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效的作用分析
2021-07-22杨焰明
杨焰明
(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1400)
0 引言
在临床中,中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疾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药材治疗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炮制中药材,能够有效提高药材的纯净度。自古以来,中药炮制属于我国特殊制药技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中医理论作为基础,充分分析药材的不同特性,通过特殊加工炮制方法,能够将药材制成药品或者汤药[1]。实施中药炮制方法,可降低药材的天然毒性,且对患者的机体损伤较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药物的炮制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有效的炮制方法,本院接收的中药治疗患者,观察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中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8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29~61岁,平均(45.41±5.62)岁,根据受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5例、初中15例、高中12例、大专5例、本科3例。观察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28~62岁,平均(45.39±5.63)岁,根据受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4例、初中16例、高中13例、大专5例、本科2例。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患者;②治疗依从性较高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③排除无法接受中药治疗患者;④排除处于哺乳期女性患者;⑤排除合并严重肿瘤疾病患者;⑥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未实施中药药物未实施炮制方法,具体为:将中药材进行清洗,比如:甘草、巴戟天、杏仁、当归大黄、紫苏、黄芪等,清洗后实施晾干处理,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将所有中药药材实施切片处理。根据医嘱煎煮和服用中药药材,在实际的煎煮过程中,将药物浸泡在实施煎煮,浸泡的时间控制在30 min。将所有药物用大火煮沸,然后温火煎煮,时间为30 min,对滤液进行收集,加入清水后持续煎煮,也是先用大火煮30 min,再用温火煮30 min,连续煎煮3次后,取出500 mL药液,患者分为早晚2次服用,坚持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14 d[2]。观察组实施中药炮制方法,首先清洗黄芪、大黄、杏仁、当归、紫苏、甘草及巴戟天等中药材,实施晾干处理后去除杂质,最后实施中药材切片。将所有药物进行加热炮制的方法,通过煅制方法和炒制方法,从而将中药材的成分充分溶出,有助于降低中药材的毒性,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治疗效果。在中药材炮制结束后,煎煮所有药物,先大火煎煮,然后温火煎煮,煎煮方法和时间同对照组一致[3]。在煎煮结束后,患者分为2次服用。坚持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14 d。
1.3 观察指标。①分析治疗效果,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是指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不良反应;有效是指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少;无效是指患者在治疗症状无变化,患者不良反应较多,需实施及时处理,有效率=显效+有效[4]。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可分为: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5]。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0.0软件检验本文患者所有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表述,χ2检验计数资料(涵盖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述,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50%)相比,观察组有效率(97.50%)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治疗效果[n(%)]
2.2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自古以来,中医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对中药材进行炮制,具有沉浮升降的效果。针对药方的药物成分及作用实施合理性改变,有助于充分发挥中药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针对中药材实施酒炮制的方法,可实现走神下行的目的。实施醋制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方剂的止痛入肝效果。通过姜制方法,可充分发挥中药材的发散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大黄是常见的中草药,在各个药方中都比较常见,通便效果极佳。针对大黄药物实施酒制方法,能够将药物下行,有助于实现清上焦湿热的效果。在实际的炒制过程中,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对药物进行加工处理,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从中医的角度看,中药的基本性能是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通常情况下,倘若药物类型为温热,在作用机制方面和药理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温热类药物具有助阳散寒的效果,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降低寒证风险。寒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解毒泻火,可降低患者热证的风险性。平性药物具有缓和的效果。和温热类药物进行比较差异较大,但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中药材中,五味的作用机制:甘缓、咸软、酸收、苦坚、辛散等[6]。从不同的药理机制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可提高中药材的选择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50%)相比,观察组有效率(97.50%)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实施不同的炮制方法,可提高治疗专一性,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在实施不同的炮制方法后,可最大限度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降低了人体的毒副作用[7]。通过炮制方法,能够有效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发现,将所有药物实施炮制方法,可减少患者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如果中药材未实施炮制方法,长期直接生用会导致药物中毒现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实施中药炮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对照组患者未实施中药炮制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可以看出中药炮制是中药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提高中药炮制质量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比较少,效果显著。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对药物成分含量进行调整,改善中药材的药性,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现如今,对中药炮制质量的研究不断深入,需根据现代炮制学发展情况,实施规范、高效的炮制方法,从而为中医治疗提供低毒高效药物。
综上所述,实施中药炮制方法,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