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应用于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1-07-22兰天代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脑出血入院血栓

兰天,代坤

(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 检验科 陕西 西安 710089)

0 引言

脑卒中中,脑出血属于其中一种,是组织局限性出血,由于脑动脉破裂所致。脑出血会导致脑细胞死亡。脑出血又称大脑出血、颅内出血或脑内出血。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的 1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患者的症状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该疾病具有发病急、出血量较大、病程较短,患者的致残率较高,有关数据显示,脑出血致残率高达60.0%。当前临床多根据患者的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位置对预后进行判断[1]。有关研究显示,可以将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作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依据,进而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2]。本次研究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应用于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做了进一步分析,期望可以为临床更好的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CT诊断)患者60例,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检测值正常),研究组36例(≥3项指标较正常值降低或升高30%)。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4±2.1)岁。研究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5±2.1)岁。

1.2 方法。凝血功能检测: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检测凝血功能,于入院时、入院24h、48h时各检测1次,对D-D(D-二聚体)、AT-Ⅲ(抗凝血酶Ⅲ)、TM(血栓调节蛋白)、ET-1(内皮素-1)、PAI-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使用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检测。RAC-28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主要有病残、病死。②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研究组病残、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对比。研究组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I-1、ET-1、TM、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AT-Ⅲ(mg/L) PAI-1(ng/L) ET-1(pg/mL) TM(μg/L) D-D(μg/L)入院时 入院72 h 入院时 入院72 h 入院时 入院72 h 入院时 入院72 h 入院时 入院72 h对照组 24 314.9±7.5 245.8±5.3 11.7±0.7 17.3±1.1 1.2±0.3 0.8±0.2 36.8±0.4 44.2±0.6 0.3±0.1 0.4±0.1研究组 36 314.4±8.6 178.3±4.1 12.6±0.8 35.1±1.4 1.2±0.4 2.4±0.5 37.9±0.5 52.7±0.8 0.4±0.1 1.4±0.2 t - 1.565 16.890 1.326 14.668 1.439 13.621 1.337 15.624 1.438 13.03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是因为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其中患者的凝血功能与病情存在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患者预后,需要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引起重视,可以将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作为理论依据,主要为脑出血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脑组织产生严重的损伤,血液循环中进入大量的释放的组织因子,进而会对外源性凝血途径进行激活,同时,也会损伤脑出血患者的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血小板凝聚现象发生,并伴随纤溶亢进现象[3]。近几年来伴随着急性出血类疾病发生率的不断提升,研究者开始更加深入的分析及研究预防血栓、止血等领域的内容。据有关研究表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可以准确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借鉴,从而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病残、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致残、病死率更高。

结果显示,研究组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I-1、ET-1、TM、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脑出血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现象。比较两组患者五项凝血指标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每一项指标变化都更加显著,且水平更高,由此可知,如果患者存在不理想的预后情况,其自身会有非常显著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而有效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可以准确评估脑出血患者预后及恢复情况。PAI-1属于一种特异性的纤溶酶抑制物。非常多的研究显示,ET-1也是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其同机体血管收缩程度存在较大关联性。强烈收缩后的毛细血管会出现一种ET-1物质,大量酸性物质会在小静脉中堆积存在,对括约肌产生抑制作用,使血管收缩反应下降,血液猪流量会有所增加,所以,早期的脑出血患者会出现脑水肿情况。TM可起到辅助凝血作用,能够发挥重要的意义,属于一种糖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是一种标志性因子,能够体现血管内皮细损伤程度。如果机体出现显著增强的抗凝作用,其自身凝血因子会消耗更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情况就会产生,患者危险性就会提高,脑组织出血倾向将会增强。同时,TM血栓调节蛋白不仅属于一类非常关键的凝辅助因子,还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行准确反映的一项重要分子标志。TM在对血栓形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复杂性,其能在不同水平通过不同机制对患者机体凝血及抗凝血的平衡性进行有效调节。AT-Ⅲ经临床有关研究证实,机体过度消耗会导致患者高凝状态,是脑出血时最早血液消耗因子。消耗量降低时,机体凝血活性会升高,是一种由预防血栓形成功效的生理物质[4]。D-D可以作为标记物,其产生是由纤溶酶水解或经活化因子与纤维蛋白单体交联而来,是一种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如果出现纤维溶酶活动,或是血管内出血血栓,机体的水平明显升高,且越高,损伤越重,因此,当患者机体内 D-D 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异常高表达时,就证实人体内已经出现血栓及纤溶。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时,其最先表现在AT-Ⅲ上,其含量迅速降低,然后血液水平也会存在较明显的改变,也就是说水平达到高凝状态,而且D-D水平也存在异常高表达;此外,因受到凝血作用的影响,机体内部分指标均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升高,其中就有TM及ET-1。因此,在有效评估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期间,以上指标均有关键性效果,医生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当存在功能减退等不良状况时,对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要及时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措施,才能使其改善效果良好[5],如果有需要,可给予患者血肿清除手术,然后给予患者颅内减压治疗,同时应用药物,使血管活性得到提升,尽快恢复血管自我调节能力至正常状态。

综上所述,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在评估脑出血患者预后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判断作用,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出血入院血栓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