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

2021-07-23陈明生魏慧娴潘丽英刘红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病原菌缺血性通气

陈明生 魏慧娴 潘丽英 刘红莲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抵抗能力低下,在治疗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患者较为容易出现医院感染,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预后,降低治愈率[2]。因此,临床非常重视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讨论在本院治疗的1 0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概率,以及诱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0月在本院治疗的1 0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3]2014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经核磁共振、血常规等检查确诊;(2)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3)临床资料完整;(4)年龄小于80岁。排除标准:(1)治疗前已存在感染;(2)合并恶性肿瘤;(3)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大面积梗死;(4)存在血液性、免疫性疾病。根据有无出现医院感染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发生医院感染)与对比组(1 064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研究组男20例,女12例。对比组男582例,女482例。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查阅1 0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Excel表格统计数据,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烟酒史、机械通气治疗、有无意识障碍和多器官衰竭、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冠心病等)、入侵性操作(器官切开、静脉滞留管、气管插管等)、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2)收集研究组血液、痰液、尿液、脓液、灌洗液、分泌物及其他标本,统一送检,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生产厂家:法国梅里埃,型号:VITEK2 ComPact)进行病原菌检测,记录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特点。

1.3 观察指标

(1)统计1 0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并分析年龄、抗菌药使用、吸烟史、住院时间、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机械通气治疗、意识障碍、多脏器衰竭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2)统计研究组感染的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有32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2%。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治疗、意识障碍、多脏器衰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菌药使用、住院时间、饮酒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例(%)

表1 (续)

表1 (续)

2.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5岁和存在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治疗、多脏器衰竭、意识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2.3 研究组感染部位

研究组感染部位主要发生于呼吸道,发生率为62.50%(20/3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有3例,发生率为9.38%;下呼吸道感染有17例,发生率为53.13%(17/32);余下感染部位依次为泌尿道4例(12.50%),口腔3例(9.38%),皮肤软组织3例(9.38%),其他2例(6.25%)。

2.4 病原菌分布情况

将研究组的相关标本送检,分离出57株病原菌,分离菌株数量由多至少的标本为痰液(30株,占52.63%)、尿液(10株,占17.54%)、血液(7株,占12.28%)、灌洗液(4株,占7.02%)、脓液(3株,占5.26%)、分泌物(2株,占3.51%)、其他标本(1株,占1.75%)。

57株病原菌有30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3株(43.33%),大肠埃希菌8株(26.67%),克雷伯菌属5株(16.67%),鲍氏不动杆菌2株(6.67%),沙门杆菌1株(3.33%),其他菌属1株(3.33%);有15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40.00%),溶血葡萄球菌3株(20.00%),肠球菌属2株(13.33%),肺炎链球菌2株(13.33%),粪肠球菌1株(6.67%),其他菌属1株(6.67%);有12株为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株(50.00%),热带假丝酵母菌4株(33.33%),其他菌属2株(16.67%)。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发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且好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免疫功能减退,发生脑卒中后,在进行治疗时非常容易出现医院感染,影响患者预后和临床疗效[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5岁和存在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治疗、多脏器衰竭、意识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年龄越大,其机体功能减退程度越大,加上免疫力低下,更容易遭受病原菌感染,诱发医院感染[5]。患者长期吸烟会导致其自身肺部清除病原菌能力降低,难以及时消除病原菌,进而诱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则会影响其自身免疫功能,进而给微生物可乘之机,而微生物入侵机体后,人体的各种免疫应答反应均会遭到抑制,增加医院感染风险[6-7]。同时,患者血液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之中,非常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因此,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诱发医院感染[8]。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有较大概率破坏患者的皮肤黏膜,导致保护屏障受损,进一步降低机体的防御系统,从而为病原菌入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感染风险更高[9]。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脏器衰竭往往需要进行尿管留置、气管插管等操作,操作有一定的创伤性,加上患者长时间昏迷,病原菌更容易入侵机体,诱发感染[10]。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时,会导致其呼吸、运动系统障碍,加上病情影响,其发生医院感染概率更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在呼吸道,分离菌株数量最多为痰液,而病原菌则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分析原因主要为:(1)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易出现唾液、食物反流,引起误吸,从而出现吸入性肺炎;(2)机械通气、尿管留置等入侵性操作直接破坏了患者的呼吸道保护屏障与黏膜,诱发感染[11-12];(3)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抗菌药的使用,会导致菌群紊乱,过路菌或者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成为耐药菌,最后在抗菌药的影响下变为致病菌。

由此可见,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大概率出现医院感染,而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治疗、多脏器衰竭、意识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医院感染部位主要发生于呼吸道,并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病原菌缺血性通气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