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眉怒怼青年短,俯身甘为孺子牛
2021-07-23王乐之
王乐之
◆摘 要:无论怎样爱憎分明的表达,鲁迅对青年人依然怀揣一颗赤诚的“长者之心”。鲁迅为民族的希望而悲,为中国的未来而哀,他的痛心和愤怒更加表明了他对中国青年的无比热爱和殷切期盼。鲁迅不是领着青年走,而是同青年一起跑,同青年一起发光发热,这正是鲁迅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鲁迅;青年;文艺救国
谈及鲁迅,不少人会说,鲁迅和青年的关系一向不好,责任主要在鲁迅那里。这是一个片面的结论,有必要解开历史面纱,还鲁迅一个公道,给当代青年一个真理。因为鲁迅说过,“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在鲁迅的文章中,“青年”一词一直是高频率词汇,而在鲁迅的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几乎清一色是青年。他对待青年既爱护帮助,又喜欢与其论战,含沙射影地批评青年们的缺点。巴金曾评价鲁迅说:“他是把年轻人当作朋友跟他们交往的。他不教训人,不说教,他以身作则,处处给年轻人做榜样;他帮助青年,扶持青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地爱护青年。”由此可见,无论怎样爱憎分明的表达,鲁迅对青年人依然怀揣一颗赤诚的“长者之心”,依然希望广大青年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作为高中教材仅存的几篇鲁迅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都刻画了许多青年形象,鲁迅对这些革命青年的牺牲感到十分痛心,对造成牺牲的社会黑暗表达了强烈愤慨。鲁迅之悲之愤,并不完全源于青年们以“共产党”的身份流血牺牲,也不完全关系到革命运动的损失和破产。在鲁迅眼里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是中国优秀的青年,是中国的文艺青年,是中国有希望的青年,可他们却死了。鲁迅没有大力彰显烈士们身上“共产主义”的特质,只是反复表明他们是中国的青年,是中国的希望,可怜他们死在了流氓政治的屠刀下,倒在了曙光照耀前的黑暗中。鲁迅为民族的希望而悲,为中国的未来而哀,他的痛心和愤怒更加表明了他对中国青年的无比热爱和殷切期盼。
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我们自然会理性看待鲁迅对青年这种特殊的态度。受达尔文主义影响,他认为青年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只有教育好青年,中国的身子骨才能挺立起来。诚然,后期鲁迅在思想上倒向共产主义,评价青年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尤其敬佩殷夫、柔石这些跃出战壕径直冲向敌人的革命青年,但他仍然不赞成这样的流血牺牲,更愤慨偷偷中伤革命者的暗箭和冷枪。换句话说,在鲁迅那里,思想启蒙是大于救亡运动的。岂不知,废不掉旧制度就革不掉旧文化,革不掉旧文化,青年也要变迂,变坏、甚至变反动,如此一来国家依然没有强盛的可能。所以,唯有将鲜明的立人主张渗透在对写作、对青年的态度中,才能实现文艺救国的梦想。
但真正做到“摆脱冷气向上走”的青年只是少数,鲁迅之所以写下这般恳切的文字,也是因为窥见了现实的荒凉。鲁迅性情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他向着国民的劣根性猛烈开火,扬眉怒怼青年短,指责年轻人“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渐渐鲁迅又发现,年轻人不仅在精神上不作为,更有品行上的不端正。“今之青年,似乎比我们青年时代的青年精明,而有些也更重目前之益,为了一点小利,而反噬构陷,真有大出于意料之外者。”年轻人的麻木、自私,令人失望,深感无力的鲁迅呐喊着“救救孩子”,救救中国的年轻人,警醒世人不要在无知中摧残中国的下一代。
鲁迅这种强势的文字攻击,自然会遭到很多青年的反感,于是一些激进的青年开始与鲁迅论战,批评他火气很大,总以导师自居,认为“鲁迅”已经死去。但鲁迅深知年少轻狂的道理,明白青年“大都有愤激一时的缺点”,往往“一时特别愤激,事后却又悠悠然。”他并非故意犟着脾气与青年作对,而是通过斗争严肃地批评青年冲动鲁莽的毛病,告诫青年要有冷静缜密的头脑与克服短板的勇气,做事稳扎稳打足履实地,其长者气度可见一斑。正是因为对这个群体的熟知、重视与爱惜,鲁迅才会甘愿费心竭力地与之斗争,将斗争的矛头直插在青年软肋上。
虽然鲁迅的笔杆子异常强硬,可对待青年非常恭敬有加温柔有余。他不遗余力地帮助青年写作,许广平就曾回忆说:“逐字逐页的批改文稿,逐字逐句的校勘译稿,几乎费去先生半生功夫。”像茅盾、巴金、萧红、萧军等著名作家,都曾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在日常生活方面,鲁迅更是慷慨大方,甚至出现所谓的“义子”携女友在鲁迅家中白吃白住的现象。鲁迅曾立誓说:“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读来颇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味道,或许伟人都甘愿自己接受命运的镣铐,留给青年一片广阔的蓝天。
有一点要注意,鲁迅与青年之间并非是单向的扶持关系,鲁迅也受到了青年人的鼓舞。鲁迅给了青年以教导,青年给了鲁迅以热情,他们是师生又是挚友,就像巴金所说,“我们也可以说,跟先生来往的许多青年在先生身上也产生了好的影响。先生能够保待他那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原因之一就是:他跟青年的交往始终未断。”鲁迅不是领着青年走,而是同青年一起跑,同青年一起发光发热,这正是鲁迅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
只有正确认识鲁迅与青年的关系,鲁迅在我们眼中的样子就不再是教科书中冷冰冰的简介,而是有血有肉的人。鲁迅对青年诚挚的期望,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之责任依旧重大;鲁迅对青年的恩怨纠葛,让我们认识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光辉思想的伟大意义;鲁迅对青年的奉献牺牲,更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岸人格。
参考文献
[1]鲁迅.三闲集《序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2]巴金.我认识的鲁迅先生.见《鲁迅回忆录》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3]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4]鲁迅.论睁了眼看.1925.7.22.
[5]鲁迅于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
[6]鲁迅于1934年2月7日致曹靖华.
[7]鲁迅文集《坟》中的《我们怎样做父亲》.
[8]巴金.萌芽50年精华本-散文诗歌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