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研究

2021-07-23赵鹏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淋巴肌力上肢

赵鹏

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加,且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正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患者出现年轻化发展趋势[1]。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降低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安全的健康问题之一[2]。目前,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直接祛除患者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由于手术治疗的破坏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尤其是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水平更高[3-4]。既往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一般[5-6]。鉴于此,笔者所在医院提出了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为探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治疗淋巴水肿过程中,应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的临床效果,以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临床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给予患者不同方法治疗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均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接受放疗;术后患侧上肢发生静脉血栓;术后心肺功能出现异常现象。其中年龄41~60岁,平均(55.38±7.15)岁;术后患者出现的水肿时间为5~30个月,平均(14.35±2.25)个月;水肿级别:Ⅰ期40例,Ⅱ期4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1~59岁,平均(55.42±7.21)岁;术后患者出现的水肿时间为5~30个月,平均(14.42±2.29)个月;水肿级别:Ⅰ期21例,Ⅱ期1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60岁,平均(55.31±7.11)岁;术后患者出现的水肿时间为5~30个月,平均(14.31±2.21)个月;水肿级别:Ⅰ期19例,Ⅱ期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具体措施为:(1)术后第1周,指导患者对手部、腕部和肘关节,进行相关功能康复训练;(2)术后第2周,指导患侧肩关节开展相关功能康复锻炼;(3)术后第3周,指导患者开展全身综合训练,主要包括局部按摩、疏通经络及采用弹力绷带压迫,指导患者定期开展上肢功能康复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实施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具体措施为:(1)肌内效贴。在患者术后1个月,给予患者AQ9611肌内效贴布,使用爪形贴扎方法。每次持续贴扎22 h,休息2 h,再次贴扎,连续治疗20次。(2)等速肌力训练。给予患者BodyGreen实用型等速肌力训练器进行训练,主要针对患侧上肢全关节活动。具体步骤如下:将设备调整到等速向心收缩模式,训练范围为患者最大外展值至完全内收,角速度设定为30°/s。患者保持坐姿,屈髋屈膝90度,按照上述设定标准进行训练,10遍/组,组间休息30 s,5组/次,2次/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情况和恢复情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和比较患者上肢功能评分、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和上肢淋巴流量。上肢功能评分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量表),得分0~100分,得分越低说明肢体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58.14±1.25 26.98±3.15对照组(n=40) 58.67±3.27 37.35±2.98 t值 0.957 5 15.125 0 P 值 0.341 3 0.000 0

2.2 两组治疗前后双侧上臂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值、上肢淋巴流量两项指标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双侧上臂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双侧上臂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s)

组别 双侧上臂周径差值(cm) 上肢淋巴流量(计数/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5.24±1.04 2.17±0.57 7.16±1.58 17.35±2.28对照组(n=40) 5.25±1.05 4.09±0.67 7.18±1.62 10.95±2.01 t值 0.042 8 13.804 4 0.055 9 13.317 1 P 值 0.966 0 0.000 0 0.955 6 0.000 0

3 讨论

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已经成为我国女性人群发病最高的癌症疾病[7-10]。随着近年来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乳腺癌对女性人群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采用手术是治疗乳腺癌较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患者病灶进行精准性治疗。但是受手术创伤控制效果及个人耐受性等情况的影响,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并发症难免发生。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最容易发生的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局部的微细淋巴管和淋巴系统受不同程度破坏而形成的淋巴水肿,进而导致患者淋巴回流过程出现一定的障碍[11-12]。相关患者在术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肢功能活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患者肌力水平出现异常状态,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以往临床上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物理和机械的方式改善患者纤维组织的增生过程,有效促进患者局部微循环环境的优化,进而达到促进淋巴液回流的目的,从而有效改善淋巴水肿状态[13-14]。但是,由于单一的康复锻炼有明显的被动性和局限性,因此长时间的临床效果难以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升[15-16]。鉴于此,笔者所在医院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的联合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肌内效贴是较为成熟的治疗肌肉损伤和关节类疾病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改善患者局部淋巴循环状态,同时能够提升肌肉的收缩能力,改善痉挛状态,进而达到消除淋巴水肿的目的[17]。等速肌力训练是能够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开展的康复运动,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达到大面积挤压深层组织的目的,从而使得肌肉最大收缩力得到锻炼,对于改善患者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量的效果明显。采用二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提升康复效果。

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治疗后,给予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流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的临床优势,同时与国内外类似报道结果一致[18-19]。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过程中,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有利于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和淋巴水肿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淋巴肌力上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