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让中学生走得更深更远
2021-07-25张小燕
张小燕
摘 要:语文学科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一定优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获得文化知识,储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还有助于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要运用深度学习的理念,真正让学生产生更多思考,走得更深更远。因此,笔者決定结合实践教学,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于语文知识建构的能力,真正实现由浅入深的学习层次,让教学质量更具有含金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状;深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6-0023-02
Chinese teaching allow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go deeper and further
ZHANG Xiaoyan (Zhangxian Chengguan Middle School,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subject integrates humanity and instrumentality,and has certain advantages over other subjects. Students can not only acquire cultural knowledge,reserve knowledge,and improve literary literacy through Chinese learning,but also help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values,and world outlook. Therefore,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we must use the concept of deep learning to really make students think more and go deeper and farther. Therefore,the author decided to combin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use certain teaching strategies to exercis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autonomously and to construct Chinese knowledge,so as to truly realize the learning level from the shallower to the deeper,and mak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ore valuable.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Status quo;Deep learning;Strategy
语文学科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一定优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获得文化知识,储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同时由于语文教材中一些优秀文本蕴含的正能量思想也能给他们一定的思想启迪和精神启发,有助于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要运用深度学习的理念,真正让学生产生更多思考,走得更深更远。
1.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有的教师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模式陈旧,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对于文本的深层次探究也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教学现象,教师多以“标准化”的一成不变的答案来解读文本,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思维无限拓展、发出个人声音的喜悦感和成功感。与此同时,教师以讲为主,课堂时间多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生生互动频率低,无法产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情景,更别提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学得容易忘得快,学得肤浅心内没有涟漪荡开,由此下潜入深的意识无法调动起来。教师也未能为学生提供彰显个性学习的平台,由此,这样的一种教学现象也使得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无法落实落地。
2.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为了能真正引领初中生更为细致、全面、深入地去探索文本,真正的“入文本之内”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受到心灵的熏陶与文学知识的感染,再“出乎其外”走出文本,作为旁观者冷静思考文本折射的各种价值和意义,为判断曲直、分辨美丑、鉴别真假培育理性的思想与眼光,让语文学习变成一场知识提升、境界提升、品质提升、素养提升的思想交融之盛宴。因此,笔者决定结合实践教学,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于语文知识建构的能力,真正实现由浅入深的学习层次,实现学生对文本脉络掌握、内涵感知与意蕴挖掘的有效目标,进一步促使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发展与推进。
(1)精准定位角色,激发学生下潜入深
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能够发现,实际上有的教师还没有确定究竟是谁在学习?究竟是谁作为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究竟在课堂上谁的声音要体现出教学的效果?诚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设计,从而不断的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但是常常在现实之中,教师会无意识地进行包办以及替代学生自问自答。看似一堂课,教师把要教学的内容已经全部教给了学生,但是学生却感觉到无所收获,这也就使得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那么在教学之中,教师就必须要精准定位,有效施教,既要能够站在引导者的地位上,去不断地激发学生主体角色的主动性,同时,还要能够切实让这一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要不断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读书,产生各自有个性的见解与想法。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一些见解和声音,尊重学生不同的感悟、体验,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是否最靠近文本愿意的走向。如此,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学生才会生出持续下潜入深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深度学习
识记、理解、应用是浅层学习的内容,而分析、评价、综合才算是深度学习,也就是说深度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整合式、批判式、迁移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学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反观文本深意,同时对此作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教师无法有效的去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此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模式。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要在一堂课中,尽情发挥出各自的作用,让学生融情入境,积极进行学习与思考,同时还能在交流与探讨之中不断促进学习,拓展思维,有效的掌握学法,实现语文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也得以实现。
第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懂得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自主进行初次的认识,充分展现其主体性。而教师要做好学案引导,进一步促进学生去自学,自读自悟,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来进行分析,并确定具体的目标,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所谓的“以学定教”,当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以及思考之后,会初步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文本的认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自学自读自悟的时候,需要为他们确定具有引导方向的题目或者是任务,使得学生不至于思维跑偏,对文本的一些重点的词段产生误解。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与现实相联系,从而深化其认知。比如说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堂课前,作者提前对于学生进行了引导的问题设置,那就是让学生与生活相联系,比如,“你是否也像作者一样,曾经为自己的父亲流过眼泪?”“作者的父亲留给他的是父爱如山的背影,而你的父亲的何种样子触动你的心”……教师这些引导式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紧紧围绕文本,要将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引入到文本之中,通过回忆自己与父亲所相处的一些细节末枝以及点点滴滴的小故事,让大家产生感激、感动以及后悔、遗憾的情感。怀有这样一种浓烈亲情的情怀,再让学生去寻找文本之中,作者为父亲流泪的场景,“都是在啥样的情况下流泪的,而作者的眼泪又是怎样的?”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对他们提出一些引导性的精准的问题,巧妙点拨,实际上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文本之中去,将提前所孕育的一种情感投入到文本之中,从而与文本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于文本的理解就更为的真切而且富有深意。
第二,合作让学生交流讨论。
所谓的深度学习,实际上也就是说要进入到最终的分析、判断、综合环节上面,由此教师要明白,对于教学生,并不是说是对教材进行一种表面的理解,而是要能引发学生通过这一学习积累的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使他们产生个性化的思想與语言,挖掘出文本蕴含的主旨与思想,体会文本所创造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为了能真正的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给予他们一个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巩固、转化以及内化,使得那些静态的文字变得富有形象感、生动感,同时还能展现出其价值与光彩之处。作为学生,在具体的参与合作学习时,不受到传统思路的约束,也不收到“标准答案”的限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可以说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前,而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后,在这样的一种自主性、系统学习下,才能使得学生绽放个性火花,小组合作学习体现有效性。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学生个人需要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因为在小组进行探究问题的时候,其前提就是每一名学生提前已经对文本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见解和思想。由此也能促使学生在小组探究阅读的时候有话可说,有想法可表达,有质疑可阐述,甚至还可能会生成意外的亮点。因此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只需要在小组探究学习的时候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点拨与引导。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充分的交流分享,各自发表对文本的不同的认知、理解与感悟,在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之中不断获得共同的发展。
第三,体验让学生蓄满情感。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初读,理解和掌握了大致的谋篇布局之结构,把握住了文本的脉络。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之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注重对他们情感的激发,使他们具有深刻的体验,由此也能实现深度学习。在语文课堂上,语文的人文性,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当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之后,学生有了饱满的情感体验,由此才能深切地去领悟作品内涵,从中挖掘出文本所要阐释的一种社会意义,或者是对人生的一些有益启发。在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教师就首先需要做一个有情之人,用自己体悟到的文本情感来唤醒学生的情感,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把文本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表露出来,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文本中所蕴藏的情感基调儿。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让学生就问题发表个人的观点与见解,同时也能看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体现其个性的色彩。就比如说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于勒这个人物,让大家来谈一谈对他的看法。学生们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初读细读之后,各抒己见,有人说于勒实际上有一定的良知,也有自尊心;也有人说于勒有点可怜……通过学生各自的观点与看法认识,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刻。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于于勒这一人物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在此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分析与判断也会更能接近文本所要表达的原意。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步步深入去进行深度学习,真正捕捉文本的内涵,掌握文本的脉络,更能触摸到文本的内核,同时也使他们的思维更为开阔,使他们的认知以及判断、欣赏、审美能力等等都得到提升。由此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深度学习,实际上考验的也是教师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龚建新.为未知而教为深度而学——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3).
[2]黄晓江.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
[3]刘凯.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
[5]王荣会.语文教学,须有“我”的存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