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也许是成长的契机
2021-07-22刘凤琴
刘凤琴
天天的妈妈晓丽身材苗条,瓜子脸,大眼睛,长睫毛,皮肤白晰,容貌秀丽,却满面愁容。谈起现在的生活,她觉得一个人带孩子生活好难。迫于生计,她出去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在装修工地上做一些抹灰刷白的粗活,她感觉自己有时真的快要撑不下去了。
晓丽泣不成声地说:“如果他(丈夫)活着,是不会让我受这么多苦的!”她回忆起去年自己生日那天,丈夫和女儿天天悄悄给自己搞了一个创意庆生会,那一刻自己感到的是惊喜和幸福……很快她又说:“他言而无信,他说要永远爱我一生一世,却无情地扔下我们……”。她被悲伤、愤怒、委屈、无力等情绪吞噬着。
接纳丧亲,处理哀伤
面对晓丽强烈的复合情绪,我运用“空椅”技术进行了情绪处理,引导她从心里接受现实,原谅丈夫的“不辞而别”,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咨询结束时,晓丽觉得好受多了,也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经过第一阶段的几次咨询后,晓丽的饮食、睡眠有所好转,情绪也逐渐平稳,可以中断曾经在心里反复出现的心理创伤经历,使创伤记忆不再闪回,逐步恢复到有逻辑、流动而鲜活的思维和情感中来。
了解自身状态,回归母亲角色
咨询的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引导晓丽母女进行角色回位,各司其职。
咨询师用TA沟通分析理论中的结构分析图表,让晓丽了解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3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即父母的我、成人的我和儿童的我。
“父母的我” 是一个人从父母或者是其他具有父母般影响力的人那里学习、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分。
当一个人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不仅外显行为会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而且内在的想法和感觉也是这样。
“成人的我” 是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能够用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进行反应,拥有客观处理事件的能力。
“儿童的我” 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孩子气的方式、想法和感受,进行表达或幻想。当然,“儿童的我”最优的价值是创造力。
这种咨询方式引起了晓丽极大的兴趣,她渐渐地察觉到:自己在地震灾后展现的是“儿童”的自我状态,而天天展现的是“父母”的自我状态。面对天天不得不承担“父母”的自我状态这样的心理现实,晓丽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咨询快结束时,她抬起头急切地问:“我该怎么做?”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她说:“不急。回去以后,先体验一下,找找做妈妈的感觉”。
后来的几次咨询,我们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一次,晓丽很着急地告诉我,天天近来总爱哭,她很奇怪一向坚强的天天为什么会这样。看到她担心的样子,我暗自庆幸,她终于回归母亲的位置,开始关注天天了,而天天也开始回到孩童的位置了。随后,我们专门讨论了“天天为什么总爱哭”的话题。晓丽逐渐理解到,天天从小一直是被奶奶和爸爸照顾长大的,爸爸和奶奶去世后,为照顾妈妈,天天不得不把自己的悲伤压抑下去。
现在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回到妈妈的位置,孩子才有时间释放自己的悲伤。我告诉晓丽,哭是天天哀伤疗愈的开始,她这时候需要妈妈的接纳、安抚和照顾。
重新适应,规划未来
随着咨询的进展,我和晓丽开始探讨她未来的生活规划和相应的行动方案。
晓丽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想重新组建家庭,但女儿天天不愿意妈妈交男朋友。此外,晓丽反馈天天最近很不听话,有时撒谎,向亲朋好友要钱,还不告诉妈妈。这些都让晓丽很担心,怕她走上歧路,对不起资助她们的好心人。
对晓丽的焦虑情绪进行处理后,我们开始用TA溝通分析理论进行分析。晓丽发现:“当前我的男朋友和女儿天天之间就像两个孩子在打架,他们两位都进入了‘儿童的自我状态,像争夺同一个喜爱的玩具似的,而我这个‘玩具分身无术,还妄想把他们都安抚好;但我无力做到,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才被他们拉来扯去,搞得精疲力竭。”
晓丽必须拿出勇气挑战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当时我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晓丽:我愿意成长,但我不知道做什么?
咨询师:首先,确立自我,你可以尝试用“在这个事情上听我的”这样的话,试着稳定自己的内心;而且一旦这句话说出去后,不管他们怎么闹,你都要温柔坚持,让自己成为这个家庭中的定海神针。其次,用更有效的方式让男友归位“成人”的自我状态,像一个成人一样接纳孩子的现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包容。再有,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每天不管多忙,也要拿出时间陪天天聊天,聆听天天在学校和小朋友的故事,聆听天天的喜怒哀乐,让天天感受你关心她,感受到不管谁闯进你们的生活,都剥夺不了你对她的爱,天天不那么紧张了,她才会逐步接纳你的男友,接受现实。
对这三点建议,晓丽很认同,只是对自己能否做到信心不足,但她愿意尝试改变。
我告诉她,在经历重大的丧失之后,她一路走来,在生命处于困境中仍然不断寻求解困之法的韧性,让我特别感动;我相信她会不断地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做出最优选择和不懈的努力。
经过三阶段的咨询,晓丽的生活状态有了可喜可贺的进步,虽然她今后人生的路还很长,需要她更多的努力,但这毕竟是她走出悲伤、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咨询结束后的反思
TA沟通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Berne)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它是从心理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与改变。
由于TA沟通理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帮助晓丽更好地觉察自我状态,增进“自知”;同时也可以通过晓丽的变化,带动天天更深刻地感受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进行交往的,帮助她们母女改进沟通方式,促进其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