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1-07-22廖月银
廖月银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源于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不断积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为我们开展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过程中,需要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寻找《道德与法治》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点,便于增强青少年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道德素养
《道德与法治》是将德育与法治教育相互结合的课程,主要面对全国中小学生,与如今盛行的“依法治国”理念一致,均含有一脉相承的意义。其中,我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先辈代代相传留下的巨大历史财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曾表示“要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道德规范、思想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等,跟随时代潮流创新自主,使得中华文化始终显露出其内在风韵与时代风采”
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之后,我也不断摸索到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健全人格、文明素养,以及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我们不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结合,还需要寻找二者在进行结合教育时的切入点,便于增强学生道德素质,以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上册)为例,挖掘符合低年级学情、带有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环节,基本上已经补充好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上缺失的认知,充分满足了传统文化与道德和法治相互结合的要求。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勤劳、自食其力的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中,《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倡导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自信自尊精神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曾在授课中将教学部编写的《道德与法治》中一年级上册的第2课时设计出一个流程:我爱新书包。首先讲述书包的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家长在为自己准备书包时对自己的期盼,感受新身份给家庭带来的新期待。然后教大家整理书包,让孩子们想想:哪些东西不该带?整理书包?书包中需要装哪些东西?幼儿园与小学生活有哪些不一样?让学生自己动手,虽然他们能力有差距,教学时开展游戏与竞赛,进行课堂练习,做到人人动手,自食其力,体会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快乐。最后通过检查测验,通过学生不断巩固,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人际和谐的精神
中国早期思想家提出,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在于和谐,也称“和”。“和”即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和为贵”指的是人与人相处只有从“爱人”开始做起,才可能满足“人恒爱之”相互关爱的亲密关系。要想在一个班级、团体、家庭中彼此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就需要每个人都能重视、珍重以及维护团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相互和睦之道。
我曾在授课中将《道德与法治》中一年级上册编写的《拉拉手,交朋友》设计成了一个“网鱼”游戏,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小组的第一桌的小朋友就当“渔网”,其余的就是“小鱼”。“渔网”网到“小鱼”,“小鱼”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年龄、生肖,有能力的增加介绍家庭地址、特点。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相互认识的机会,学会倾听别人的介绍,学习自我介绍的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交往的兴趣,促进主动交往。学生一般在这个期间的特点就是天真烂漫、好动且好奇,一方面学生比较喜欢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的同时也不明白尊重伙伴;另一方面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会主动积极交往,没有在班级里交朋友,但是又需要有朋友的诉求与接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是同班同学,是一个小集体,我们要互敬互爱,团结和谐,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三、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弟子规》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说道我们在早上起床后一定要洗脸、刷牙和漱口,不仅要让自己神清气爽,也要在一天中有个好的开始,大小便之后也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便于保障自己的健康。
我曾在授课中将课本中的一篇名为《吃饭有讲究》的课程中设计了这样的一套教学流程:1、讲述一段故事《小熊洗手》并让学生们思考发言从这个故事中了解了什么?主要想让学生们了解即使我们的手用肉眼看很干净,在显微镜下也难免会多出很多细菌,警示学生要将自己的手清洗干净,便于保护自己的身体。2、传授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七步法,懂得就餐礼仪。中国从古至今最讲究礼仪行为,例如端饭时,手只能托住碗边;吃饭时,要用筷子或勺子吃;吃完饭,要马上擦嘴。正确引导孩子们洗手方式之外,还要他们做到每次吃饭前后都要将手清洗干净。3、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的餐饮习惯。吃饭是人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在吃饭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在餐桌上做好文明用餐行为,每天都可以健康的文明就餐。
四、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弟子规》中“长者先,幼者后”说道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行为,就需要从小抓起,无论在什么时刻都应礼让尊卑,做到尊老爱幼。要想让整个社会的风气变的温馨充满和谐抓起,就需要每个人都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给整个社会带来无尽的希望与力量。我曾在《吃饭有讲究》这一堂课程中提到《孔融让梨》的故事,与学生们讲述了孔融在小的时候不仅聪明伶俐,还懂得兄弟之礼,是一个互助友爱的好孩子。通过引入故事,让学生懂得礼让、尊老爱幼。
五、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弟子规》中曾说到“朝起早”,指的是人应做到早起,“一年之计在于春”指的是春天的播种决定了一年的收成,“一日之计在于晨”指的是早晨的用功读书预定了一天的学习程度,也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基本要素,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良好作息习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早睡早起》时,我设计了几个环节,1.算算自己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般来说要想满足身体生长的需求,就需要每天睡满10个小时;2、睡眠时间为什么不能满足,要求学生相互讨论原因与理由,经探讨后发现睡眠不足的最大原因在于自己的意志力在支撑着,不要让睡眠不足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3、晚睡的危害,睡眠不足不仅会造成我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节奏紊乱,长时间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告诉学生早睡对我们的健康来说是非常必要的。4、早睡从我做起,早睡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拥有充沛的精力与生机去完成挑战与困难,也代表着身体可以得到營养的补充。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坚持早睡早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