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美育渗透

2021-07-23卢英鲜

速读·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策略研究初中语文

卢英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师意识到美育教育在学生未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度。除此之外,美育渗透可以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滋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策略研究

古典诗歌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学的精髓所在,古代数千年积累下来的诗词瑰宝向世人展示着众多文人骚客的智慧凝练,其语言之绝妙、意境之悠远。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古诗词的背诵记忆,忽略了其中意境的感悟与学习,而新课标中指出新时代的教学应该注重个人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其思维活性,强化其审美情趣,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斟字酌句,感悟诗歌的语言美

古典诗歌中语言,更重语言中的“炼字”环节,古语云:“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可见古人在创作时的情节,往往一个字所表达出的情感需要细心的体味其中的意味,方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在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细细的体会语句中的情感流露,感悟诗歌中的语言美。

例如,在教学《望江南》时,教师可以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讲解,并通过细致的语言表述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要传递的心情。比如作者的前两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可以体会出作者带着美好的期盼和无法抑制的心情等人归来,该句中的“独”更是点出了一个人幽怨的心情。而第二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更是通过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和水悠悠来说明女子心中的哀愁,更说明作者心中的专一之情,但是一次次的理想幻灭让作者肠断白频洲,更是将该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孤寂、苦闷气氛的烘托无不引人遐想,这是多么凄美的相思。讲完诗词后,将时间交给学生,允许相互之间的讨论研究,感受诗词中的感情以及在脑海中绘制出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相思断人肠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同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相互讨论中推动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身临其境,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站在美学的角度分析,事物表达的意境尤为重要。意境说不清,道不明,但却真实存在且能够激荡人们的心灵,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古诗词更是如此,往往通过语句的表述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幅情境各异的画卷,引人遐想、使人深思,仅仅几句言语便能够为读者展示一幅具有情感的艺术品。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学生引导,让其感悟意境所带来的情景交融的美妙世界。

例如,在教学《使至塞上》时,本诗所展示的场景是作者奉皇命远赴边关慰问守边的将士途中所创作的一首纪行诗。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真实的感受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与诗文类似的动态场景以及应和场景的音乐作为背景,促进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本诗的前两句由近及远的描述路过的塞外场景,也向读者阐述所行的目的地,在背景视频和音乐的衬托下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边陲大漠的雄奇景象,尤其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体会始终描绘的边陲的景象。但站在全诗的角度,融入作者的意境之中,又可以体会出在大漠景象下升华出的一种慷慨悲壮之情。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配合教师的细心讲解,以及学生自身对于诗歌场景的融入深切的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苍凉且雄浑的边关场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诗歌理解力。

三、解文入情,品味诗歌情感美

古典诗歌不仅具有语言美和意境美,也具有极强的情感美,人常道:“借景抒情、借物喻情”,也是古代诗人创作时的一种必备手法。虽然诗歌内容简短异常,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品味深藏在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就能感受到不同场景下的忧愁、哀怨、喜乐、悲欢、爱恨、离别等等复杂的情感美。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分解能力和意识,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例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站在全局的视角对诗歌进行全面的体悟。当朗读完后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内容分解,并逐句的分析诗歌中的情感美。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场景描述为忽然一夜的北风袭来,雪花纷纷洒落下來,向我们表达着送别时的环境,同样的后面三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内容都在为作者的送别铺垫着环境,由此衬托出雪中送别的离愁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和想象,以便能够更加深刻的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表达。接着中间的两句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表达出离别前的践行宴,从环境中可以看到是边关送别,将离别时的情感娓娓道来。接着最后面的几句诗则表现作者送别朋友时的场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战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字字传神,从环境描写到事情经过的展示,再到离别时的环境描写,抑扬顿挫,可以在诗歌表达的环境中品味友谊的深刻,品味友人归京的一种怅然若失的愁思。

四、结语

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因为古典诗歌中蕴含着动人的情感、雄浑的美景、壮阔的天地以及感人的故事等。在这些内容的学习和体会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有感而发的说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逐步的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芝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J].明日, 2019(29):134.

[2]蒙瑞常.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渗透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8(11):1.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策略研究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