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2021-07-23缪东良
缪东良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已经出现了两极化的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分层作业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数学分层指导工作,通过作业分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学习的任务。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思考
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在作业的内容、作业容量和作业评判方面注重分层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在作业指导中各取所需,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一、作业内容分层
作业内容分层主要是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兼顾基础题和拔高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题主要是针对课堂的内容包括课堂随练等,其目的是巩固学生学习的基础,提高题以考试题为主,主要是让学生对知识点实现转化,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的不做强制性的要求。以《分数乘法》第一课时为例,第一课时主要是涉及的是分数乘以整数,计算的难度不大,基本的计算逻辑是用分子乘以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习题的布置也比较简单,如P2中的做一做,一袋面包重kg,求三袋面包有多重,计算的逻辑是×3。在布置作业时基本的作业内容与求面包的重量类似,如×3类似的计算,计算的结果分子一般不大于分母,其目的是通过基础题型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但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因此对于简单的分子乘以整数的计算没有足够的兴趣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作业布置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包括①增加分数与整数相乘以后,分子大于分母的情况让学生自主进行约分并转化成带分数,如×8,分子相乘的结果是32明显大于15,通过提前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逻辑,加大学生的计算难度;②适当拓展简单的分数乘以分数的内容,如×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提升分数计算能力也让学生对后续学习的知識提前有所了解。
二、作业容量分层
作业容量分层是指在作业布置的量方面要坚持适度原则,除常规作业以外还可以布置大量的选作题,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适度拓展作业容量,没有兴趣的同学则可以不做,通过作业容量分层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让学生有了提高、突破自己的选择性。作业容量分层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度的增加。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一”一共有13道题,前11道题做起来都比较简单,因此鼓励学生必须要完成前11道题,第12题和13题是应用题,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难度和读题难度,因此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完成第12和第13题,通过作业容量的调整鼓励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学习的任务,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除了教材中的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提供单独的练习册和习题,如利用作业帮等软件整理关于分数乘法相关的考试题(名校小升初考试题)为例,找出具体的题提供给学生,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作业帮教师预留的作业内容,实现作业容量的分层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做好作业容量的分层工作,通过分层指导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作业量的合理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作业评判分层
作业评判分层主要是针对学生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评判的分层。高年级学生在作业量、作业内容上产生分层以后自然也会在作业完成情况上出现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实施评判分层,充分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作业评判分层要求教师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分层评判的方式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评判要求教师把握以下几点:①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应给予积极的鼓励,这部分学生因为作业容量和作业难度的选择问题通常会存在一些自卑心理,针对学生问题要及时给予作业疏导,明确基础作业的重要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基础内容;②对于中等偏上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尝试难度较大的题目容量增加,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错误率较高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评判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具体的信心,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③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注重给予拓展指导,让学生自主进行作业的拓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从作业内容、作业容量、作业难度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分层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丁亚平.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129-130.
[2]蒋兴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43.
[3]李海英.德育视域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吉林教育,2020(2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