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热点、主题和发展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2021-07-23赵冬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幼小期刊文献

陈 丹,赵冬梅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塔里木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1 引言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一年级期间不间断的教育过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加顺利地适应由生成性学习到预设性学习的转变[1]。对幼儿而言,幼升小是幼儿成长阶段必经的蜕变过程。为帮助幼儿能顺利过渡至小学,学术界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国最早的幼小衔接文献是20 世纪80 年代刘正言为解决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了相关实验课题的研究[2]。到20 世纪90 年代,原国家教委发文将幼小衔接研究成果进行全国推广,幼小衔接探索初见成效。近年来李敏谊、郝爽等对国外幼小衔接理论研究、国内幼儿入学准备研究进行了综述[3,4];周燕、席小莉等采用内容分析法阐明了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近况[5,6]。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还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成果少等不足。

本文尝试在已有文献基础上采用共词分析法来整理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主题、发展脉络,进而描绘出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幼小衔接研究和实践贡献一己之力。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在CNKI 中选择高级检索,将检索主题设定为“幼小衔接”或者“幼儿入学准备”,检索时间限定为2020 年6 月1 日,检索期刊文献的时间为2020年9 月30 日,共检索到期刊文献652 篇,用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剔除重复发表、缺失关键词信息、缺失作者信息的文献和会议通知等非研究性期刊文献后,剩余的398 篇用于高频关键词有关研究。

2.2 研究工具

进行研究分析的软件为: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Bicomb2.0 共词分析软件[7]84,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学者编写的Ucinet6.0 软件以及IBM公司开发的SPSS22.0 软件[8]58。

2.3 研究过程

一是查找幼小衔接有关文献研究资料;二是使用“Notefirst”格式将CNKI 所检索的398 篇有效文献导出为txt 文本;三是使用Bicomb2.0 建立格式为CNKI 的新项目,选择文档里的txt 文本导入Bicomb2.0 进行关键词统计[7]84,生成共现矩阵保存为Excel 格式;四是在Ucinet#导入共现矩阵,对其进行标准化保存,再导入NetDraw;五是为进一步勾勒幼小衔接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和相似度,将由 Bicomb2.0 提取的共词矩阵通过SPSS22.0 的Pearson 相关分析将共词矩阵转化成相关矩阵,然后在Excel 中用“1”与相关矩阵全部数值相减,得到表示两个关键词间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再由SPSS22.0 的系统聚类功能、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形成热点图谱[9]74;六是结合聚类分析、热点图谱对绘制出的幼小衔接研究热点进行解释和分析[10]。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文献计量学分析

3.1.1 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

检索到的652 篇文献各年份分布如图1 所示。我国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献始于1982 年,到2000年相关研究趋势较为平稳:文献数量不多,均以个位数呈现,为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2001 至2007 年,在论文数量上明显较前一个时期增多,这一时期处于逐步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逐年上升,这一时期可以说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全面深入化发展,尤其是2012-2013 年两年间出现了较前一个时期的短暂的峰值,究其原因,可以说得益于2012 年教育部颁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性文件。过去近40 年,我国对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经历了初探摸索、逐步发展、全面深入三个阶段,为今后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幼小衔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1 期刊文献年份分布

3.1.2 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对已检索到的幼小衔接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期刊词频归类分析,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如表1所示,其中《学前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探索》《外国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均为教育学类核心期刊。学前教育研究为学前教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其载文量占比高达33.91%,可见学前教育类研究者是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主力军。除此之外,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载文量共计占比13.05%,说明我国的研究学者重视国外幼小衔接相关研究,期望通过比较的视角,对我国幼小衔接研究有所启发,并提出适合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策略或路径。

表1 相关文献期刊分布(部分)

3.1.3 研究作者分布

对已检索到的全部期刊文献进行作者词频归类分析,其中发文3 篇以上的如图2 所示。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敏谊和西南大学的杨晓萍等学者为国内学前教育领域幼小衔接相关研究领军者。

图2 期刊文献作者分布

3.1.4 研究机构分布

对已检索到的全部期刊文献进行研究机构词频归类分析,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如表2 所示。其中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为教育部属师范院校,实力较强,是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领军机构。除此之外,其他师范类院校也较为关注幼小衔接相关领域研究,总体上从期刊文献研究机构分布得出,师范院校是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单位。

表2 期刊文献研究机构分布表(部分)

3.2 高频关键词词频排序及分析

关键词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关键词的频次则能在一定层面上显示出某研究领域的趋势走向。因此,本研究使用Bicomb2.0 对经过筛选的398 篇有效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截取累计频次达到总频次40%左右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11]。选取出排名前21 位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对其按照出现频次高低进行排序,结果见表3。

表3 我国幼小衔接研究高频关键词表(≥7)

由表3 数据可以看出,幼小衔接研究比较关注的关键词排名前十的为:“幼小衔接”(284 次)、“幼儿园”(31 次)、“入学准备”(30 次)、“幼儿”(28 次)、“学前教育”(22 次)、“小学”(21 次)、“策略”(18 次)、“幼儿教育”(17 次)、“对策”(16 次)、“小学教育”(15 次)、“小学化”(15 次)、“衔接”(15 次),剩余9 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在7~14 次之间。除去“幼小衔接”,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幼儿园”“入学准备”“幼儿”“学前教育”“小学”等,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经常跟学前教育、幼儿园等相联系,幼儿园为幼儿的入学准备的主要承担者。除此之外“小学化”也被关注较多,表明我国学者对如何避免幼小衔接小学化进行策略性研究较多。

3.3 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热点的内部关系特征,本研究在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 绘制出基于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的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关系图谱[9]75,如图3 所示。

图3 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关系图谱

图3 中的正方形点代表高频关键词节点,节点越大,代表该节点在整个关键词网络中的作用越大、控制其它节点共现的能力也越强;节点之间的关系用实线连接,实线越粗,代表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强[8]37-38。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幼小衔接研究热点的内部关系:一是节点大小。从节点大小来看,除“幼小衔接”这一检索关键词外,“幼儿园”“小学”“衔接”“策略”“幼儿”“学前教育”“问题”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幼小衔接研究领域的核心关键词,代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方向;二是节点之间的关系。从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程度可以看出,以“幼小衔接”为核心,与“幼儿园”和“小学”的联系最紧密、距离最近,反映出我国教育界普遍认同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完成的过渡教育,而不是仅凭任何一方之力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所以幼儿园和小学两者之间的配合程度决定了幼儿能否顺利渡过该阶段;同时,与“学前教育”“幼儿”“策略”“问题”等关键词的联系也相对紧密,表明近年,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幼儿视角,此外,小学作为幼小衔接的另一方承接者,也为幼儿能顺利完成幼小衔接进行有关策略性研究。总体上,对幼小衔接的研究比较关注策略性实践研究,针对当下现实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4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3.4.1 相异矩阵

关键词的频次并不能显示各关键词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析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走向,本研究将通过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深层次剖析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22.0 将已有的共现矩阵转化成21*21 的相关矩阵和相异矩阵,其中相异矩阵部分内容如表4 所示。

表4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相异矩阵中的数字表示数据间的相异性,数字的大小表示了相对的两个关键词之间距离远近,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异度越大: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近、相异度越小[12]。由表4 可以看出,各高频关键词距离幼小衔接由近及远依次为:“策略”(0.410)、“对策”(0.577)、“幼儿教育”(0.583)、“小学”(0.588)、“幼儿”(0.590)、“学前教育”(0.603)、“幼儿园”(0.670)、“入学准备”(0.768)。此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幼小衔接研究侧重于策略性实践研究,以期走出幼小衔接的实际困境。

3.4.2 聚类分析

聚类图呈现出了各个关键词关系的亲疏远近,反映出幼小衔接研究的热点分布规律。关键词聚类分析以两两关键词之间同时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共词)为分析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将关联紧密的关键词聚集成类团。首先,以最有影响力的关键词(种子关键词)生成聚类;然后,由聚类中的种子关键词及相邻的关键词再组成新的聚类,依次类推,直至无法生成新的聚类。关键词之间越相似,它们的距离则越近;反之,距离则越远[7]86。为了进一步可视化地勾勒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领域结构,依据聚类结果和文献分析,可将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细分为5 个研究主题,如图4 所示。

图4 主题聚类图

主题一为幼小衔接策略研究,该主题包括“策略”“问题”“幼小衔接”3 个高频关键词;主题二为幼小衔接课程研究,该主题包括“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幼儿园”“小学”“家长”“课程”7 个高频关键词;主题三为国外幼小衔接的相关研究,该主题包括“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日本”“启示”“学前教育”5 个高频关键词;主题四为幼儿入学准备研究,该主题包括“入学准备”“家庭教育”2 个高频关键词。主题五为幼小衔接的儿童视角研究,该主题包括“儿童”“教育”“幼儿”“衔接”4 个高频关键词。

3.5 高频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是一种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数据间的实际空间位置,可判断出数据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8]174-175。多维尺度分析图谱如图5 所示,它比较明确地将国内幼小衔接研究划分为5 个领域,图谱中关键词点的聚集情况也与聚类分析树状图中研究主题的分类大体一致。根据其象限分布不同意义不同[7]87,详见图5。

图5 多维尺度分析图谱

幼小衔接策略研究(领域1)的关键词分布在第一、四象限,离中心点最近,说明幼小衔接研究多围绕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展开。幼小衔接教育在国内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今天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各界都迫切想找到一条两全其美的幼小衔接路径,期望幼儿都能顺利渡过此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幼小衔接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大致都集中在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如在幼儿园中使用教育戏剧等方式开设入学准备教育系列课程[13];在小学教育中加入游戏体验、放缓坡度教学等方式来使得幼儿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14]。

国外幼小衔接研究(领域2)的关键词分布在第一、四象限,但大部分位于第四象限,说明该领域研究处于幼小衔接研究的次要地位。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双方都尝试进行教育实验改革,学界也针对其研究提出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建议。随着国内幼小衔接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始有学者将视角转向国外,试图通过比较教育的视角看国外与国内的幼小衔接研究,当然也有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对国内幼小衔接的启示类相关研究,从文献数量上看,我国学者较为关注日本的幼小衔接相关研究,如日本近年来幼小衔接教育改革措施及对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启示等[16,17],期望由外向内寻求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的困境出路,在对比研究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好我国的学前教育。

幼小衔接课程研究(领域3)的关键词分布在第一、二象限,该领域分布广,但多数集中在第二象限,说明该领域为幼小衔接研究的热点且上升空间较大。结合文献分析,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主要是为幼儿能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作为主要承接方,在教育方法上陷入了小学化误区,如灌输式、死记硬背式只注重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近年来,伴随着学期教育相关法律的健全,在全面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幼儿园和小学双方都尝试从课程上创新,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如“安吉游戏”“利津游戏”,通过系统的“去小学化”真正实现课程实施方式的游戏化[18]。家长是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幼儿园和小学应努力联合家长资源,转变家长的理念,用整个的思维模式看待幼小衔接教育,使家长成为幼小衔接教育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幼小衔接的儿童视角研究(领域4)的关键词分布在第二、三象限,且各关键词间距较近,说明该领域受部分学者关注但易受其他研究干扰。我国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关注点经历由幼儿园转向小学,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视角由教师转向儿童。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主体——儿童,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或者内心诉求很容易被成人所忽视,应转换视角,以儿童为中心,从“让儿童准备”转为“为儿童准备”[19]是大势所趋。在新时代的中国,树立“儿童发展中心”的观念[20],重新解放儿童,而不是再次“绑架”儿童,使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教育价值取向由学习取向真正转向成长取向[21],适时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如自信心、心理压力等[22,23],使幼儿在快乐成长中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幼儿入学准备研究(领域5)位于第三象限,说明该领域研究动态性强,且受其他研究干扰大。家庭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中间枢纽,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中如社会经济地位(SES)、家庭学习资源、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互动质量等因素都对幼儿的入学准备水平存在显著影响[24]。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双方都应转变家长原有刻板认知,去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氛围,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对幼儿进行除智育以外的如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情绪、社会性等多方面入学准备的培养。只有在幼儿园、家长和小学三方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幼儿入学准备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5]。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上述针对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相对直观地反映了近40 年来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我国幼小衔接研究主要围绕五方面进行,即幼小衔接策略类研究、国外幼小衔接相关研究、幼小衔接课程类研究、幼小衔接的儿童视角研究和幼儿入学准备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整体研究而言,基于儿童视角研究较少,幼小衔接课程研究极为活跃,但创新性不足,在今后具有很大可探索研究空间;其二,研究内容而言,基于问题解决幼小衔接策略研究的内容较为全面,不仅有国外幼小衔接的启示类研究,还有国内的涵盖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小学教育等领域的策略类研究,基于不同领域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尝试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策略。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幼儿园教育仍为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的主力军,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的走入认识误区,存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将自身焦虑转移至幼儿园教育或者园外幼小衔接相关培训机构,迫切希望自己家的幼儿能平稳顺利地进入小学。在小学教育方面,针对衔接课程,坡度陡,时间短,部分幼儿出现跟不上、学习不适应等情况。部分文献研究仅停留于所研究问题的表层,不够深入,如仅指出了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较为笼统的解决办法,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三,从学科视野而言,幼小衔接研究的视野较窄,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幼小衔接,未能将教育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对幼小衔接问题拓宽视野研究。

4.2 展望

回顾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近40 年的历程,是所有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使得幼小衔接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从无到今天的丰硕,同时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幼小衔接教育提供保障。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首先,相关部门需要成立幼小衔接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监督机制,同时为幼小衔接教育提供便利的教育支持;其次,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分布及所属幼儿园和小学的幼小衔接教育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同时作为幼小衔接教育输出方的幼儿园,应努力从课程上改革创新,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优化大班的衔接课程。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应认识到幼小衔接教育的误区,不仅要从理念上认识到小学化的危害,还应在教法上付出行动。最为重要的家长方面要克服自身焦虑,充分认识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性和自然性,改善家庭幼小衔接教育的环境氛围。而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接收方的小学,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延长衔接课程时间,减缓衔接课程的坡度,全方位帮助幼儿平稳渡过小学适应期;再次,要善于站在宏观的视角看待幼小衔接问题,基于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站位,多从儿童视角来分析幼小衔接教育,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多学科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幼小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期刊审稿进度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