说,70年来,“高标准、严要求”是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迅速健康成长的法宝。

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严格要求各族干部,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平解放以来,在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选拔使用中,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一直把品德考察放在首位,逐渐形成新时代少数民族好干部的“5+3+4”标准。“5”即好干部的“五条标准”;“3”即少数民族干部的“三个特别”要求;“4”即“四个铁一般”要求。“5+3”的民族地区好干部标准和4个“铁一般”要求,成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选用的首要标准。首先,把理想信念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和平解放后,西藏在提拔任用干部时,首先就是考察其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反分裂态度是否坚定,坚决不用政治立场摇摆、理想信念动摇的干部。其次,加强党性教育。西藏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中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如,按照党性教育课程不低于总课程的20%的原则设置课程,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和反分裂斗争态度。再次,领导干部带头做表率。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率区党委常委班子成员,来到拉萨市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带头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接受思想政治洗礼,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

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提升自我修养的第一要求。西藏的和平解放,使广大农奴翻身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少人走上领导岗位或技术岗位,他们在工作生活中自觉担当、勇于奉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坚持党的理论学习。如,党支部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已成为少数民族干部的生活常态。“学习强国”移动客户端已在西藏少数民族干部中普及应用[20]。其次,积极参加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如,少数民族干部们自发自觉地参观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遗址、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等教育基地,通过了解西藏历史、感受西藏新变化,在新旧西藏对比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再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一直是西藏少数民族干部成长道路上的一剂良药。特别是近年来西藏积极营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在年底干部考评中加入问题查摆的具体要求,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具实操性。

(二)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70年来,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951年仅有少数民族干部200余人,基本上是和平解放时跟随部队进藏的其他省市的少数民族同志。1956年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已经发展到2767人,西藏民主改革时已经增至10000多人,近10年时间增长了50倍,到2014年底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经壮大到10万多人。到2021年西藏干部队伍总数20.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人数约14万人(5)以上数据根据公开报道数据整理得出。。可以看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三)民族比例结构日趋合理

1956年,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比例只有30%,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比例逐年增加,1994年达到72.1%,此后一直保持在70%左右,2013年少数民族干部占西藏干部总人数的70.53%,但在县乡两级领导班子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比达73.03%[21]。到2018年初,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的82.05%,693个乡(镇)领导班子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80.6%[22]。

(四)大力选拔培养女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

在旧西藏,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在旧西藏通行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中规定妇女属于“下等下级人”。 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废除农奴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西藏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把培养选拔女性后备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定保证地(市)和县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比例不少于15%和20%[23]。

改革开放后,西藏更加重视妇女权益的保护,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妇女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极大激发了西藏妇女参加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热情。在历次换届选举中西藏妇女参选比例均在90%以上,大批有能力、有文化、有贡献的妇女被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截至2019年,西藏有女性公务员2.92万人,占公务员总人数的32.96%[24];西藏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52.1%,高等学校女性专任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52.4%[25]。

西藏特别注重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2010年底,西藏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1.44%[26],2014年西藏自治区级和地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57.14%,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分别达到93.24%和91.89%;西藏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7人,占总数的35.43%[27]。2015年西藏自治区女性公务员已占公务员总数的33.8%,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占比分别达23.2%、21.2%[23]。

西藏一直非常重视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特别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成效明显。例如,近年来,昌都市边坝县广大老干部积极发扬光荣传统,结合岗位练兵,以身作则讲经验传方法,与全县新干部职工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对子600余对,新分配的100多名年轻干部在老同志的“传帮带”下,快速适应了本地生活与工作岗位[28]。

(五)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专业结构、学历层次、业务能力上都不断优化和提升,整体素质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专业结构日趋合理。西藏和平解放之初,少数民族干部主要是来源于翻身农奴的党政干部,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对此,党和政府选派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民院开办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和政治系干训班学习。1957年创办西藏公学和西藏团校,选派四千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入校在党务、行政、师资、财会、畜牧兽医等不同领域学习。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开始后,根据毛主席提出的“西藏改革后也要办工业,要西藏人自己办,工程师、技术人员都要有藏族”的指示精神,西藏扩大在其他省市院校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规模,通过建学校、开办短期干训班等,一大批民族干部成长起来。改革开放后,西藏党委和政府专门设立了培养教育民族干部的机构,召开西藏全区干部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制定《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五至十年规划》《干部培训“八五”规划》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使西藏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加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人口中95%都是文盲,西藏党委通过送到其他省市学习、建学校、开办干训班等不断提高西藏少数民族干部的学历层次。为了满足当时西藏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1957年筹建西藏民族学院,边建校边教学,用速成的办法组织学生学习汉语,成效明显[29]。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西藏党委加大培养选拔民族干部的力度。1972年,选拔西藏各地120多名农牧民孩子到咸阳民族学院上预科,在4年内学习数学、藏语文、汉语文、民族历史等多门课程,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13]。改革开放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不断增高,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函授、专升本、在职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截至2010年底,西藏干部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9.16%[26]。2015年,西藏组织实施“万名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在3年内使全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基本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0]。2020年,拉萨市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100%,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占98.6%,平均年龄42.3岁,形成以45岁左右为主体,35岁左右占一定比例的梯次配备。

三是业务能力不断加强。1959年民主改革开始后,党和政府在继续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党政干部的同时,也开始着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设立藏语文、农业、畜牧兽医、医务、会计、师范等专业。尤其是近年来,西藏按照中央人才建设规划要求,重点加强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在每一支人才队伍中,再做细分,使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使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更具针对性。例如,为更好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4年西藏对全区村(居)组织负责人轮训;2015年对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轮训[30]。从2011年10月到2020年12月,西藏连续选派9批19.3万余人次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3批1.6万余人次干部担任村(居)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指导村(居)两委班子干事创业,基层干部素质及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31]。

总之,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以藏族干部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素质不断提高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他们是各行各业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为西藏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启示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广大少数民族干部这一强大的队伍支撑。

(一)必须坚持党对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全面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成功的政治保障。党中央和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1949年11月,在《责成西北局担负解放西藏的主要责任》中,毛泽东强调,在经营西藏问题中,训练藏族干部极为重要;提出要对藏族干部准备问题做出计划[32]3。1956年2月,毛泽东提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后西藏的发展和建设“要搞建设,便要有自己民族的干部,自己的科学家。”[32]152

邓小平多次要求大力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要“注意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府各部门的具体工作”。1980年,邓小平在同十世班禅的谈话时说:“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还要努力发展文化,培养民族干部,使民族干部知识化。为此,中央民族学院和各地民族学院都要加强。”[33]中央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也专门对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做出安排部署。

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做好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干部是重要桥梁和纽带”;习近平同志对少数民族干部提出“三个特别”的要求:“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群众的感情特别真挚”;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也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之中。

党对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首要因素。今后,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中,要进一步教育引导每一个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运用和体现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必须持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自和平解放以来,一支用得上、靠得住的高素质廉洁干部队伍是西藏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7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西藏干部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央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方并举,持续增强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密集制定多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内规章制度。《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在2019年颁布实施。该条例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及责任追究机制,为加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指引。

二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一方面,西藏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反贪肃纪力度,严肃惩处违规违纪人员。西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息发布权威平台微信公众号“雪域清风”紧扣焦点热点,第一时间发布审查调查信息、典型通报、典型案例,在全区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西藏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做好巡视巡查工作,防微杜渐,把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2020年上半年,西藏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失责和违规违纪问题线索214件,处理503人[34]。

三是增强少数民族干部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举办西藏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展览;拍摄《考验》等30余部西藏廉政故事微视频;摄制警示片《严守政治纪律这条生命线——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编印《画说政治纪律》“口袋书”等形式[35],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成效显著。另外,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干部自觉知廉、守廉、倡廉,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

(三)必须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任务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紧紧围绕西藏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和民主改革时期,当时的主要历史任务是扫清帝国主义在西藏的残余势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民主改革,逐渐废除封建农奴制。因此,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落实到西藏干部工作上则主要是扩大干部数量,迅速壮大民族干部队伍。只要是支持党的领导、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的少数民族,符合条件的都吸收到干部队伍中来。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及长治久安,成为主要历史任务,为此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和西藏各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干部能力提升创造更多平台。西藏大学、各级党校先后成立函授点,为少数民族干部参与专升本等继续教育提供条件。为了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西藏积极贯彻落实中组部、人社部等部委制定实施“西部之光”“西藏特培”“少数民族高层骨干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如2018年120名西藏特培学员中,少数民族96名,占71.7%(6)根据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8年度特培学员结业考核情况公示》(2019年10月19日)中数据计算得出。http://www.hrss.xizang.gov.cn/sy/tz/201910/t20191019_93654.html.。

新时代新阶段必须按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藏“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建设,特别是加强在“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中的干部培养工作,确保完成党中央安排的历史任务。

(四)必须强化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培养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建设

和平解放以来,为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干部整体素质,从中央到西藏地方,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形成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培养体制。西藏刚刚和平解放时,因特殊的历史原因,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不高。为了提升西藏少数民族干部整体素质,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出台了很多管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把大批少数民族干部送到其他省市各类学校进行培训,提升能力,加强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成立各类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如干部学校、西藏公学、西藏民院和区委党校,加大本地培养力量。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西藏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培养体制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为提升西藏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中央层面,先后出台了《“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在西藏地方层面,出台了《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若干措施》等规章制度。这些法规及政策性文件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的管理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在中央关心关怀下,各省市、各部门积极协作,搭建了如“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西藏特培”工作等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平台,极大地推动了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质量提升。

二是不断构建少数民族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自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对少数民族干部考核评价时,针对西藏的具体实际,着重考察少数民族干部在反分裂斗争中是否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中是否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在民族团结中是否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等情况,并及时把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组织及个人。70年来,西藏通过构建科学的少数民族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极大地促进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正视自己的不足,改掉缺点,不断进步,促使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五)必须着力提升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能力

70年来,不断提高的西藏教育质量水平有效地提升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随着西藏教育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成长起来的。

一是完善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学校。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形成了完备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见表1),为少数民族干部的选用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今后,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均衡教育资源,持续完善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

二是激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活力。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教育,针对不同层次教育,坚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教育教学进行不断改革。今后,在不同层次教育领域中,要继续坚持目标引领,围绕新时代对西藏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育人质量,为西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在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继续作出贡献。

(六)必须铸牢少数民族干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古以来,西藏各族人民与祖国其他地区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结成血肉相连的关系。和平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消除了旧西藏时期遗留的民族隔阂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0年来,党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政策对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成长[36]。

表1:西藏教育机构表

当前,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贯彻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历史任务的践行者,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纵深化,促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向范围更广、层次更深、领域更宽方向拓展。

一是持之以恒地在少数民族干部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在少数民族干部中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干部树立正确的“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通过教育使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在西藏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西藏与祖国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推动西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到祖国其他地区就业生活,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是继续加强民族政策理论教育。在西藏干部群众中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相关民族法律法规教育,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论述,认识到“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37]要丰富创新民族政策理论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以各种鲜活的形式宣传民族政策理论,组织少数民族干部投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等,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民族政策理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三是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不断完善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到祖国其他地区挂职交流的具体政策措施;构建互嵌式社区,建立文化、经济、教育、干部交流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模式,增进相互了解,尊重差异,减少误会和隔阂,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38]。同时增加援藏干部、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结对子、交朋友,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定期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增强“教育援藏”辐射作用。教育援藏是我国援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班(校)和组团式援藏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模式。一方面不断提升西藏班教学质量。西藏班(校)办学始于1985年,到2018年底,西藏班(校)累计招收初中生5.3万人,高中生4.2万人,中专生(中师生)1.1万人,为西藏地区培养输送了4.6万余名各行各业建设人才,成为培养西藏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平台[39]。另一方面增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力度。2015年12月,教育部等部门颁布实施《“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9年,17个对口支援省市组成20个援藏团队,受援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助推西藏教育走上“快车道”[40],为西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西藏人力资源“质”与“量”的储备。今后,应进一步增加援藏教育团队数量、扩大教育援藏覆盖面,增强教育援藏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结语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成就巨大,少数民族干部已经成为西藏干部队伍的主体,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建设美丽西藏、巩固边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历程,充分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为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新时代新阶段,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对进一步加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少数民族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吴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