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传承文化,经典浸润诗心

2021-07-22张帆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小学语文

张帆

【摘要】经典诗文浩如烟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小学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从经典诗文中去粗取精,按课程体系优化编排,探究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之路,达到文化传承等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而传统文化宝库中,经典诗文无疑是其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中国更是被称作“诗”的国度。随着古诗词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比例的增加,其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要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让经典诗文的影响真正深入学生心中,仅仅是课内诗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从诗文宝库中挖掘更多的经典作品,不断拓展、积累,在琅琅经典诵读声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浸润。

故此,笔者认为,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文内容,进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是必行之路。本文将从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引导学生传承文化,以经典诗文的积累浸润诗意心灵。

一、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缘起

(一)基于语文课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除了课标要求之外,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教材的改动也体现了学习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意见,新课改在课程管理方面更强调“因地制宜”,也就是说,以前基本上是统一课程、教材,现在则是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改动, 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基于以上背景,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探究,重视经典文化积累,是符合语文课程要求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于儿童生长需要

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6-13周岁儿童记忆力发展快,此时也还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一阶段进行经典诗文的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诵读经典能够使孩子增加识字量、培养语感、累积优秀语句。在这期间诵读国学经典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人格修养、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下,学生提升了品行和修养,也在日复一日的诵读中修炼了“诗心”。

无论是从儿童本身的生理特点看,还是从这一时期的语文综合能力来看,进行小学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三)体现学校办学思想

我校秉承“生态教育”办学理念,经典诵读课程是其课程化实施的体现。课程注重和生态教育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相互契合和呼应,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全人”。除此之外,我校提倡导“书香校园”的建设,开展经典诵读,让校园“诗声琅琅”也有助于促进学校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四)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诵读经典的兴趣,也很难沉静下来感悟经典。这无疑给国学经典的传承带来了阻力。随之而来的经典文化的断层也将影响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甚至进而影响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行小学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利用校本课程的推进,可以在每一个儿童的内心种下经典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二、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路径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

科學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在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中,“主题性”指的是“根据课程目标或教学要求,结合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对经典诗词的专题划分。”根据小学阶段的学习及教学特点,主题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内容上采取分年级、按不同主题分单元编排的方式(图1)。

低年段以“自然中的诗意栖居”为主题,选取短小精炼、通俗易懂的诗文进行诵读。感从自然宇宙的事物中,感悟诗意情怀。中年段以“诗中人的冷暖悲欢”为主题,根据诗中情感的不同,分别选编不同主题的古诗进行学习,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高年段以“文人墨客的人生际遇”为主题,从课本中的诗人,或者是典型诗人的生平诗作入手,纵观其整个人生际遇的变化,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物面对人生起伏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差异。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传统节日、时令节气等,丰富课程资源,给学生更加丰富广阔的诗词世界,拓展学生诵读的广度。

(二)研究编写课程纲要、校本教材等配套资料

在相应的课程体系框架之下,需要继续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编写课程纲要、校本教材等配套资料。主要的编写思路为:确定课程大纲——设计课程目标梯度——基于三大主题确定各学段单元主题——依照相关主题选编校本教材——结合教学实例制定教学流程——反馈完善教材——教材定稿。

课程实施之前,相关的课程实施纲要必须拟定好,一般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方面。在认真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及积累的目标后,针对小学的三个学段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我校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的目标细化如下(表1)。

在三大主题之下,结合部编语文各单元人文主题以及学生的学情特点,课程需要继续确定各学段的单元主题,并在每个主题之下选编适宜的教材内容。例如,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大主题之下,结合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古诗《风》,课程组确定了“百变的风”这一单元主题,并找出与“风”相关的经典诗文如《咏风》《春风》等,完成了单元组诗的选编(图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小学语文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