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群诗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
2021-07-25唐冬梅
唐冬梅
摘 要:群诗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不仅可以提升阅读的层次感,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依托群诗阅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吸收,有机转化,个性表达,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群诗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群诗阅读;教学方法;阅读能力;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078-02
诗词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短小精练的语言表达动人的情感,展现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群诗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以群文阅读为基础,对诗词进行组合式课堂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堂内积累更多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群诗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一、语文群诗阅读的意义
群诗阅读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诗词,以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目前,语文教材的诗词数量还不够多,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1.能增加学生的诗词阅读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诗词非常重要,但仅依靠教材,学生的阅读量还远远不够。群诗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阅读到更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诗词,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全面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大量的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尤其是阅读同一时期、同一背景下的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抒发的情感以及诗人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因此,大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掌握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大量阅读诗词,学生能逐渐体会到诗词的句式和结构,并对多种风格的诗词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使阅读更加多样化。一些诗词用词美,一些诗词意境美,还有一些诗词寓意美。诗词通过文字来展现美,学生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提高想象能力及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阅读诗词的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诗词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结构及内涵。这种灌输式的讲解虽然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但是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群诗阅读能让学生学习到不同风格的诗词,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诗词的兴趣。
二、语文群诗阅读教学方法
群诗阅读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按照怎样的分类方法进行阅读。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学生通过多阅读诗词,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以及按照诗词的分类进行赏析,不仅能提高阅读兴趣,还能提升对同一类诗词的赏析能力。
1.坚持让学生多读诗词,独立分析诗词的含义
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对诗词的结构和韵律更加熟悉,在学习其他的诗词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水平。因此,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坚持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不能越俎代庖。比如,可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坚持长期锻炼,能够使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有质的飞跃。例如,在教学《凉州词》这首古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加深学生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推荐同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分析理解,如王昌龄的《出塞》。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边塞的诗,但有所不同。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处境来进行赏析,从而提高学生对同类诗词的鉴赏能力。
2.整合诗人的诗词,按照时间线索进行赏析
我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每个朝代都有杰出的诗人,他们留下了宝贵的诗词财富。“诗仙”李白留有诗作九百余首,“诗圣”杜甫留有诗作一千余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他们的诗词。教师可通过专题整合的方式探究诗人的诗作。以杜甫的诗词为例,部编版教材中有很多杜甫的诗,如《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在教学中,教师可进行拓展,引入作者的其他诗作,如《春望》《登高》《秋兴》等。教师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结合杜甫的生平介绍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体会杜甫每一时期作品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其他诗人的诗作,从而让学生积累更多同一诗人的不同的诗词作品,感受诗人的诗风和情怀。
3.按照描写季节,对诗词进行赏析
诗词中有许多诗句是描写季节的,同一季节的诗作往往情感相似。教师可收集这些诗句,让学生感受诗词的写法和意境。例如,杜甫《绝句》中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香草”,王维《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杜牧《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诗句,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在群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每一位诗人对春天的感悟,感受富有生命力的春天以及诗人不同的情感。再如,对秋景的描绘,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無风镜未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不尽相同,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体会。同样,教师也可以对描写夏景和冬景的诗词进行整理,让学生感受不同景色的美,增强学生画面感,提高学生想象力。
4.按照诗词描绘的景物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