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背景下职院校英语教学课堂质量提升策略

2021-07-23杨梦颖

速读·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通识教育职业院校

杨梦颖

◆摘  要:在通識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职校英语教育,这就意味着院校要加快探索出全新教学模式的进度。在通识教育下,职校英语教学应该强调“育”而非“教”,强调“育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综合能力,并非将英语教学作为高职专业教学的辅助性学科。因而,职校英语教师要恢复到英语教学的本质,注重学生的口语交流,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非专业性成长。基于此,本文从职校英语教学存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通识教育下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课堂质量

随着新世纪下英语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及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职校英语教学面临“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抉择,如何强调培养具备“通融识见”的综合型学生,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职校英语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职校英语教学应该朝着口语交际、人文内涵方向发展,结合情景交流、互动沟通等具备较强交流性的教学手段,构建出创新型、任务型、互动型的英语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一、职院校英语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化

当下高职课程内容基本上停留在较为死板的英语词汇用法,枯燥空洞的内容根本无法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只会为为了考试成绩死记硬背其中的重点知识,很少真正将知识化为己用,无法达到真正学习英语的目的。其次,教师的仍是在教学中处在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和记忆,课堂的整体气氛十分沉闷。“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活跃,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重点单词和口语,剩下的就交由学生自己理解和背诵,缺乏对知识的深入讲解和实际应用,其教学方式和内容都还停留在较为老旧的阶段,完全没有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低迷。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

通识教育下的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而非功能性语言,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发挥出其社会交际性,然而当下的英语课堂普遍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可能掌握一些基础的英语词汇和基本口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会说英语、会利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是重复的按照老师的发音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此外,当代英语教育的共同点在于不断的背单词、记语法,高职学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者过四六级而学习英语,结合考试内容反复的进行练习,机械式地进行“背、写、做”,严重忽略了听和讲这两个环节,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若是放到和外国人真正交流或者真正投入到旅游行业中,就会感到无所适,不知所云。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职院校英语教学课堂质量提升策略

1.情境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识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更加突出口语的重要性,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关键在于创建情景模式,通过沟通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打造出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前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在此氛围下,让学生展开英语练习,并就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练习。比如在Unit 3 Shopping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同学们展开一个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进行情境还原。比如,教师让学生自行搭配成两人一组,分别扮演顾客和商家,还原购物场景,然后让学生自行组织词汇和语言展开交流,如:“May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Im just browsing...”在对话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两人小组进行在全班同学面前完成沟通,并给出评价。这一融合小组交流和情景沟通的教学模式具备极大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口语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中,并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找出实际交际中存在的不足,并具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口语应用水平,增强英语课堂质量。

2.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广泛应用,现代英语教学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具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化静为动,老师通过课件对相关英语知识的展示,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动态化,将一些较为抽象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短句与动态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创建一个适当交际环境,让学生通过互动探究、情境交流,增强英语的实用性。例如在unit 8 Holiday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关于假日旅行的视频或者录音,构建出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然后播放一段对话片段,如:“Are you happy with your holidays?”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极大的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3.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识教育理解强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生具备“远大眼光”和“博优精神”,因而,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丰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些讲解关于西方宗教文化知识和文化发展史,用兼容的思想,养成学生的积极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其知识厚度,或者结合视频给学生讲解西方圣诞节的发展历史,实现文化浸润,如此一来,学生的眼界更加宽光,英语的感知能力也得以增强。

三、总结

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高职英语改革将朝着口语化、日常交际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情景教学将成为高职教学改革中应用最广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元素,不仅要实现“教学”,同样需要突出“育人”,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梅.基于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4):327.

[2]邓昕,杜雪娟.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J].文教资料,2013(30):179-181.

[3]吴华.通识教育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J].读书文摘,2016(12):98-99.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通识教育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