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校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

2021-07-26陈慧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新冠

文/陈慧

一、高校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现实意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传播极其广泛。高校开学、放假前后,学生流动性较大,可能加速疫情传播。并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不仅是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转,还有大学生的身心健康。4月30日,国内外12位专家通过云视频,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格局演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院高级研究员周晓晶提出:我国应该把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常态,时刻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仍然不可放松举措,特别是最近有些地区又出现了新冠病例,这也再次提醒我们防疫、治疫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教育圣地,承担着孕育人才、提升国家文化战斗力的责任。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制度是无形的手,由于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判断存在着局限性,学校需要通过制度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今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假期师生陆续往返,存在人员聚集、跨省流动等问题,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落实公共安全防控管理措施、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高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安全则是高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中的基石。由于高校流动人口众多、人员密集,这给高校危机防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有些高校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出现问题,以宿迁学院为例,通过对学校的学生、教职工进行关于疫情下高校应急管理的问卷调查,归纳出该校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学生危机意识不强、人员队伍建设不足以及应急预案机制不到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浅谈高校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的建设。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其中线上问卷115份,线下问卷15份,共收回130份有效问卷,以此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一)学生危机意识不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各高校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在这期间,宿迁学院的教师采取线上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当疫情得到缓解时,各高校陆续开学,宿迁学院也对应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例如封校、“一米线”、宿舍线上教学等。在面对高校公共卫生危机时,封闭校园是学校采取的一种确保学生安全的措施,但这一举措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抗拒心理,不服从管理、翻墙等事件时有发生;对食堂设置的一人一桌和“一米线”等措施置之不理;上课期间不戴口罩等,这些都是学生危机意识不强、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的表现。

(二)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足

一是应急管理人员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素养。高校应急管理的相关人员稀缺,大多是从其他部门抽调而来临时上岗的,高校志愿者大多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防疫意识较为薄弱。二是高校人员自身素质不到位。其本身对于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自身的实践性和学生对于防疫措施的接受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三是高校缺乏应急管理人才,专业的应急管理配备不到位。从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事件监测预警人员、事件风险评估人才、专业应急救援人员、事件恢复和重建人才均存在极大短缺[1]。四是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高校的领导小组都是临时成立的,不具备充分有效的实战经验,缺乏延续性,降低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三)应急预案机制不到位

高校作为人才重点聚集地,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始终都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焦点,如江苏省教育厅于2008年出台的《江苏省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考核标准(试行)》,对江苏省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未做具体的规定[2]。经过长时间奋斗,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的应急处置机制,但大多数高校并未健立完整的应急管理机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具有超强传染性、危害性等特点,要求高校必须具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先进的设施以及完善的防控处置机制,从宿迁学院的应急管理机制来看,虽在宿舍、食堂、教学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防控,但并未设置常设机构。高校应急管理大多都是临时建立起应急监测机制,并没有考虑到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做好事前预防工作。此外,专业医疗及疾控系统对其特性与传染治疗机制缺乏充足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方案尚不完善,导致高校现有防控与应急处置机制存在针对性不足、有效性缺乏验证等问题[3]。

三、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情绪很容易产生波动。作为辅导员,要主动关心了解学生近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疫情,做好个人防护,消除恐惧心理,帮助学生培养抗击疫情的良好心理状态。学院要适当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封闭期间的校园生活,缓解学生的抗拒情绪;充分发挥高校官方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讲座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进行全方面、多渠道有关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将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每学期定期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教育活动和应急知识、技能培训,尽力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4]。可以举办有奖竞答的疫情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能力。例如,一些高校会组织在封校期间开展一些线上活动。

(二)重视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高校应重视应急管理人员的校内人才培训与开发。配备训练有素的应急管理人员是防控突发事件的基础和保证,同时适当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增强应对能力。高校应加强对于全校师生及教职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积极利用各种自媒体工具宣传相关知识,对于各学院辅导员、学生干部和食堂工作人员、学校后勤处以及校医院,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速度和应急处理的能力。高校领导班子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问题时,要全面协调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突发后的处置工作,做好预防、控制以及扫除事件危害的工作,积极保障师生及职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秩序。

(三)完善高校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大高校应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事先防范、未雨绸缪”。以宿迁学院为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监测预防机制,利用OA系统对校园内部人员进行管理,宿迁学院针对此次疫情给校园人员带来的出入不方便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学校北大门建立了人脸识别以及体温监测系统,即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通过在手机端输入自己信息与系统端相连接,防止除了学校内部以外的人员进入,以及确保进入校园的都是体温正常的人员;二是校医院积极与当地卫生疾病防控部门合作实施联防联控,提供充足的医疗保障。即使是出现突发性事件,高校也能够借助现有的医疗资源对事件进行控制,不会乱了步伐。因此,高校建立应急管理常设机制刻不容缓,尽量让各类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之中。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应急新冠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