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教育工作中的“师源性心理障碍”

2021-07-22叶华文

心理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蕊辅导心理健康

叶华文

近来,在心理辅导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反映,老师表达关心的言行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这引发了我对“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深入思考。

案例一

小蕊(化名)在高二选科时想选最擅长的历史科,但其父亲因为个人偏见逼迫其选择不擅长的物理科。

小蕊因物理成绩长期垫底产生厌学心理。小蕊每次欲与父亲沟通,都被对方强硬驳回。我在对小蕊进行咨询后,及时与其班主任反馈了她目前的心理困扰,希望班主任能与小蕊家长进行沟通。但在第二天,我却听闻小蕊在咨询当晚产生冲动行为,欲在宿舍自杀,所幸被同学及时发现送到校医室。

刚听到这个信息时,我以为是小蕊和父亲发生冲突所致。但后来在约谈中,小蕊却是这样说的:“我的班主任说,‘你不能让父母操心啊,你的父母已经付出很多了……然后我就觉得自己很没有用,很没出息,父母不支持我,老师也这样说我,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由此,我才发觉,原来班主任表达的内容和立场,给小蕊造成了心理伤害。

案例二

高一年輕班主任蔡老师来到我的心理辅导室,说起一个学生,表述如下:“我们班女生晓彤(化名)自幼丧父,对家庭背景极其敏感,老师们都避免细谈她的家庭。当她违反了校规时,我找她谈话时无意中说,‘基于你的家庭情况特殊,我就不说你……可没想到一说到这儿,她的眼泪立马下来了。”

蔡老师觉得是学生太敏感太娇气,自己并非有意刺激她,但依照学生的反映就能感知到,这句无心之语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对家庭背景的刻意关注,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是隐性的,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却是长期的。但有时教师作为当事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那么,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该怎样克服“师源性心理障碍”呢?

应充分了解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其典型的心理特点。例如,高中生自我意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叛逆行为,但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与此同时,他们的自尊心逐步增强,非常看重自己在他人眼里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揭发学生或用负面字眼去评价学生。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为了避免触碰他们心里的“敏感地带”,可以委婉地进行教育,或就事论事,不要过度关注家庭因素。

要明晰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等概念的区分和界限

有一些老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非常热心,也非常关心学生,但无意中会自行定义:学生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这些不科学的主观评价,不含恶意的负面标签,以及口头禅似的表达均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隐形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应主动学习一些心理辅导、心理教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做出基本的识别和判断,但因为心理辅导相关知识的欠缺,令具体操作难以进行。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了解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辅导技巧及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对待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应以学生的视角去理解和共情。

就比如案例一,在小蕊事件中,家长的专制和强势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但班主任却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训诫学生,才导致学生做出冲动的行为。如果她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学生的心灵困扰,一定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应消除经验主义和刻板印象,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但处理学生问题时,却容易陷入经验主义。

时代在迅猛发展,学生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在改变,他们接收的信息已不可与我们同日而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师与“00后”“10后”的代沟也会越来越大。基于此,教师应站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心理教育理念,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多维度地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消除刻板印象。

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关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言传身教过程中,因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人格品质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

所以,作为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积极觉察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发现自身有了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应及时调节,寻求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猜你喜欢

小蕊辅导心理健康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小蕊, 愿你在天堂没有痛苦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记忆力
小蕊的心愿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