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23郭静静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躯体健康状况饮酒

摘 要: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评健康、躯体健康、认知功能、过去饮酒、现在锻炼、过去锻炼与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而年龄、现在吸烟、现在饮酒呈现相反的趋势;男性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优于女性且在婚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优于不在婚老年人。

关键词:自评生活质量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一、引言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更是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状。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出現下降且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使得老年人口规模持续膨胀[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2]、老龄化地域差距大等一系列特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会经历四大阶段: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2022年)、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2022-2036年)、老龄化深度发展阶段(2036-2053年)、老龄化均衡发展阶段(2053-2100年),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增加,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口健康、老年照料、养老负担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探索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和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许多研究都探索了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的研究[3-6],却很少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是一个评价更为全面的概念,因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照料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健康状况又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8-9],且自评健康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度量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10-14]。国外有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都是不同的[15-16],国内研究尚未就不同维度的健康水平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过细致的全面比较研究。因此,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数据,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以自评生活质量为因变量,以自评健康、躯体健康、认知功能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水平以及人口学特征变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生活方式和行为(吸烟、饮酒、锻炼)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我国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二、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横截面数据,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老年追踪调查,涵盖我国28个省(北京、天津、湖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进行调查。本文在删除缺失关键变量的无效值后最终纳入了6890个研究对象。

(二)变量选取

1.因变量。本文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为因变量。自评生活质量分为“很好”“好”“一般”“不好”以及“很不好”五个等级,由受访者自己回答。

2.自变量。本文选取自评健康状况、躯体健康状况以及认知功能状况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状况以及人口学特征变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生活方式和行为(吸烟、饮酒、锻炼)为自变量。

自评健康状况分为“很好”“好”“一般”“不好”以及“很不好”五个等级,由受访者自己回答。躯体健康状况由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其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洗澡、穿衣、如厕、转移、控制大小便、进食)6项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使用电话、做饭、洗衣、服用药物、购物、管理金钱、处理家务、使用交通工具)8项,共14项内容。在CLHLS数据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的每一项内容的回答都可分为“没有障碍”“需要一位协助者”以及“需要两个及以上协助者”三个等级,且分别赋值为1、2、3;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每一项内容的回答都可划分为“可以完成”“完成有障碍”以及“完成不了”三个等级,且分别赋值为1、2、3,总分为14-42分。本文借鉴虎于丁等的分类[17],得分≤14分为正常,15-22分为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23-42分为明显功能障碍。为了便于分析,将其进行二分处理,即得分≤14分为正常,得分>15分即为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状况由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进行衡量[18],通过24个问题考察定向力(10分)、记忆力(3分)、注意力和计算力(5分)、回忆能力(3分)和语言能力(9分),共计30分,其中27分及以上被认定为认知功能正常,21-26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障碍,10分以下为重度认知障碍。为了便于分析,将其进行二分处理,即得分≥27分为正常,得分<26分即为功能障碍。

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婚姻状况分为:已婚且同居、已婚但分居、离婚、丧偶和从未结婚五类,其中前两类划分为在婚,后三类划分为不在婚。而现在是否吸烟、过去是否吸烟、现在是否饮酒、过去是否饮酒、现在是否锻炼、过去是否锻炼其回答包括是和否两类。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于因变量自评生活质量是多分类变量且有序的,因此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P<0.05为统计显著,且p值为双边。

三、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1可知,剔除无效值后,共有6890个有效研究对象被纳入研究,其中自评生活质量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和“很不好”的人数分别为1871、3159、1717、123和20,自评生活质量为“不好”和“很不好”的人数仅占2.1%,说明自评生活质量偏向于好;自评健康状况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和“很不好”的人数分别为963、2613、2564、692和58;躯体健康状况为“正常”和“功能障碍”的人数分别为3654和3326;认知功能状况为“正常”和“功能障碍”的人数分别为5990和823;女性和男性的人数分别为3060、3830;在婚和不在婚的人数分别为4048、2842;现在和过去吸烟、现在和过去饮酒、现在和过去锻炼的人数分别为5511、4329、5523、4729、3873、4028。

(二)模型拟合信息

在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通过似然比检验模型是否有意义,其原假设是模型的回归系数全部为0,因此如果P值小于0.05,则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有意义;反之如果P值大于0.05,即说明模型的回归系数全部为0,该模型无意义。由表2可知,P<0.001,即说明至少一个变量系数不为0,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则该模型有意义。

(三)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自评生活质量为因变量(1=很好,2=好,3=一般,4=不好,5=很不好),以自评健康状况(1=很好,2=好,3=一般,4=不好,5=很不好),躯体健康状况(0=正常,1=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状况(0=正常,1=功能障碍),年龄、性别(0=女,1=男)、婚姻状况(0=不在婚,1=在婚)、现在是否吸烟、过去是否吸烟、现在是否饮酒、过去是否饮酒、现在是否锻炼、过去是否锻炼(0=是,1=否)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由表3可知。

具体来看,首先健康状况方面,自评健康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相关,以自评健康状况“很不好”为对照组,自评健康状况“很好”“好”“一般”“不好”的回归系数分别为3.714、2.825、1.171和0.445,且都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P=0.000<0.001),其OR值分别为40.998、16.855、3.226、1.560,说明老年人自评健康为“很好”“好”“一般”“不好”的群体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为自评健康“很不好”群体的40.998、16.855、3.226、1.560倍。躯体健康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也相关,以躯体功能“功能障碍”为对照组,躯体功能为“正常”的回归系数为0.23,并且呈现出0.001水平的显著(P=0.000<0.001),OR值为1.258,说明躯体功能“正常”的群体与躯体功能“功能障碍”的群体相比,其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为1.258倍。认知功能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也相关,以认知功能“功能障碍”为对照组,认知功能“正常”的回归系数为0.208,并且呈现出0.001水平的显著(P=0.000<0.001),OR值为1.231,说明认知功能“正常”的群体与认知功能“功能障碍”的群体相比,其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为1.231倍;

人口学特征方面,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014,并且呈现出0.001水平的显著(P=0.000<0.001),意味着年龄对自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OR值为0.986,说明年龄增加一岁时,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变化(下降)幅度为0.986倍。性别与自评生活质量也相关,以男性为对照组,女性的回归系数为-0.297,并且呈现出0.001水平的显著(P=0.000<0.001),OR值为0.743,说明女性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为男性的0.743倍。婚姻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也相关,以“在婚”为对照组,婚姻状况为“不在婚”的回归系数为-0.253,并且呈现出0.001水平的显著(P=0.000<0.001),OR值为0.776,说明“不在婚”的老年群体与“在婚”群体相比,其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为0.776倍;

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老年人现在吸烟和现在饮酒与自评生活质量也相关,以现在不吸烟和现在不饮酒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吸烟和饮酒老年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68、-0.238,并都分别在0.05(P=0.031)和0.01(P=0.003)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吸烟和饮酒对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产生负向影响,且OR值分别为0.845和0.788,即现在吸烟的老年人群自评生活质量等级至少高一级的可能性是现在不吸烟的老年群体的0.845倍,现在饮酒的老年人群自评生活质量等级至少高一级的可能性是现在不饮酒的老年群体的0.788倍。过去吸烟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相关(P=0.057>0.05)。以过去不饮酒的老年群体为对照组,过去饮酒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产生正向影响(系数为0.245,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OR值为1.277,说明过去饮酒的老年群体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是过去不饮酒老年群体的1.277倍。以现在不锻炼和过去不锻炼的老年群体为对照组,现在和过去锻炼组的回归系数皆为0.166,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P=0.015),说明锻炼对于自评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且OR值皆为1.181,即现在和过去锻炼的老年群体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是现在和过去不锻炼老年群体的1.181倍。

(四)结论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剔除缺失样本,最终保留了6890个样本,以自评生活质量为因变量,自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状况、认知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现在是否吸烟、过去是否吸烟、现在是否饮酒、过去是否饮酒、现在是否锻炼、过去是否锻炼为自变量,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一)健康状况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

首先看自评健康状况,其与自评生活质量产生正向相关关系,即自评健康状况越好,自评生活质量等级越高。躯体功能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躯体功能状况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例如吃饭、穿衣、上厕所、洗衣服、购物等,当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完成上述内容则需要别人的协助,老年人可能会经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因此躯体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认知功能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呈现出正向的相关关系,即认知功能状况正常的群体自评生活质量等级更高的可能性高于认知功能障碍的群体。

(二)人口学特征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

年龄与自评生活质量呈现负向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会出现退化,使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则会出现下降。而男性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女性老年人,虽然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长寿,但在老年生活中,女性老人往往会照料配偶,甚至进行隔代照料。此外,女性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波动大于男性老年人[19],其可能会降低女性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在婚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不在婚老年人,有配偶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可以得到配偶的支持与帮助,且能够相互陪伴和慰藉,减轻孤独感,其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三)生活方式与行为对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在吸烟、饮酒的行为对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会产生负向影响,即现在吸烟、饮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而现在以及过去锻炼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定期进行身体锻炼不仅有益于增强心肺等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有益于保持愉悦的心情,都会提升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过去饮酒的生活方式对于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正向的,其可能的原因是过去饮酒代表经济状况较好、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可能会提升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杰华.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顶层设计的主要思路及其战略构想[J].人口研究,2018(01).

[2]原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J].人口研究,2018(03).

[3]薛新东等.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7(02).

[4]吕国营等.人口老龄化、临近死亡时间与医疗费用支出——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05).

[5]杜本峰等.中国老年人健康差异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07).

[6]杜本峰等.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演化、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13(05).

[7]李建新等.健康变化对中国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06).

[8]胡洪曙,鲁元平.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2(11).

[9]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

[10]汤哲等.老年人健康评价指标对死亡预测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4).

[11]Marja Jylh.What is self-rated health and why does it predict mortality? towards a unified conceptual model[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9(8).

[12]胡月.蘇南两市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0(11).

[13]杨小娇等.健康自评和孤独感对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18).

[14]张文宏,张君安.老年人健康自评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虚拟情境锚定法的CHOPIT模型分析[J].东岳论丛,2020(04).

[15]BISHOP M.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J].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2005(4).

[16]KIM W S.,et al. Identify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lf-rated health according to age at onset of disability [J].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2(15).

[17]虎于丁等.不同城市社区老年人躯体状况对居家不出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14).

[18]Shahid, A., Wilkinson, K., Marcu, S., et al (2011).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In A. Shahid, K.Wilkinson, S. Marcu , C. Shapiro (Eds.), STOP, THAT and One Hundred Other Sleep Scales (pp. 223-224). Springer.

[19]陈建峰等.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营养状况的团队健康干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9).

〔郭静静(通讯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躯体健康状况饮酒
“维生素”大口吃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搬家
与猫狗共饮酒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