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围副词“都”与“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启示

2021-07-23徐倩

速读·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教学建议对比

徐倩

◆摘  要:“都”和“全”为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却容易被混淆的副词,本文在第一、二部分对汉语中的副词、范围副词进行了简单对比,第三部分举例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常见偏误,最后分享了目前探索出来的若干教学建议。

◆关键词:范围副词“都”;范围副词“全”;对比;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一、汉语中副词的种类和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中将副词分为了8种:表示程度(很、差不多)、表示范围(都、就)、表示时间和频率(还、就要)、表示处所(随处)、表示肯定和否定(必、未)、表示方式和情态(忽然、悄悄)、表示语气(难道、恰恰)、表示关联(便、又)。

在这些分类中,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都不一定相同,如下文即将讲到的“都”和“全”。副词统一的语法特征有:都能作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如“买得起就买”、“越来越好”“又说又笑”。

二、范围副词“都”与“全”的比较

(一)范围副词“都”在《汉语教与学词典》中的解释为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中的)每一个;(2)表示“已经”,句末要加“了”,有强调的意味;(3)表示“甚至”;(4)跟“是”连用,说明原因,表示责备、埋怨。

范围副词“全”在《汉语教与学词典》中的解释为:没有例外地。

(二)“都”与“全”可以互换的条件

(1)当指向对象表示总括含义,且没有任何特殊情况时,两者可换用,如“他们都/全是好样的!”;

(2)主语是由“所有”“整”等具有总括性的词构成时,两者可换用,如“整个都/全被他吃掉了。”

(3)在句子中,如果“都”和“全”是用来表示说明缘由时,两者可换用,如“都/全是因为你不听我的劝……”

(三)“都”与“全”可以共现的情况

在一部分句子中,“都”和“全”可以同时出现,组成“全都”,或者是“都全”,起到加强语气、加深程度的效果。

如果句子中有“全都”,那就可以用“全”或者“都”来替换,语义差距不大,都表加強语气,;而当句子中出现“都全”时,一般情况下,学者们更倾向于把“都”看作是范围副词,而“全”则看作为成都副词。

三、少数民族学生使用“都”和“全”的偏误分析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受其母语的影响,整理归类为以下几点:

(一)遗漏(以陈述句为例)

1.“都”的遗漏

(1)我认为抽烟和喝酒对我们的身体不适当。(本应该使用范围副词“都”却遗漏了的情况,学生在句中想表达的是“抽烟和喝酒”两者都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损害,这时应使用“都”指向前者的“抽烟和喝酒”)。

(2)我觉得所有的人也有说话的权利。(句中出现“所有的人”表没有例外的全部包括,应用范围副词“都”指向前面的“所有的人”。)

2.“全”的遗漏

(1)现在世界一体化,每个人都很重要。(考查“全+名词”的特殊用法,如“全球、全世界、全国”,这时的范围副词“全”不仅不能省略,还不能用“都”互换。)

(2)听音乐让我的不开心一下子不见了。(学生对“全”表示无一例外地的语义理解不清楚。)

(二)误加

1.“都”的误加

(1)我家里都定了牛奶和报纸。(此句主语是“我家里”而不是后面的“牛奶和报纸”,所以“我家里”后不需要添加表总括的副词“都”。)

(2)甲:你昨天都做了什么?乙:昨天我都洗衣服、看书、玩游戏。(学生对“都”的使用条件理解不清晰,受固有思维影响,认为用“都”提问就要用“都”来回答。)

2.“全”的误加

(1)地里的玉米,看起来全绿油油的。(“绿油油”是叠词,已有程度深的含义,不需再需要“全”的修饰。)

(2)虽然全问题很难,但我也做出来了。(副词作状语,不能修饰名词“问题”。)

(三)语序和搭配的混用

1.“都”的混用

(1)太晚了,大家想都休息。(“都”在表示前面所说的对象都包括在内,在句中做状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

(2)她身体非常好,连什么运动都喜欢。(“连+光杆动词+都”结构表示“最起码应该做的事都没有做”,和句意不符。)

2.“全”的混用

(1)全二楼停电。(作为范围副词“全”概括的对象,应该放在“全”的前面。)

(2)他全不了解这次活动。(当表示单独事物的时候或强调个体时,应使用具有总括性的“都”)

四、针对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范围副词“都”和“全”的教学启示

(一)循序渐进,精讲多练

学生自己亲自参与而摸索出的规律总是最能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例举有清晰特点的例举让学生初步感受“都”和“全”的相同点,在学生都能够掌握二者的基本用法后,再加入对相同语句偏误的分析,循序渐进,目的在于学生能够自行发现病句中错误并说明原因,直至最后能够对二者的异同产生一个较系统的框架。

(二)转换思维,牢记搭配

少数民族的母语会一直影响他们对汉语的学习,语言思维的转变可以更好的帮助语言学习者去感受、去掌握这门语言,而教师在课上也需要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语境让学生进行感知,引导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所以可以采用使用固定搭配的方法,先“强制”学生使用正确的句式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主语1+和+主语2+都……”这种形式可以直接让学生拿来就用,夯实基础,尽力使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尽快建立较牢固的语言框架。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第五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施光亨,王绍新.汉语教与学词典[M].商务印书馆,2011.

[3]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商务印书出版社,1982.

[4]胡雪.范围副词“都”与“全”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J].科教导刊,2016年第二十四期,八月(下).

[5]周玲.范围副词“都”和“全”的比较研究及教学建议[D].南京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教学建议对比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