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秦赋》剧中器物仿制的美术史依据
2021-07-23范峻滔
范峻滔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电视剧《大秦赋》从开播至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部投资巨大的历史正剧,除了在整体上带给观众宏大的叙事结构与壮观的影视场景,其细节处也颇有用心之处。《大秦赋》延续“大秦系列”前三部大剧风格和史诗意蕴,以嬴政为主题承载者,描绘了始皇帝嬴政从幼年质赵到壮年一统天下的非凡历程。相关服化道器物的仿制吸取了美术史上的众多元素,借鉴了一些出土文物与典籍中的记载,体现了《大秦赋》剧组对历史的尊重。秦国服饰、兵器与室内陈设用具,这些器物仿制的美术史依据,将成为本文解析的重要内容。
一、服饰的仿制依据
《大秦赋》剧中人物精美的服饰成了吸引观众的众多要素之一。无论是大秦锐士威武的军容中展现的铿锵铠甲,还是王侯将相所着的华美袍服,这些服饰诉说着秦国独特的审美风貌,将今人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大争之世。研究剧中服饰仿制的美术史依据,分析其服饰材料、颜色,有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秦代的服饰文化,也进一步展现了《大秦赋》剧组的匠心。
(一)服饰材料的仿制依据
在《大秦赋》的相关宣传海报以及剧照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剧中的衣物细节脉络处多呈现出较粗的经纬线结构,似是以粗麻纤维制成的戏服。剧中以粗麻为材料进行服饰仿制,在历史上确有其相关依据。“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这条律法指明了每亩地耕种稻、麻所需要的种子用量,即二斗又大半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秦国政府对麻这种作物耕种的重视。这种重视与秦国社会对麻的需求量紧密相关,麻也一度成为主要的衣物纺织原料。
但并不是秦国所有社会阶层都以麻为主要衣物材料,《大秦赋》剧组则没有把握好贵族与平民在服饰上的用料差别。“入七月七日乙酉,十一月丁酉材衣,终身衣丝。十月丁酉材衣,不卒岁必衣丝。”这段文字介绍了制作丝织品衣物的时节,体现了丝质衣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丝绸的产量总体上要比麻少很多。“物以稀为贵”,因此丝绸比麻要显得贵重,人们以“衣丝”为贵,“衣丝”也是秦代人们追求富贵的特征。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贵族,他们所着服饰多为丝绸制成。而与之对应的麻质服饰,则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平民的穿着。在《大秦赋》剧中,平民百姓以及普通士兵的衣物材质为麻,这是符合历史的。但是在一些贵族的常服中仍可看到细节处粗疏的经纬线,明显为麻质戏服,这一点与史实不符。在贵族服饰仿制方面做得较为出彩的老版《三国演义》剧中,曹操孙权这类贵族角色的服饰材质轻柔顺滑,明显是丝质戏服,较《大秦赋》更加符合史实。
(二)服饰颜色的仿制依据
《大秦赋》剧中秦国服饰的主色调以黑色为主,无论是秦王嬴政与百官的朝服,还是秦军整齐划一的军服,都是在黑色的主基调上,加以红、黄、蓝等色构成图案纹路进行修饰。尚黑的服饰用色,也可在历史中找到依据。如《吕氏春秋·应同》中阐述的:“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战国晚期阴阳五行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加之邹衍对“五德”含义的阐释,五行五德五色已连结成一个整体。秦国统治者认为周属火德。秦国尚黑,属水德。水能灭火,故秦能覆灭周。因此秦国以黑色为用色之尊,不仅是统治者的服饰尚黑,秦国旗帜也为黑色。
但尚黑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服饰用色中。“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始皇帝规定绿色为三品以上官员的服色,而未经漂染的白色则为庶人服色。这虽为秦统一中国后所行服制,但在统一前的秦国时期应也有相似传统。在《大秦赋》剧中,秦国官员李斯在初入秦时,由于仍是庶人身份,所以身着白色袍服。而此前在齐国稷下学宫的众多士子,多为庶人,同样身着白袍。剧中秦国官员的朝服则为黑色为底色,在衣袖、衣领处饰以红色,这一点与典籍中所记“三品以上绿袍深衣”不符合。至于秦国崇尚的黑色,则在君主的服饰中有所体现。剧中秦王在朝堂之上的服饰多为黑色,胸前饰以黄色的云纹或龙纹。这应是借鉴了典籍中皇帝的冕服“玄上纁下”的相关记载。《大秦赋》剧中秦国普通士兵的着装也为统一的黑色,一方面为了体现秦军军容整齐,另一方面方便道具部门统一制作,但在历史上秦军普通士兵的军服并不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军官才能拥有统一配发的军服。《诗经.秦风》所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方面展现了秦人勇猛团结的善战之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秦军普通士兵并不会配发统一的军服,战士们有的家境贫寒衣物不足,才会出现穿着战友袍服的画面。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木牍家书中,来自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告知母亲给自己赶制衣物,如果做不了就寄钱给他们来买衣服。其中透露的重要信息,就是秦国普通士兵的衣服需要自备,而自备的衣服也就不会如此整齐划一了。从美术考古来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刚出土时有着红绿等颜色,后在氧化中颜色脱落。兵马俑作为较为写实的美术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军自备的军服呈现穿红着绿的多样色彩,并不是剧中描绘的全部黑色。
二、远程兵器的仿制依据
《大秦赋》最为震撼人心的部分,莫过于大秦锐士攻略六国时征战杀伐的悍勇画面。秦军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其作战强悍的因素,一方面因为通过富国强兵的立法价值取向,借助厚赏严罚的制度设计,促使百姓尚武民风转化为军队作战意志,有效激发了秦军战斗精神,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秦军所持的强大兵器带来的战力加成。分析《大秦赋》剧中兵器仿制的历史依据,将成为我们了解秦国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过程。
秦弩是秦军令六国军队闻风丧胆的重要远程兵器。在《大秦赋》开篇所描绘的秦军攻赵的场景中,便对秦弩的使用有着精彩的呈现。秦军多名弩手一字排开,将弩箭衔于口中,脚踏弩的弓部,双手拉弦,数万张秦弩顷刻间便已箭在弦上,只等主将一声令下就可射向敌军。此处展现了秦弩的经典上弦方式——“蹶张”。这种用脚掌踩踏固定利用全身力量上弦的远射兵器有着比弓更远的射程,威力十足。其仿制依据在史书典籍和美术考古中均有所体现。《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夫欲放弩,皆坐,攀足踏弩,两手引揍机,然始发之”。详细描绘了蹶张弩手足并用的上弦方式,剧中的用弩画面与史记描述的大体吻合。而在汉画像石的刻画中,口衔弩箭,手足齐力上弦的生动画面同样成了剧中蹶张弩使用方式的美术史凭证。
《大秦赋》中王翦与楚将项燕两军对垒时,两军远程兵器的较量尽显秦弩的威力。秦军先行用弩,射向楚国军阵,楚军死伤无数。而后楚军弓手射击秦军,箭矢都落在秦军阵前,未有命中。军士向项燕禀告:“我军弓手百步杀敌,最远不过百五十步,而秦军的弩手却能杀敌于二百步之外。”此段画面展现了秦楚两军远程兵器的射程差距,而这段情节也能在考古中找到依据。长沙扫把塘138号出土的楚国弩,其臂长为51.8厘米。而在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弩,臂长多数都在75厘米左右,远超过楚弩的臂长。臂长的加长增加了弩的张力,因此秦弩射程也就更远。
与秦弩配合使用的秦箭在《大秦赋》中也有过细致的描绘。剧中吕不韦将秦箭从自己身上拔下,随即对秦箭评论道:“只有秦箭统一大小重量,箭羽、箭杆、箭镞,三者损一,可再做配用。”在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很多,主要由镞、杆、羽、铤等部分组成,而秦的箭头造型却是三棱形的。剧中对秦箭的细节描绘可以清晰地发现其箭镞为“三棱镞”。这在考古发现中可以找到依据。从兵马俑坑自1974年以来的发掘报告可以看出,一号、二号、三号坑出土的四万余支秦箭中,其箭镞99%以上都为“三棱镞”。剧中秦箭的“三棱镞”描绘基本符合史实。
三、室内陈设用具的仿制依据
众多精美的室内陈设用具也成为《大秦赋》这部剧值得探讨的内容。在有关华阳太后的镜头中,曾出现过一件鹿角兽面的立式摆件。这个造型奇特的摆件可在美术考古中找到依据。湖南省博物馆藏长沙浏城桥战国早期早段楚墓出土镇墓兽,其造型除了缺失鹿角之外(中心兽头处两侧有方孔,用于安插鹿角,真鹿角已腐朽),与剧中摆件极为相似。剧中摆件仿制的美术史依据应是来自这件文物。但是该镇墓兽是作随葬之用,并不是用来作室内装饰的。
在吕不韦打开一个大漆木箱,翻看箱中竹简的镜头中,此箱为红黑两色,图案较为古拙,为简单的红色线条。其仿制的美术史依据可能为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箱,颜色都是红黑两色,饰以简单的图案,与剧中木箱外形相似。但《大秦赋》描述的是战国晚期的历史,此阶段漆木器色彩较战国早期更为丰富,且图案多为几何纹和变形龙凤纹,故剧中木箱的美术风格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并不匹配。
《大秦赋》虽然在服化道的部分细节上仍有不符合史实之处,但是其在器物考证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却值得广大观众的称赞。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大秦赋》将隐藏在历史流沙深处的一件件器物重现于观众眼前,用人们熟知的影视艺术手段讲好了中国故事,其中所包含的美术史及其他历史知识,也值得人们在观剧之余继续深入研究。
注释:
①秦简《仓律》所记.
②《日书.衣篇》所记.
③《中华古今注》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