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中“死亡”的概念隐喻研究
2021-07-23潘雯清毛智慧
潘雯清 毛智慧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诗歌和隐喻作为“同质的现象”,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隐喻既可以使诗歌意象更加生动,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知世界。而“死亡”正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认知体验,所以关于“死亡”的隐喻经常在英语诗歌中有所体现。本文拟基于诗歌网站shortpoems.org上以“死亡”为主题的25首英语诗歌作品作为语料来源,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聚焦考察以Sri Chinmoy,William Shakespeare以及Emily Dickinson等诗人为代表的诗歌作品中的“死亡”概念隐喻。
二、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
P.B.Shelley是最早从认知角度来谈论隐喻的诗人,他认为隐喻的作用不仅在于修饰,更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指出“隐喻性是人类日常用语的一大特点”。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 和Johnson将隐喻与认知语言联系起来,认为隐喻映射与始源域和目标域有关。目标域是一些生僻的笼统概念,相比之下始源域则更详尽。映射是隐喻的一个重要概念,施喻者从始源域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将其投射至目标域,构成映射关系。概念隐喻既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新事物,建立起新的联系,又可以将事物概念化,促进人类认知活动的发展。作为刻意追求新奇意象的诗歌,其中的隐喻则更加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反映了施喻者认知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思维。
三、英语诗歌中“死亡”概念隐喻
不同语境下概念隐喻的作用也不同。在《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中,Lakoff和Turner专门研究了隐喻在诗歌中的多样化使用,认为其中的概念隐喻比常规隐喻的意义更加丰富。在认知语言的指导下,隐喻提高了个体总结自己情感状态的能力。在诗歌中施喻者以更好地传递其情感体验为主要意图,隐喻的多项功能也在此过程中体现。对该网站的语料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英语诗歌中“死亡”的概念隐喻主要有以下五大类。
1.Death is natural scene
生命和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即它们都会出现和消失,都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人们常常以此为死亡概念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将死亡隐喻为自然事物的消逝。体现在英语诗歌中,施喻者把大自然的某种意象作为死亡的始源域,这些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即将消逝。施喻者以此来突显死亡这一目标域终将结束这一特征。用于作为始源域的大自然事物有残月、云等意象,如例(1)中雪莱将死亡看作残月,例(2)中勃朗特把即将分别的云与死亡建立联系。施喻者们以始源域月亮不再圆满、云朵即将消散等自然事物的消逝这一具体可见的视觉概念,这一相似性特征映射到生命的结束这一目标域。这一类死亡概念隐喻将会消失,消散的自然事物这些具体概念来映射目标域“死亡”这一抽象概念。例(3)则略有不同,诗人把死亡看作现实生活中的海岸,海洋与海岸接壤,生命是海洋,死亡是与海洋相邻的海岸,施喻者以海洋与海岸相邻的自然现象来隐喻生命与死亡相邻的生理现象。
(1)How wonderful is Death,
Death,and his brother Sleep!
One,pale as yonder waning moon.
(Percy Bysshe Shelley,from Queen Mab)
(2)Longing to see the shade of death
O’er those belovèd features cast.
The cloud,the stillness that must part.
(Charlotte Brontë,On the Death of Anne Brontë)
(3)Death is only another shore
Of the Reality-sea.
(Sri Chinmoy)
2.Death is departure
人们通常将死亡看作是生物体的离去,以此引发了许多隐喻。人灵魂的离去代表着生命的结束,死亡本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一场道别。因此人们常常以此作为“死亡”概念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将“死亡”隐喻为离去。体现在英语诗歌中,施喻者把有关分离的意象作为死亡的始源域,以此来突显死亡这一目标域这些相似性的特点。如例(4),莎士比亚把“死亡”隐喻为“leave”。在他看来,死亡是不久后的一场分别,并且人们对此还有所感知。在死亡即将到来之时,人们应该鼓起勇气,坚强地面对这场离别。例(5)中,Dickinson也把死亡看作是一次平静的分离,自此之后,人的灵魂将会保持宁静。诗人将死亡的场面渲染成一次平静而又欢快分别。分别过后,生存的压力将不复存在,痛苦也随之消失,对此人们应该将死亡视为解脱。
(4)As the death-bed whereon it must expire
Consumed with that which it was nourish’d by.
This thou perceivest,which makes thy love more strong,
To love that well which thou must leave ere long.
(William Shakespeare )
(5)It make the parting tranquil
And keeps the soul serene.
(Emily Dickinson)
3.Death is transformation
人们谈及死亡总离不开“灵魂”这一抽象概念。“死亡”意味着灵魂在某种程度上的转化。在英语诗歌中,死亡作为灵魂的转化这一抽象概念可以被隐喻为具体事物的转化或者转换,有死亡这一抽象的生命形式的转换隐喻为物质形态上的转化,或空间上的转换。施喻者将人们所熟悉的具体概念映射到“死亡”这一抽象概念中构成一些新奇隐喻,如例(6)中诗人Han Shan将水与冰两种物质形态的转换关系来映射生与死两种生命形态的转换关系。施喻者把水与冰的关系映射到生与死的关系当中,以此来突显死亡也可以像水转化成冰一样,实现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化,进而转化为生命。诗人借此剥离了死亡所带来的悲伤情感,劝慰读者理性看待死亡,接受死亡的生命形式。例(7)中诗人把死亡看作是一段楼梯,一扇门,一个跨步。楼梯、门、跨步这些意象在人们的认知中,都是从一个空间转换到另一个空间的实现手段,作为始源域映射到“死亡”概念上,则表达如同人们跨越楼梯与门实现空间上的转化方式,死亡也是实现灵魂从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的转换方式。
(6)A telling analogy for life and death:
Compare the two of them to water and ice.
Water draws together to become ice,
And ice disperses again to become water.
……
So life and death,the two of them,are fine.
(Han Shan)
(7)Death is a stair,a door,a stumbling stride
The soul must take to cross from birth to birth,
(Sri Aurobindo,Savitri)
4.Death is judge
隐喻的映射过程就是在两个具有很大差异性的事物之间寻觅相似性的过程,以此来突显两个事物中某些相似的部分。向来人们谈及死亡这一话题都是神圣而严肃的态度,认为死亡不可以被轻易篡改,人类的生死都是由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审判者来决定的,施喻者以此作为“死亡”概念隐喻的相似性基础。体现在诗歌中,施喻者在作为始源域的具体概念“审判者”与作为目标域的“死亡”概念之间构建隐喻映射关系,以此来突显二者神圣而不可侵犯、严肃而不能随意篡改的共同特征。例(8)中,诗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审判者,就站在我们面前,人们的命运牢牢掌握在它的手中。不论人们是否畏惧死亡,它始终是冷静公正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得到区别对待。诗人以审判者的意象来勉励我们,在死亡即将到来时,在冷静且公正的审判者面前,我们应该以乐观和平静的心态迎接它,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例(9)中,诗人则将审判者威严、强大而可怕的意象映射到死亡这一目标域,但他建议死亡这位审判者不应该骄傲自大,因为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强大而可怕。
(8)Before us great Death stands
Our fate held close within his quiet hands.
(Rainer Maria Rilke)
(9)Death be not proud,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Mighty and dreadful,for,thou art not so,
(John Donne)
5.Death is part of journey
将人生看作是一场旅途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作为目标域的人生就好比一场旅行,人们在不断地告别同样也在不停地遇见。因此,死亡,作为生命的结束,自然而然便被隐喻为旅途的终点,将作为始源域的具体概念“旅途的终点”映射到作为目标域的抽象概念“死亡”中,形成如例(10)中“死亡是旅途的终点这一概念隐喻。在莎士比亚看来,死亡是每个人所必须经历并且无法避免的,就好比人的生命旅程到达了终点。像莎士比亚这样把“死亡”隐喻性地看作终点这一现象在英语诗歌中较为常见,但有时为了诗歌的文学效果,施喻者还会使用一些新奇的隐喻,如例(11)中Sri Chinmoy则打破常规,提出了“死亡是道路”的新奇隐喻。在施喻者看来,生活是旅行者,灵魂是领路人,而死亡也绝不是旅途的终点,只是生命必经的过程。例(12)中,死亡这一抽象概念域则被隐喻为人生旅途中的同伴,无时无刻不与你同在。在这些新奇的隐喻下,施喻者不希望受喻者直接解读他所给出的“死亡”这一主体,而是为了营造诗歌的氛围,给诗歌以足够的张力,以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空间。作为诗歌的读者,与其他文学作品的读者不同,更需要自己的想象空间,不被诗人所给出的意象所限制。如果说生命是一趟旅程,死亡并不会是这趟旅程的终点,而是旅程的一部分,像是一条无止境的路,更像是一位旅途中的同伴。
(10)“Seeing that death,a necessary end,
Will come when it will come.”
(William Shakespeare,Julius Caesar)
(11)Death is not the end.Death can never be the end.
Death is the road.Life is the traveller.The soul is the guide.
(Sri Chinmoy)
(12)Although Death walks beside us on Life’s road,
A dim bystander at the body’s start
And a last judgment on man’s futile works,
Other is the riddle of its ambiguous face:
(Sri Aurobindo,Savitri)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与诗歌有着密切联系,是使诗歌更生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死亡作为人类生命必经的一个过程,也是诗歌中常常出现的主题,但毕竟死亡这一概念与是抽象的、模糊的、难以描述的,所以不同的诗人往往会赋予其不同的意象,因而在诗歌中建构出丰富多样的“死亡”概念域。本文基于诗歌网站shortpoems.org以“死亡”为主题的25首英语诗歌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聚焦考察英语诗歌中“死亡”的概念隐喻。研究发现,在不同感情基调的英语诗歌中,与“死亡”这一抽象的概念域建立互动映射联结的始源域主要有五大类,即死亡是自然景物,死亡是离去,死亡是转换,死亡是审判官,以及死亡是旅途的一部分。这些概念隐喻以不同的始源域意象服务于不同的隐喻意义,反映了不同的施喻者认知“死亡”这一概念域、认知周遭世界,并在二者之间建构隐喻性联系的独特视角和思维,给读者带来了充满张力的、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