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2021-07-23刘秋梅
刘秋梅
(韩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广东 潮州 521041)
潮州木雕(潮州金漆木雕),是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粤东地区(历史上“潮州府”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潮州木雕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工艺精湛、题材丰富、地方特色鲜明,与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变,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在转变,潮州木雕生产基础已发生质变,失去原先的依存条件;另一方面,潮州木雕工艺精细、创作难度大、经济效益差、规模化程度低、从业人员少,年轻人不喜欢以此为职业,再加上纯手工人才的培养需要时日,潮州木雕从业人员面临断层的危险,急需进行保护。潮州木雕国家级传承人陈培臣2013年就曾公开呼吁:潮州木雕当下须解决创新传承困局。
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以及“超星发现”作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潮州木雕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发文情况、文献被引、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研究主题等进行分析,从而梳理潮州木雕目前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剖析存在问题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以主题词“潮州木雕”或篇关摘“潮州木雕”作为组合检索项进行全库检索(检索时间:2020年7月6日),检索结果有170篇文献;单库检索期刊论文132篇,博硕士学位论文20篇(博士论文2篇),会议论文3篇,报纸文章64篇。“超星发现”搜索到“潮州木雕”相关图书(含本馆馆藏)39种。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从政策到民间保护相对受到重视,从中央、省到潮汕地区的电视台以及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等都存在一定量的宣传资料,这些也是从事潮州木雕研究的重要参考信息源。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从学术文献层面进行分析。另外,限于网络文献数据的复杂性,搜索到的文献可能会有疏漏的情况。
二、国内潮州木雕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一)发文情况和文献被引分析
从学术成果的发文数量来看,潮州木雕的研究尚未形成学术研究热点。最早的相关研究文献是发表于1989年的《论东阳明清住宅木雕装饰的文化艺术价值》,作者洪铁城提到,中国四大木雕中与建筑相结合的大木雕有广东潮州木雕和东阳木雕,两者虽有很多共性,但又有各自的个性[1]。1993年《美术》发表了《潮州木雕与中国民间美术——访著名雕塑家司徒杰》,文中,著名的中央美院雕塑家司徒杰教授“以一种跨越中西艺术两极的距离感来观照我们民族艺术传统”,指出潮州木雕“确属我们民族不应忽视的优秀艺术遗产”,从民间美术的角度系统介绍了潮州木雕的演进过程、繁盛期、装饰运用、人物题材的表现形式、题材内容等方面[2]。中央美院雕塑系收藏有一批代表潮州木雕技艺的人物题材的精品木雕,如“白门楼”“西厢记”“平藩故事”“猎兔记”“唐明皇游月宫”等。自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以来,潮州木雕的相关研究文献逐年增长,2010年以后研究文献基本保持在年10篇以上,2015年前后达到小高峰(如图1)。这个时间与潮州市金漆木雕厂厂长陈绍明在采访中提到的“潮州木雕近10年是市场最好的10年”基本一致。
图1 潮州木雕论文年度发文量截图
图2是潮州木雕相关研究论文被引量前十排行榜。可以看出,其中专题研究潮州木雕的文献是2.5篇(文献4的“广式木雕”包括广府木雕和潮州木雕),其他文献的研究主题包括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其他流派木雕(徽派、土家族木雕)、潮汕嵌瓷、潮绣等地方相关非遗项目、园林应用中的潮州木雕等,相关研究均涉及潮州木雕,这反映了潮州木雕的地域特色、地位及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专题研究潮州木雕并且影响力较大的高层次的研究论文较少,说明对潮州木雕还缺乏系统的综合研究。
图2 被引频次排行前十的潮州木雕相关研究论文截图
专题研究潮州木雕的受到较高关注度的经典文献如图3所示。从被引数量看,潮州木雕研究的活跃度不够,但研究涉及的主题较广泛,包括潮州木雕的源流、特点、艺术特色,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相关的漆工艺研究,传承与发展,产业化的探讨,非遗保护等方面,基本涵盖相关研究领域。
图3 潮州木雕研究的经典文献截图
(二)作者分析
表1列出了潮州木雕研究发文量排名前7的作者及其单位。可以看出,从事相关研究的核心作者数较少,前7名的作者有发表2-5篇,其他大部分的潮州木雕研究者只发表过一篇相关论文。
表1 潮州木雕研究发文量排行
郭肖蕾、章慧珍、杜延()、刘颖、李小军等是潮州木雕研究的高产学者。郭肖蕾主要从民俗文化方面对潮州木雕的地域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潮州木雕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及提出建议。章慧珍主要研究潮州木雕在现代室内设计、家居设计中的运用。杜延()主要从潮州木雕的历史、题材文化、地域特色方面进行研究,该作者还出版了《潮州民间装饰艺术研究》一书,设有专门研究潮州木雕的篇章[3]。刘颖主要从工艺美术设计的角度对潮州木雕的应用进行研究。李小军则是为数不多的研究潮州木雕漆工艺的学者。
相对于学术论文,图书更侧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研究潮州木雕,离不开“学院派”大师杨坚平的众多著作。其中,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的杨坚平编著的有关潮州木雕的图书就有9种,如《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州木雕”卷等[4]。
(三)研究机构分析
分析论文发表机构分布,有助于了解潮州木雕研究的核心机构群体。如图4所示,研究潮州木雕的机构排名第一位的是位于粤东潮州市的省属高校——韩山师范学院,其相关成果远超排名并列第二位的其他5个研究机构的发文量。综合分析发现,韩山师范学院设置有“潮学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和平台,在“潮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该校图书馆也收藏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文献及数据库,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
图4 潮州木雕研究机构发文量排名
华南理工大学的潮州木雕研究者主要来自建筑学院、设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与潮州木雕主要应用之一为建筑装饰、家居设计有关。广州大学的相关研究者主要来自美术与设计学院,而且主要成果为近几年来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论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青研究者对潮州木雕的关注度。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入榜是因为高产作者郭肖蕾。华南农业大学的相关研究主要出自其艺术学院。从相关研究机构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潮州木雕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潮州木雕研究的学科分布主要包括: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建筑科学与工程、旅游、人物传记、考古、轻工业手工业、档案及博物馆等。
不容忽略的是,并列排名第二的研究机构——广州美术学院。该学院的美术馆是目前国内收藏潮州木雕的著名展馆之一。该馆藏品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奠基人陈少丰先生等教师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潮汕地区发现并抢救、收集而来的。美术馆馆长曾庆钊曾集十几年之力系统研究美院收藏的潮州木雕,出版有《潮州木雕艺术》一书[5],是相关研究的奠基性图书。2018年广州美院美术馆策划了别具一格的大学美术馆藏品研究展——“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展出了甄选的明清潮州金漆木雕93件,集艺术、文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成果为一体[6]。这些是潮州木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
三、研究主题及典型观点分析
综合“中国知网”检索主题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及文献被引量分析,我国潮州木雕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的传承发展、潮州木雕的地域特色与艺术探索、木雕流派间的对比与借鉴、潮州木雕的应用与发展、潮州木雕的漆工艺、潮州木雕实存物的保护与研究、潮州木雕工艺师及技艺推介等方面。
(一)非遗的传承发展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的传承与发展”最早的论文是一位潮州木雕的女性工艺师卢壁芹于2014年发表的,该论文简洁明了,认为潮州木雕原有的发展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要进一步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必须有所创新,要为其发展找到新的切入点,即解决好经济效益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才能更好地对潮州木雕进行传承。[7]遗憾的是,该篇论文只是直接提出观点,缺少潮州木雕发展现状的相关论据。而作为潮州木雕相关研究下载量和被引量最大的一篇文献,《“非遗”生产性传承保护的实践与思考》通过对潮州木雕等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田野调查,认为非遗的生产性传承存在很多利好因素,比如各种传承保护措施不断推进、传承主体意识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扩大、机械化融入生产工序提高效率等。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保护对象不够明确、自动化生产与纯手工的竞争激烈、原材料的贫乏、人才的短缺、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生产性保护不同于产业化,需要妥善客观地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各种问题[8]。
随后,不少研究者针对潮州木雕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和采访,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如郭肖蕾、刘翔、夏仲和刘秋梅等。其中,《基于传承人口述史的潮州木雕传承与创新探究》一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传承人口述访谈等方式,梳理潮州木雕行业发展现状及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传承与发展战略实施的要素,提出科学的、有建设性的发展策略[9]。不足之处是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最有代表性的潮州市,而未能全面调查其他市县的潮州木雕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二)潮州木雕的地域特色与艺术探索
潮州木雕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发展与潮汕地区的文化、风俗民情等息息相关,这也是研究者探讨较多的主题。如核心作者郭肖蕾、杜延()都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其中,王大勇的《潮州木雕艺术地域特色探究》和沈启绵的《潮州木雕的源流及其特点》发表时间较早,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影响力较大。
也有文献如《“铺殿花”图式探究——以潮州木雕为切入点》《狮子与中华文化——兼论潮州木雕狮子》《潮州木雕〈二十四孝〉造型语言研究》等从不同角度对潮州木雕的技艺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从事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研究50年、曾任潮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杨坚平大师则从潮州木雕的历史、用途、造型手法、装饰设计等方面进行梳理,发表《熔雕刻与绘画于一炉的潮州木雕》[10]赞誉潮州木雕。
(三)木雕流派间的对比与借鉴
我国的木雕历史源远流长,除了“四大木雕”,还有徽州木雕、土家族木雕等,各木雕流派间的参考与借鉴,有利于木雕技艺更好地创新和发展。其中,作为两大木雕流派的东阳木雕和潮州木雕,是其他木雕研究所绕不开的。典型文献有中国美术学院肖洁妮的硕士论文《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杨乾明、曾智林的《一雕一世界——从徽州木雕和潮州木雕看两地文化生态差异》等。汤瑾瑜的《安徽省徽州木雕的发展及传承探究》则借鉴东阳木雕的发展,提出以产业化思维助推徽州木雕产业转型升级,并发挥新技术助力、推动人才队伍升级,促进企业、政府协同发展,优化徽州木雕产业布局[11]。
(四)潮州木雕的应用与发展
潮州木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和案头装饰四大类。除了研究潮州木雕在古建筑中的应用与特色,近年来学者更多关注潮州木雕在现代家居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家具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如章慧珍的《家居设计中的精神追求——浅析潮州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刘颖的《潮州木雕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等。被国学大师饶宗颐赞誉为“方家有神技,大匠无弃材”的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得浓曾撰文《寻求传统艺术与现代理念契合》,提出了拓展潮州木雕艺术的发展方向[12]。
针对潮州木雕的发展,有研究者探讨了“潮州木雕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如伍钰施等的《潮州木雕与潮州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王晓丽、廖春花的《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探析》。刘颖则提出《基于潮州木雕的传统手工艺体验馆设计研究》,邢冬荣《探索借鉴“故宫文创”模式,发展潮州传统特色产业》,郑立新《论潮州木雕艺术产业的资本转换》等。
(五)潮州木雕的漆工艺研究
潮州木雕的漆工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木雕本身雕刻完成后用天然大漆、金箔等材料髹饰的金漆,另一种是与之相互映衬、相辅相成的金漆画工艺。已有文献对潮州木雕漆工艺的研究相对较少。
李小军曾对潮州金漆木雕非遗传承人李得浓进行采访,了解金漆工艺的制作过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对潮州金漆木雕的漆工艺进行阐述分析[13],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包括《潮州金漆木雕的漆工艺研究》《潮州传统漆画中漆工艺的适应性发展探析》《潮州木雕与漆画技艺的关系及演进特征探析》。同是肇庆学院的研究者陈文彦也指出,髹饰使潮州木雕和漆画产生了紧密联系。另外,还有中国美术学院钟楚溢的硕士学位论文系统研究了《“己略黄公祠”木雕髹漆工艺及装饰风格》。
(六)潮州木雕实存物的保护与研究
潮州木雕国家级传承人辜柳希曾表示,国内博物馆收藏的木雕60%以上是潮州木雕。李得浓说,“木雕作品要能和文物相媲美”。目前,广东省博物馆的长设展馆《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是广东省内最大的潮州木雕收藏馆,展出了200多件(套)木雕实物,品类丰富,精品叠出,生动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体现了潮州木雕的魅力[14]。2004年,广东省博物馆编有《潮州木雕》图册出版发行。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博物馆的木雕藏品进行研究,如《论广东省博物馆藏潮州木雕的审美价值》,还有文献从博物馆展览的角度进行诠释,如《博物馆“非遗”类展览的多向度和综合性诠释——以“金漆辉映:潮州木雕”展览为例》。另一处著名的收藏馆是广州美术学院的美术馆,以曾庆钊编著的图册《潮州木雕艺术》和“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有较高影响力。近年来,潮州市陆续建成各类博物馆60座,其中,“金子松木雕艺术研究所”“郭少俊木雕艺术馆”等入选“潮州市博物馆之城系列馆”。
在建筑装饰方面,潮州市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木雕艺术殿堂”——“己略黄公祠”和被誉为“国内罕见而完整的府第建筑”的“许附马府”的装饰木雕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
(七)潮州木雕工艺师及技艺推介
潮州木雕能够久负盛名传承至今日,与当地的传承人密不可分,他们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陈丹的《记忆的形塑——人类学视野下的潮州木雕工艺与匠人生命史》,通过对潮汕地区一个潮州木雕家族开展田野调查,并结合口述、文献资料,从个体生命经验出发,勾画出清末至当代潮州木雕匠人的部分生活样貌[15]。
现阶段,已认定的木雕非遗传承人是木雕技艺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木雕传承与保护的关键与核心人物。但综合已有的检索结果,国内对潮州木雕工艺师及其技艺推介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位国家级传承人——陈培臣、李得浓、辜柳希身上,关于其他工艺师的资料相对较少。虽然评定工艺师系列职称需要相关研究论文做支撑,但由于大多数的木雕艺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关于传统潮州木雕手工艺的创作经验无法得到及时的总结与传承。通过“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已发表论文的潮州木雕工艺师,仅见李得浓、郭少俊、赖沛钿、卢壁芹、卢壁芳、郭奕辉等。图书方面则有辜柳希、张森镇主编的《潮州木雕工艺与创作》,关于陈培臣的《广东潮州金漆木雕·陈培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陈培臣卷》《陈培臣木雕艺术》以及金子松著的《木雕的创作与收藏》等。另外,笔者对各种途径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潮州市的潮州木雕各级传承人如表2所示。
表2 潮州市的潮州木雕各级传承人名单
四、结 语
潮州木雕具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技术基础,从设计、技法上来讲都是很独特的流派,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如果发展不起来,将是中国工艺的重大损失。1990年以来,潮州木雕在工艺传承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积淀,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对传承创新如何落地的举措不足,对传承人人才梯队的建设、对工艺的“传帮带”及发展、对潮州木雕行业市场化的认识尚停留于表层等等。
可喜的是,2015年以来,潮州木雕的相关研究成果出现上升的趋势,有更多年青学者加入,相信未来潮州木雕有更好的发展态势,也希望本文对潮州木雕研究现状的梳理能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