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积跬步无以至“远方”
——音乐剧《在远方》带来的启示

2021-07-23文/王

新世纪剧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剧目音乐剧

文/王 甦

2021年初,原创音乐剧《在远方》在北上广掀起了一波观看热潮。这部由获得“白玉兰奖”的同名电视剧改编而成的音乐剧,由同名电视剧编剧申捷改编、金培达作曲、肖杰执导、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歌剧舞剧院演出。上演后,收获无数好评,观众高涨的买票热情也是无与伦比,这为因疫情而略显萧条的音乐剧市场带来一股暖流。

此类现实题材并不讨巧,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以改革开放后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为背景,将54集的电视剧浓缩成两个多小时的音乐剧,讲述了平凡的快递员姚远等第一代物流从业者在社会飞速发展中,坚定地追求梦想并不忘社会责任的动人故事。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十余个主要人物个性十足、生动鲜活,原创歌曲轻快动听,歌词更是平实质朴。剧组在创作前期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采风,主创多次深入物流公司体验生活,采访了多位物流业专业人士和一线工作的快递小哥。剧中许多带有解密性质的情节,让观众对现在司空见惯的物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习以为常的快递,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老鼠过街”一般的“黑快递”,可以说,物流业的发展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缩影,不仅拉近了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距离,也拉近了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距离。以前遥不可及的物品,现在快则三五天,慢则半个月,远在南半球的商品也可以直接送上门。同时,中国制造、中国商品也随着一个个快递走向全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了“中国制造”。

《在远方》的成功并非奇迹,完全是建立在尊重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之上的。一出音乐剧该有多少首歌呢?答案是,恰到好处。每首歌都不多余,音乐都起在恰当的时机。音乐剧之所以受欢迎,歌曲好听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在适当的时候用歌曲推进情节发展、深化对人物内心的开掘,改变人物关系,表现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换,并且留下一首或者几句令观众难忘的歌,是衡量一出音乐剧的基本标准。《在远方》中,音乐形象清晰准确,主人公姚远的主题音乐紧贴“脚下的路”“心中的路”“远方”等要素,符合人物不屈不挠、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前行开拓者形象;二叔有属于他自己的“叔是过来人”的口头语,对姚远的帮助、劝慰均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迅速建立起了温厚长者的形象。所以,当二叔运送物资牺牲时,当“叔是过来人”的旋律由姚远唱响时,无需煽情,观众便已潸然泪下。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编剧技巧,只是目前很多音乐剧缺乏这样的技巧,无视或者白白浪费了辛苦建立的音乐形象,没能和人物产生联想。

如今市场上演出的音乐剧不少,但很多作品在音乐的使用上不够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歌词随意,旋律没有特点,歌曲和剧情结合度差,有些剧目甚至只能称之为“话剧加唱”。更有些音乐剧只是一些歌手歌曲的拼盘式演唱会,靠粉丝和情怀拉动票房。这些作品暂时受欢迎,但先天不足注定走不长久。

音乐剧《在远方》剧照

音乐剧需要复合型人才,音乐剧演员需要唱跳俱佳,台词功底强,塑造人物的能力也不能有明显短板。《在远方》剧组集合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让作品根基更加牢固。编剧、作曲、导演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有创作音乐剧的经验。主演阿云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剧演员。其他角色也都是演出经验丰富的专业音乐剧演员,有很多都是在音乐剧舞台上耕耘多年的成熟演员,颇具个人魅力。反观一些带有玩票性质的跨界艺人带来的作品,和一些演出团体和机构为了压缩成本(选择过于青涩的演员,频繁更换配角,使得剧目的稳定性差),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的音乐剧演员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种,毕业于专业院校音乐剧系的演员,这类演员唱歌和舞蹈功底稳健,台词和塑造人物的能力是过关的;第二种,毕业于音乐学院的学生,主攻流行音乐演唱或美声演唱,这类演员唱功优秀,气息极好,但演技往往稚嫩;第三种,毕业于专业院校表导演系的演员,这类演员台词和塑造人物的能力强,但唱功一般;第四种,歌手出身的跨界演员,这类演员唱功不俗,演技就因人而异了,观众看戏风险较大,这类剧目通常以歌手为卖点,不配备B制,很难长久演下去。而英国西区、美国百老汇、日本的四季和宝冢的音乐剧经典剧目很多,究其根本,大量专业的音乐剧演员和多组演出班底是很重要的。

进入剧场前,其实有些顾虑,很担心剧场氛围,此前在剧场看过一些明星演出的音乐剧,留下了许多不美好的记忆。这些年,由于影视界的“粉圈文化”发展迅速,在剧场里开荧光显示屏,打荧光棒,不合时宜的尖叫呐喊等不良习惯已经逐渐渗透到文艺界和剧场里。看音乐剧和演唱会不同,演员在台上并不希望被刺眼的灯光和不知何时而来的叫声影响。由于阿云嘎是专业音乐剧演员,喜欢他的观众对剧场多了几分敬畏和尊重,现场有许多粉丝组织主动发放观剧说明,提醒初次走进剧场的观众不要尖叫呐喊,不要拍照更不要打开闪光灯,对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要尊重,不要影响其他观众看戏。明星的个人魅力让更多粉丝走进剧场,同时,明星的专业性让粉丝转化为观众,去感受音乐剧的魅力,继而关注其他剧目……这样的良性正向传递,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音乐剧《在远方》剧照

此外《在远方》还带给了中国音乐剧市场一些有益启示。

首先,成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推广非常重要。《在远方》的市场定位很精准,用年轻人的故事、年轻的演出班底攻占年轻观众市场。近10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全世界高水平的音乐剧。加上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现场)引进的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水准音乐剧现场录制,以及大景文化(北京)有限公司(XLIVE)引进的日本音乐剧现场,观众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来国内实地巡演的剧目多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拥有较多成熟商业作品的国家。比较受欢迎的剧目大致有如下几种: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猫》《歌剧魅影》《摇滚红与黑》《基督山伯爵》等;根据影视作品改编,如《狮子王》《西贡小姐》《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人鬼情未了》《冰雪奇缘》等;根据话剧歌剧改编,如《西贡小姐》《西区故事》《魔法坏女巫》等;根据漫画童话改编,如《拜访森林》《玛蒂尔达》《美少女战士》等;爱情故事,如《妈妈咪呀》《吉屋出租》等;传记类,如《艾薇塔》《泽西男孩》《摇滚莫扎特》;现实题材,如《音乐之声》《洗衣服》《泰坦尼克号》《来自远方》《芝加哥》《摇滚学校》等。这些剧目在全球范围内均是久演不衰的经典,艺术寿命很长。观众群体比较广,老少通吃,往往不需要过多宣传,观众就自发买票观看。这是上述作品长期打磨,产生好口碑,继而拉动票房,产生良性循环的结果。

反观国内,比较成功的原创音乐剧凤毛麟角,能演出三年以上的不多。疫情之后,演出市场亟待复苏,音乐剧关注度高、票房尚可的也就是《白行夜》《阴阳师》《灵魂摆渡之永生》等,其中以外国文学作品改编、网络影视作品线下衍生剧目和游戏IP开发为主,这些作品的消费人群多为原著读者、游戏玩家为主,受众面不够广。而扎根于现实土壤的原创剧目往往畏惧市场,拒绝面对观众的真实需求,固步自封,花了许多经费,却排出一部陈旧无趣、缺乏亮点的平庸之作。好作品一定是经得住市场考验的,观众愿意买票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但是好作品观众是一定愿意买票并主动推荐。此次《在远方》就为国内原创音乐剧提供了主旋律与市场结合、现实题材依托明星效应、精准定位观众群体、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的成功经验。

其次,随着投身音乐剧创作和演出的工作者越来越多,需要注意的是,不仅编剧、导演、演员需要专业化,制作人、舞台监督和舞台技术也需要专业技能。国内的艺术院校,虽然多数都有音乐剧专业,但以培养演员为主,而编剧、导演鲜有兼具扎实的专业戏剧功底、熟练的舞台技巧、足够的音乐知识的专业人士。可以写精彩故事的编剧有些缺乏乐理知识,专职的音乐剧导演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一众国有院团、民营机构都做了努力。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主办、四季欢歌(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中演院线作为重要支持单位,从2019年起,在天桥艺术中心设立“音乐剧人才培训基地”,当年开办“音乐剧制作及舞台监督研修班”,2020年开办“音乐剧制作人研修班”,有针对性地挑选学员,特邀来自国内外的重量级嘉宾讲师授课。力求向中国音乐剧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推动音乐剧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的“培源平台”也按年份,长期征集音乐剧剧本,积极为音乐剧创作者和出品方、制作方牵红线,更有庞大的专家库为音乐剧剧本提供针对性意见,为音乐剧剧本向舞台迈进提供帮助。

上海文化广场则推出“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扶持原创音乐剧剧目,由小到大,耐心打磨,待作品成熟再推向市场,加大宣传。几年来,已经积攒了多部水平颇高的自制作品,如《春之觉醒》《我的遗愿清单》《拉赫玛尼诺夫》等。2021年,上海文化广场更是携手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打造多出原创音乐剧作品,从源头解决作品专业化的问题。

《在远方》的绚烂绽放,让音乐剧从业者为之一振,大受鼓舞,也让因为疫情等待了许久的观众得到了极大的享受,更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积累了成功经验,让中国原创音乐剧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辉煌未来,就在前方不远处。

猜你喜欢

剧目音乐剧
舞台剧目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