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设计探究

2021-07-22许雪钦

成才之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许雪钦

摘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情境设计的内容是既“靠近我”又“温暖我”,情境展示的方式是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情境教学的体验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活起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096-02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地图素养、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生存素养,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而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了解得不多,研究得不深,在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没有关注情境的科学性、相关性、融合性;设置的教学情境常年不变,缺乏创新、创意;不善于利用教学情境进行课堂互动等。这些误区既影响情境教学效果,也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设计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地理课程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陌生,而如何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从新鲜变成好奇,从陌生变成熟悉,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可在充分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借助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同学们谈地理”是初中地理的第一堂课,教材设计了“地理课学习些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好地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情境,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地理课学习些什么”借助图表列出许多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想象、思考。“学习地理有什么用”列举国内、国外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状况,旨在说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不同地域不同的生活习俗等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一山有四季,一路景不同”等地理常识,将学生带入万花筒般的地理世界,并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三个问题“怎样学好地理”。又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下载、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或者用课件展现各地,尤其是当地的山川地貌、自然风光等图片,以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设计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課程并不深奥、抽象,反而十分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习与探究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二、情境设计的内容:既“靠近我”又“温暖我”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但是青少年学生生活阅历有限、认知理解能力偏弱,很难将日常生活现象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可积极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可以下载并播放各电视台播报的天气预报,让学生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天气状况,开展防晒、穿衣等指数的交流,让学生探讨夏天人们出门要防晒,而冬天又喜欢到室外晒太阳的原因,或进行森林火险、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讨论。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直接感受室内外温度的变化,感受早中晚气温的差异,从而理解什么是日较差。在创设相应地理教学情境的同时,教师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出“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有关天气、气候的谚语、诗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记忆。可见,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既“靠近我”又“温暖我”的地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看云识天气”,能让学生学会根据气象常识科学地判断天气变化,再结合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晒、防暑、防雨、防雾等各种准备,感觉地理课程有趣、有益、有用,产生情感共鸣,并爱上地理、爱上学习。

三、情境展示的方式: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地理现象形式多样、独特有趣。而展示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理现象,有助于增强地理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从教学资源库或网站下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制成教学课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例如,在教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时,可以播放不同等级雨量的图片或视频,以加深学生对雨的等级的认识,了解降水对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又如,在教学“海陆的变迁”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介绍海陆变迁的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沧海桑田”的理解,让学生在“看得见”的地理知识中提高感性认识。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随时关注地理现象,例如,当出现月食、日食等天文现象时,可提前准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对于彩虹、海市蜃楼等自然气象可打破教学常规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探究,从而加强学生对身边地理现象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走进山区,来到海边、河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是“摸得着”的。例如,在教学“地球的面貌”时,可以借助卫星地图,宏观展示地球全貌,让学生进行地球面貌的探索,也可以微观展示所在省份、地市、县域某一处山脉、河流的地貌,引导学生分析某一山脉、河流的地貌特征,让学生真实触摸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加深其对地球地貌特征的理解。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