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及外周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2021-07-23刘飞
刘飞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创伤,主要表现为骨结构连续性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儿童群体、老年群体因自身生理特点,在平衡性、协调性、反应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发生骨折[1-2]。股骨是机体最大的骨结构,受暴力打击、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作用,均可导致股骨骨折[3]。研究指出,骨折后患者受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凝血功能、血常规会出现变化,导致相关指标出现波动,引发深静脉栓塞、肺栓塞、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并发症[4-5]。创伤后因凝血因子激活,凝血系统启动,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因此针对股骨骨折患者,临床上需要加强对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治。对此,本院对股骨骨折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外周血常规指标监测的应用意义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入院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经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骨折;所有患者信息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血液疾病;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伴有精神障碍;存在血栓病史;近期存在抗凝药物治疗史;伴有恶性肿瘤、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余创伤性疾病;近期接受过影响研究结果的相关药物治疗。两组研究对象均在知情情况下参与研究。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43.12±4.12)岁;致伤原因:22例交通事故,13例高空坠落,8例摔伤,7例其他。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术式包括股骨干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股骨踝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2例,股骨转子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2~66岁,平均(42.31±4.0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凝血功能、外周血常规指标检测。观察组在术前及术后1、3、7 d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4 ml,置入真空采血管,将其分成2份,各2 ml。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品开展凝血功能四项检测,将血液样本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内予以抗凝处理,混匀后予以离心,抽取上层清液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开展血常规检测,将血液样本置于EDTA-K2抗凝管内予以抗凝处理,混匀后予以离心,抽取上层清液进行检测。对照组在体检当日清晨对其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采集量为4 ml,并置于真空采血管内,对其凝血功能四项、血常规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检测工作均要求控制在2 h内。
1.3 观察指标
(1)凝血功能指标。记录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1、3、7 d,以及对照组体检当日的凝血功能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并予以比较。(2)外周血常规指标。记录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1、3、7 d,以及对照组体检当日的外周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并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采用秩合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术前1 d的凝血功能四项(PT、APT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PT、APTT、TT延长,FIB升高,且均在术后第3天达到最大值,与术前1 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上述指标均恢复术前状态,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s)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s)
注:t值、P值为观察组术后1 d与对照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本组术前1 d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PT(s) APTT(s) TT(s) FIB(g/L)对照组(n=50) 12.04±2.42 33.51±3.71 13.83±2.03 3.27±0.55观察组(n=50) 术前 1 d 12.66±3.05 34.20±3.55 14.06±2.88 3.30±0.61术后1 d 14.85±4.81# 36.40±4.71# 16.42±3.11# 4.28±0.88#术后 3 d 16.80±5.16*# 38.51±6.16*# 18.52±4.29*# 6.85±1.32*#术后 7 d 12.70±3.22 34.11±3.36 13.14±2.55 3.38±0.74 t值 4.488 6.052 10.385 10.86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外周血常规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术前1 d HCT、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CT、PLT下降,HCT在术后第3天达到最小值,PLT在术后1 d达到最小值,与术前1 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上述指标均恢复术前状态,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外周血常规指标变化比较 (±s)
表2 两组外周血常规指标变化比较 (±s)
注:t值、P值为观察组术后1 d与对照组相比;*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本组术前 1 d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CT(%) PLT(×109/L)对照组(n=50) 43.61±1.88 201.55±27.32观察组(n=50) 术前 1 d 42.20±1.77 199.88±30.22术后1 d 38.62±1.34# 118.21±27.63#术后 3 d 32.55±1.27*# 144.20±28.62*#术后 7 d 42.55±1.66 199.98±37.26 t值 -21.066 -26.228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机体各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以下肢静脉多发,且多在骨科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病隐匿,早期诊断难度较大[7]。研究资料指出,创伤性骨折后,加之手术操作造成的损伤,可导致患者骨结构受损[8]。骨髓组织进入血液后,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导致机体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止凝血系统激活,抗凝、纤溶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诱发深静脉血栓[9-10]。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股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可导致肺栓塞,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是导致股骨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静脉血栓的发病因素涉及血液异常、血管壁受损、血液成分改变,而血液高凝状态,则是导致下肢深静脉的决定因素[11]。
外科手术患者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股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手术操作期间,对血管壁的损伤难以控制,机体可启动防御机制,从而导致围术期凝血功能出现变化,凝血、血小板功能改变可导致患者血液凝固性受到影响[12]。本院研究得出,观察组术前1 d的凝血功能四项(PT、APTT、TT、FIB)及外周血常规指标(HCT、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PT、APTT、TT延长,FIB上升,HCT、PLT下降,PT、APTT、TT、FIB、HCT均在术后3 d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PLT在术后1 d达到最小值,与术前1 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上述指标均恢复术前状态,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T的水平可体现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状态,在外源性凝血功能检查中具有较高敏感性;APTT则可体现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状态;TT则指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所需时间;FIB则可体现纤维蛋白原的水平。PT、APTT、TT、FIB均在术后3 d达到最大值,则表明患者在术后3 d,机体凝血系统处于亢进阶段,医师需要做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13]。PLT参与凝血功能,与止血功能联系密切,血小板的数量可导致受损血管的修复、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影响。HCT则表明血液中有形成分占据的容积百分比,可体现红细胞的具体情况,包括大小、数量、体积等,可影响血液黏度以及凝血功能[14]。HCT在术后3 d达到最小值,PLT在术后1 d达到最小值,表明此时需要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16]。
综上所述,对股骨骨折围术期患者开展凝血功能、外周血常规指标动态监测,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积极影响。由于股骨颈骨折围术期凝血机制、抗凝治疗相对复杂,且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因此此次研究仅仅作为初步分析,临床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验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