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隧洞混凝土工作性能与温升控制措施研究

2021-07-22于喜洋

东北水利水电 2021年7期
关键词:易性硅灰泵送

于喜洋

(辽宁水利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0 引言

隧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当混凝土具有扩展度小、粘聚性差、静置泌浆以及泵送损失等问题时,极易造成堵管,且泵送损失混凝土不具备可调性,极容易出现混凝土漏孔以及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导致实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1-3]。引入优质的粉煤灰以及硅灰,针对工程存在的泵送损失、流动性差、堵管以及跑浆问题,开展研究[4-6]。为避免项目实体结构中再出现类似的工程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优质矿物掺合料取代率及混凝土基本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测试扩展度、倒筒时间、抗压强度以及水化温升等关键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把控源头,避免由于混凝土和易性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引水隧洞设计总长度为9 967.8 m,开挖断面面积为31.70 m2,过水断面面积为14.99 m2,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浇筑混凝土衬砌厚48 cm,混凝土设计强度值为C45。工程浇筑过程中,出现泵送损失、流动性差以及跑浆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且对实体结构造成安全隐患。分析原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易性差,流动性差,整体粘度较高,导致泵送设备因阻力过大无法泵送,同时由于引入的矿物掺合料为劣质材料,检测指标无法满足施工状态要求。

2 试验原材料

试验水泥为P·O42.5 级水泥,测试标准稠度需水量为 27.8%,3 d 抗压强度为 27.9 MPa,28 d 抗压强度为52.1 MPa;试验粉煤灰为I 级粉煤灰,细度为6.4%,烧失量为1.9%,需水量比为92%;试验硅灰需水量比为124%,7 d 活性指数达104%;试验中粗河砂细度模数为2.5~2.7,含泥量2.1%,碎石5~25 mm 连续级配,含泥量0.3%;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外加剂,固含量为16.7%,减水率为20%;水为饮用水。

3 水工隧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项目的设计要求、配合比设计规范,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整体粘度较低,降低泵送过程中的阻力。混凝土流动性好、包裹性好、无跑浆问题。粉料用量为单方480~500 kg,粉煤灰取代范围为0~39%,硅灰取代范围为0~10%,通过调整聚羧酸减水剂不同组分的搭配比例,达到调整混凝土和易性的目的,具体配合比如表1 所示。

表1 混凝土配合比 kg/m3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不同因素对隧洞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针对实体出现的泵送损失、流动性差、堵管以及跑浆问题,研究矿物掺合料中粉煤灰、硅灰取代率对于混凝土扩展度、倒筒时间等和易性关键指标的影响,具体测试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因素混凝土扩展度测试结果

研究矿物掺合料不同取代率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比粉煤灰体系和硅灰体系,硅灰的掺入可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粘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扩展度呈现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倒筒时间呈现先下降后不变的趋势。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整体粘度下降明显,倒筒时间明显降低,为3.6 s,但随粉煤灰掺量增加,粘度改善并不明显,表明粉煤灰滚珠效应已到极限。当硅灰掺量为4.2%时,混凝土粘度进一步改善,倒筒时间为3.6 s,粘聚性提升幅度明显。

4.2 不同因素对隧洞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研究矿物掺合料中不同取代率对于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具体测试结果见图2。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混凝土长龄期(60,90 d)强度增长幅度明显,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长龄期强度基本接近最大值,达到69.1 MPa,随着粉煤灰掺量继续增加,强度增幅基本不变,甚至不增长,由于粉煤灰通过水泥水化形成的碱性产物激发,进一步发生二次水化反应,形成的水化产物使结构更加密实,提高混凝土中后期抗压强度;随着硅灰掺量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幅度明显,当硅灰掺量达到4.2%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由于硅灰7 d 活性指数超过100%,因此早期强度贡献率高于水泥和粉煤灰。

图2 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

4.3 隧洞混凝土温升性能研究

研究模拟混凝土实体结构点的温差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避免由于局部温升过高导致的裂缝出现。测温点温差变化规律如图3 所示。

图3 各测温点温变规律

实验选取实验点位置处于混凝土试块边缘的中线,按照纵向分布方式设置8 个测温点,其中第4 个测温点位于纵向的中心位置,也是温度最高的测温点,为61.0 ℃;第1,2,3,4,6,7 测温点的升温速率基本一致;第1 测温点位于混凝土模拟试件底部,降温速率不快;第6,7 测温点靠近混凝土试块表面位置,降温速率稍微快一些,约1.2 ℃/ d;第8测温点处于混凝土表面,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混凝土内外温差均控制在25 ℃内,有效避免了实体结构由于温差导致的温度裂缝,拆模后,混凝土整体无裂缝,表面光滑。

5 结论

1)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和易性改善明显,流动度呈现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粘度呈现先下降后不变的趋势。同时,由于二次水化反应的持续进行,水化产物不断密实整体结构,提升密实度,因此,粉煤灰可提供长龄期60 d 及以上抗压强度,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流动性、粘度及长期强度基本达到最优值。

2)由于硅灰7 d 活性指数超过100%,因此,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提升显著,对比粉煤灰体系,硅灰体系可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粘度,当硅灰掺量达到4.2%时,混凝土整体粘度及粘聚性达到最优值。

3)通过对混凝土模拟实验,采用纵向选取测温点的方式,实体整体效果良好,温度差控制在25 ℃之内,有效避免里表温差导致的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猜你喜欢

易性硅灰泵送
硅灰对水泥胶砂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硅灰沥青胶浆抗剪切性能的试验研究
材料组成对常温养护UHPC基体性能的影响
玛瑞原油生产和易性高黏高弹沥青的研究
不同掺量硅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易性人会爱上同性还是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