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系统构建研究

2021-07-26梁辰陈琦卢小圣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文/梁辰 陈琦 卢小圣

2020年,国内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总体来说缩小了招聘规模。在经济寒冬下,尤其是疫情后很长一段时期,各种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会因为环境影响导致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出现显著变化,应届毕业生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相比往年同期明显下降。因此,提高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设置并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现状探讨

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起步较晚,相较于国外高校,国内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尚未形成比较完善和成熟的体系[1]。针对广东省内12家高校进行调研,可发现,只有不到三成的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其中,只有12%的受访者参加过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就业指导课程(见表1、表2)。可以说,目前,广东省高校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还未大面积铺开,课程影响范围有限。但是在调查中,超过70%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这就出现了课程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是“有求无供”;另一方面,目前开设的课程脱离学生的求职实际,学生在课程中获得的指导较少。

表1 请问您所在院校有无开设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

表2 您是否修读贵校的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

目前,在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覆盖面小、力度弱、受众有限。相较于本科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07年教育部针对职业规划课提出具体要求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已针对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广东省内诸如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甚至将职业规划课列为本科生必修课程,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大提高。然而,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就业指导课程却迟迟没有开展。纵观国内高校,只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2],其普及力度及影响力远远不及本科生就业指导课,忽略了就业指导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2.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作用有限。研究生群体对于职业规划的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标更为明确,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对于毕业后的求职方向已经有了基本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他们更加看重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二是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使得导师成为影响研究生择业和求职的重要因素;三是社会普遍对研究生就业有更乐观的预期,易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产生认识偏差。因在调研中,课程的实用性不够、内容不够贴近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真正需求被认为是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问题。

二、生态系统理论:构建课程体系的新视角

生态系统理论最开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尤瑞·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该理论最早被用来解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周围各层次复杂环境的影响。在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生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需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重视互动,重视授课过程中的反馈。生态系统理论重视各系统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系统间的互动促进个体发展。在就业指导课中,教师不能单方面地“输出”,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并观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就业指导不是单纯地将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也不是将教师、学校、用人单位的资源不加区别地向学生倾斜,应是个体间、各系统间紧密互动、双向用力,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

二是发挥多主体的协同作用。学生的发展与各系统间都有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就业指导课程生态系统中,要着力发挥好高校、政府、企业的协同作用。在就业指导课程生态系统中,各系统紧密合作,呈现一环紧扣另一环的协作模式。各主体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也要通力协作,确保各环节的衔接顺畅。

三是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以研究生作为课程生态系统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研究生亲身参与、实施、体验、反馈、修正等,切实参与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来,不再是之前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课程的有效性,也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适时对课程进行调整。

三、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模型

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可分为四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以对学生的影响的直接程度作为分界标准。首先,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导师、辅导员及专业教师构成课程的微系统;其次,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模式构成了中观系统,课程的互动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与外层系统及宏观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再次,由学校、用人单位等构成的外层系统,这一层次虽不直接参与到职业规划课授课中,却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产生影响;最后,课程的宏观系统,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生态系统是一个“围绕核心、层层紧扣、内外联动”的同心圆结构,是以研究生为服务核心,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协同合作、“生——校——企”内外联动的就业课授课新模式。

(一)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的微观系统: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教师队伍

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的微观系统是指导研究生进行职业规划最为直接的人群,也是与学生进行互动最为直接的一类人。在现有的就业指导课中,一般是由辅导员或者就业工作相关部门的行政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高校应加大对于专职职业规划课老师的培养;专职教师可以从辅导员、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中选聘,也可以面向相关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中进行招聘;同时,做好相关培训,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

(二)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的中观系统

在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还需创新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式,创新学生与授课教师的互动模式,巧妙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课程的学习。“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备受教育界关注的一种授课方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具体来说,在课程中,鼓励学生在课前使用老师或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进行预学习,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实质上重构了学生学习的流程,让学生以更加自主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及成就感。能够在就业指导课程系统中实行“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高校、企业等其他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规划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求职能力小型强化训练营、企业参观等实践活动,学生从这些信息中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部分进行学习和初步的理解,形成每个人独特的生涯规划路径。在自学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能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的外层系统

高校及用人单位作为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的外层系统,发挥的功能主要有“向里”和“向外”的两个方向:一方面,高校是就业指导课程的组织者,要为参与课程的各方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硬件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作为联系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纽带,要及时将用人单位的需要提供给师生,同时要做好宣传,向企业充分展示毕业生风采,展示学校、学科优势,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持续向社会输出优秀人才。

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用人需求和导向,用人单位有必要及时向学校反馈用人需求及往届毕业生的履职情况,帮助学校及时调整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内容,为培养新形势下的可用之才打下基础,也能够帮助研究生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厘清未来的职业道路,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四、结语

研究生就业指导生态系统的宏观系统是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社会的意识形态。毕业生的就业规划及择业观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设计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家庭期望等因素的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发展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中,用实际行动将青年的贡献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针对经济形势、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应及时关注变化的形势,指导学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职业规划。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