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课文探析

2021-07-22杨伟

语文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语文教学

杨伟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册共收进11篇新课文。论文对此进行逐篇阐释,研究其内容形式的特点,探究选收这些新课文的意图,分析新课文在“学习任务群”单元结构中的功能,并对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处理这些新课文提出一些建议。同时论文对某些新课文在教材中的适切性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课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目前已在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投入使用。拿到新教材,广大师生最关心的是教材中有哪些“新课文”。相对于“老课文”,这些“新课文”的备课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备课材料少,教师对课文的熟悉也要有个过程。而在当前的教材培训中,安排较多的是怎么改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对课文的内容及其教学功能则关注不够。本文拟逐篇分析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册的新课文,研究教材选择新课文的背景和理由,理解新课文所能提供的语文要素,准确把握并充分发挥新课文在任务群教学中的功能,帮助教师们备课。

所谓“新课文”,是指以前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粤教版等几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未曾收入过的课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册一共选入五十七篇课文,包含十一篇新课文。其中上册有九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插秧歌》《读书:目的与前提》《上图书馆》。下册有两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新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五分之一,虽然比重不算大,但是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变了,课文的“使用”也不能再墨守成规,只考虑教法的变通恐怕不行,还要认真阅读和研究课文。下面笔者对新课文进行逐一分析、探讨,并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两首诗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既有诗歌,又有小说,显得很“杂”,以致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知道怎么人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主题是“青春激扬”。这是“双线结构”的体现。两篇新课文的选收则是照顾到这两方面的。

这两首诗与本单元另外两首诗表达情思的方式各异,在“青春”题旨上又趋同。教学设计可以围绕“青春”的话题展开“比较阅读”。本单元课文的选取有点“杂”,但是可以这样去理解编者的“匠心”:有意摆脱之前以文体或者语文知识建构教学单元的做法,突出人文主题,立德树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实现对“青春价值”的欣赏和理解,以此激发青春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导语提示“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教师还需要把单元导语的提示细化、具体化。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指导学生感受和欣赏“五四”后出现的“自由体”詩歌不同的体式风格,让学生学会如何读“新诗”。由此,《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教学,要关注其如何运用自由的句式和独特的节奏去处理放声呼喊,展示恢宏奇特的想象。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也须关注“自由体”诗歌如何利用结构、章法、句式等方面的“自由”,去抒发复杂细微的情思。教师还要通过比较阅读的欣赏,让学生感受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以及诗歌语言表达的个体性、创造性,学会如何读现代诗。

教材也安排了相关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之后扣住“感受最深”的一点对“青春价值”进行思考,并能从意象和语言等方面体会几首诗不同的风格。但这两篇新课文学起来的确比较难,教师还是要讲析作品产生时代以及表现技法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眼”是“力”。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雄强之力”。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为何诗歌后面接连喊出“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诗人借想象中观察地球万物的特别角度,表达了对于不断破坏与创造的“力”的仰慕与向往,其实也是对“五四”批判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那种宏伟力量的渴望。备课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下“五四”带来的历史变革,以及“五四”时期特定的狂飙突进的氛围,体会当时年轻人“舍我其谁”的博大胸怀,以及创造光明的“狂放”。另外,学生对这首诗歌在特定时代审美形式的理解上有难度。如果教师把这一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而不适当讲解,恐怕学生的理解会走偏,达不到单元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新诗刚刚破壳而生时,那种对于自由书写的渴望,以及几乎无节制的抒情。这也就创造了尽管稚嫩却元气淋漓的新的诗歌形式——自由体。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到诗歌长短句式穿插、多用排比,似乎是在毫无节制地“呐喊”。

《峨日朵雪峰之侧》也比较难理解。学生刚接触这首诗时可能不太明白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迫切希望读懂,或者抓住诗的主题。这不是读诗的好方法。读诗,要“感觉”,要“领悟”,在似懂非懂中有了感觉甚至感动,由此再深入堂奥。具体到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先获取对诗歌的整体感受,然后逐字逐句进行分析,体会其情思变化。题目中用的是“之侧”,而不是“之巅”;是“仅能征服的高度”,而不是登顶的欢欣,都是为什么呢?从山“之侧”看到的落日景象、听到的“滑坡”喧嚣,以及鞋底渗出的“血滴”等,又能引发怎样的情绪和感觉呢?这些要细读,要感悟,而不能处处想到“意义”“作用”。此类其实都是“如何读诗”的方法性引导,是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有的教学方案可能比较重视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引申到如何激发奋进的理解。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教师还应当注意学习提示所要求的“厘清抒情脉络,把握意象内涵”。诗歌后半节有陡转,即从渴望与雄鹰或雪豹“为伍”,突转为对“锈蚀的岩壁”上一只小蜘蛛的关注,因为它“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这种对“攀登”与“奋斗”比较低调的感受,是对人生的一种谦虚、内敛的理解,其中显然也带有对过往青春热情的反思。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在细读中体会情绪的陡转,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富有哲理的诗,体味其凝重而又壮美的风格。

诗歌的教学,包括现代诗教学,其实是比较难的。相对于旧体诗,现代诗“语言形式可以更自由”,“意象很可能是很个人化的”,其形式不固定,有时可能是“反形式”。诗歌教学“不宜直解”,需要涵泳,需要引导学生静下来对诗歌进行细细体味和感悟。要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就要有个性化的细读,而不能满足于只是带着任务去讨论和活动。

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插秧歌》

这五篇新课文集中安排在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劳动光荣”,设立这个单元,显然是为了落实中央关于让劳动课回归中小学教育的指示,具有现实意义。本单元设定的“学习任务群”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按照课标要求,设立这个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即“学会新闻报道的角度”“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提高媒介素养”。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都是新闻报道,属于采访和记录人物事迹的人物通讯。教材为了体现时代性,也适当选人一些“时文”。这三篇课文都是“时文”,文体同一,又都指向“劳动光荣”的题旨。因此,教学中可以把这三篇课文作为一课进行设计,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再围绕“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劳模精神”等话题组织讨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新闻评论,也与“劳动光荣”的单元主题契合,若与这三篇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也是个好办法。

从现有的一些教案来看,许多教师处理“劳动光荣”单元,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时,都安排得不错。特别是教师通过几篇课文的“主题阅读”,集中强化劳动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单元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重视和加强体现语文教学本质,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至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质》这篇新闻评论,被纳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需要教师多让学生了解其文体特征。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紧迫问题进行就事论理的评论,有鲜明针对性和导向性的新闻文体,诸如常见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都属于新闻评论。当然,新闻评论也属于论说文,在强调新闻文体特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作为“论说文”的共性。

从新教材试用情况来看,教师比较重视新闻作品的写法分析。这有必要。学习新闻写法,主要不是为了写新闻,而是为了读新闻。教材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注意“典型事件”“细节”“人物形象”“事实与观点的关系”等,其重点还是写法。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安排“如何读”的训练。拿人物通讯来说,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通过标题和小标题迅速获取主要信息,如何把握人物事件叙述的线索与层次,如何通过整体阅读归纳大概意思,以及如何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与通讯的价值等。又如,教师应让学生学习如何把握评论所针对的新闻事实,如何分析其基本观点以及现实意义,如何判断其论说的根据和逻辑等。把“怎样写新闻”适当转为“怎样读新闻”,提高对新闻作品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也应当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要义。

三篇报道都属于人物通讯,文体上雷同,可能是编者有意凸显时代性和劳动教育主题,可以理解。但是以媒介素养培养为重点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将三篇人物通讯放在一起,则显得多了。新闻报道的体式很多,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高中生对于各种常见的新闻体式应当有所了解,只学人物通讯和评论,则显然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其他新闻体式的介绍和学习。另外,本单元选的时文比较多也是一个问题。教材的课文选择应当坚持经典性和语文教学的适切性,“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课文,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

顺便要说的是《插秧歌》。从单元的“劳动光荣”主题方面来讲,教材选人这篇课文,教师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必过于执着如何体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种以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来设定单元的方式,有时可能难以让课文全都“聚焦”。因此,教师从“劳动”的角度去理解单元主题就可以了。

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这两篇新课文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是“学习之道”,承担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从现有的教学情况看,教师更喜欢本单元的《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因为它们都有“讲头”,但对两篇新课文则普遍重视不够。教材对两篇新课文也只是指定“自读”,并没有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其实,学生很喜欢这两篇新课文,因为它们都是有性情、有温度的美文,格调高雅,能够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完全符合本单元“学习之道”的主题。因此,教师不要“冷落”这两篇新课文,应多在“美文”鉴赏上下功夫。

学习《读书:目的和前提》,需要了解作者赫尔曼-黑塞。赫尔曼·黑塞是拥有众多读者的德国小说家,其作品融会哲理和诗性,耐人琢磨。课文中的观念和经验,对于当今中学生的阅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王佐良的《上图书馆》则是另外一种“闲话”的风格,选取的作者不同时期在几个图书馆读书的经历,也很符合本单元“学习之道”的题旨。

教材的“学习任务”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注意赫尔曼·黑塞和王佐良的两篇文章中所写的读书生活场景,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读书经历。这固然回应了单元主题,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各自的读书状况,但是任务比较浅,易流于形式。教师不如扣住课文所引发的一两个读书观念,联系当前学生读书的状态,更集中而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

另外,这两篇新课文是随笔,属于散文的一种,叙述自由灵活。这是以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少见的,应当让学生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若只从“思辨性阅读”角度去领略这两篇随笔,学习任务主要落在说理的逻辑性和针对性上,恐怕不得要领。这两篇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会超出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为体现主题或者开展学习活动而画地为牢。那种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参加讨论而进行的目标单一的阅读,容易把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作品只用作话题的“支架”,学生虽然也读过作品,但是领略不了经典和美文的魅力,就可惜了。

四、《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这篇新课文在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主题则围绕“探索与创新”进行,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与科学精神。语文核心素养方面,侧重学习“知识类读物”的阅读方法。教材选用的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发表的论文编写而成的,由作者本人审定。教材编者在其中花了许多精力。选择此文作为课文,显然是考虑到屠呦呦作为中国第一位自然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身份。另外一个考虑因素,就是传统中医学可与现代科技结合,为医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创新潜力。屠呦呦就是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受到启发而发现青蒿素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考虑教材选择此文的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屠呦呦的科研探索经历,增强文化自信。

屠呦呦坚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试验,终于找到并提炼出可以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拯救了千百万患者。教学时,教师应重点让学生从文中体会科学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体验科学研究的魅力。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性读物,这也是重要的任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和把握课文是如何把青蒿素的作用和发现过程说清楚,让一般读者也能明白的。课文在说明事理时用到许多专业的概念和术语,比如化学结构、羟基、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血流剪应力、活血、动脉粥样硬化等。学生若不懂其含义,便会造成阅读障碍。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阅读科学知识类文章时,注意从上下文语境中去把握和理解术语概念,若实在不懂,可以查工具书。还要注意的是,此类文章适合分析性细读,厘清其说明事理的思路,反过来,也可以让学生学到说明文的写法。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对这几点缺少必要的提示,备课时应当考虑弥补和加强。

五、《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这篇新课文安排在必修下册第五单元,与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列为一课,珠联璧合。本单元的主题是“抱负与使命”,要完成的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大概教材编者考虑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两篇课文都是演讲词,所以安排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其实,这两篇演讲词都是伟人的即兴演讲,其内涵和气势都很特别,是不可模仿的,可以欣赏,但不太适合作为示范演讲的样板。

马克思的这篇文章思想深邃,比较艰涩,将其选入教材,是大胆的举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初步接触一下革命导师的原典,让他们有个基本的印象,是必要的。教材选文的深浅程度必须大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也并非要求一刀切,有些课文深一点,有些课文淺一点,也是可以的。教学中就必须深浅搭配,有时候也可以“深文浅读”“深文浅讲”。

文章雄辩地论证历史发展趋势,思辨性很强,“气场”很大,其论战风格和感召力让人印象深刻。教师应当想办法消除学生阅读的障碍,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思想爬坡”,能初步获得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印象,进而引起阅读兴趣。教师还应当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比如参考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弄清楚主要的术语概念,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文中长句子比较多,翻译又保留了作者辩证思维的方式。对这类长句子,学生是不习惯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析句子成分,包括各个从句的搭配以及状语、修饰语等的作用,厘清复杂句子背后的复杂思维。有些教案注重该文如何引用典故和比喻,这不应该是教学要点。教学要点应是思辨性表达。如果把课文的教学目标定得再高一点,就是引导学生欣赏马克思经典特有的锋芒犀利的理性和逻辑,以及精确和透彻的语言。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大有好处。这篇课文必须要有教师的讲析,而不宜完全放手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学和讨论,更不能只是作为学习演讲的材料“支架”。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语文教学
航空军械勤务专业装备类课程教材编写研究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