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性反馈在眼科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效果
2021-07-22朱竹岩
朱竹岩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
0 引言
医院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基本无临床经验,需要经过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方可胜任本职工作。新护士怎样快速进入临床护士角色至关重要,对临床护理质量也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对医院整体的队伍形象也有一定影响[1]。
引导性反馈即不断模拟和反思参与者的实际表现,帮助其自身知识技能能够得到合理应用的一种手段[2]。该反馈的框架模型主要有支持性、意义学习引导性、结构化、促进卓越、反思式学习、解除-发现-深化引导、结果呈现、优势-改变、判断引导、情境-内容-拓展等多种形式[3]。其中,情境-内容-拓展模型的应用次数最多,主要从情境、内容、拓展三方面展开。在情境中,会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情绪的释放,并注重学生感受与看法的挖掘,确保其有辨析的思维,能够对患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而内容则为引导反思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一般以“主张-探寻”为策略进行提问,形式为:①我看到:将自我的观点和看法阐述出来,陈述客观事实;②我认为:我觉得重点在哪里,为什么需要着重关注它,分析对患者的影响;③我想知道:主动收集参与者的想法,并以简单的开放式问答进行想法的阐述。拓展则属学习的最后一步,主要指导学生将知识贯穿于临床实际中,帮助其更好的应对今后的工作[4]。
眼科专科医院专业性突出,护士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在校期间所学眼科专业知识甚少,眼科专科知识普遍缺乏,临床适应能力缓慢。我院逐渐摸索出适合眼科专科特色的护理岗前培训方法,并对岗前培训内容采用引导性反馈进行评价,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我院病房新招入的6名应届毕业护士作为对照组。女6名,年龄19~25岁,平均(22±3)岁;学历:本科2名,大专4名。同时选择2019年7月我院病房招入的6名应届毕业护士作为试验组。男1名,女5名,年龄18~24岁,平均(21±3)岁;学历:本科1名,大专4名,中专1名。2组培训对象在性别、年龄、学历和招聘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眼科基础理论及眼科常用技能培训,邀请临床主任医师、临床带教科室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作为教课教师,方式包括多媒体授课+情景演练+体验式教学+视频教学,多媒体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眼球解剖生理、眼科常用检查、日常工作规范、相关流程、眼科常见疾病基本知识、病人安全管理、眼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眼科住院病人接诊流程、护患沟通技巧、眼科住院护士工作范畴及护士职业规划、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情景演练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眼科常见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体验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盲人体验、玻璃体切割术后头低位体验以及门诊就诊体验。视频教学包括:眼科常见基础操作及专科操作技术。
1.2.2 对照组:结合当下存在的培训方法,为新进护士培训4周,在培训结束后的4个月内,对照组护士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每日跟班,跟从带教老师有效学习,按照患者数量,每3~4个床位分配一名护士。带教老师则负责知识的讲解,并做好相应的演示,护士便结合老师示范和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练习。
1.2.3 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引导性反馈教学,具体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教学步骤:2019年1~6月,针对带教老师进行每月2次的情境-内容-拓展模型引导性反馈教学法培训,各科室选定一名培训合格后的老师作为引导性反馈教学带教老师。护理部根据疾病种类选定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科常见疾病,根据科室特点选定科室,合理安排时间,所有新护士统一进行培训,完成1例病人由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带教老师在进行引导性反馈教学前,提前告知患者,并获得其同意,然后把新培训的相关内容告诉患者,使其内心有准备;②教学实施:每位新进护士每日汇报分配患者的情况,并备好相关的护理物品,将其放于床旁,随后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是否正确,简单的作自我介绍,让患者知晓护理情况,然后有效询问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的睡眠、饮食、视力等情况;结合患者过往病史与主诉,指导患者接受相关检查,找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患者有效沟通;把患者安全送到演示教室,然后向老师有效汇报患者的护理情况,并提出护理中的不足与问题,寻求教师的解答。在引导性反馈教学期间,应注重对护患交流情况的把握;在技能方面,带教老师应做好相关示范,并要求新进护士在旁观看,演示过程中还应注意要点讲解,帮助新进护士能够更好学习;③教学内容:有效考察完护士的表现后,带教老师应先鼓励学生,使其有学习的信心,然后再提出相应的不足之处,并共同商讨,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点评完成后,鼓励学生补充说明,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1.3 效果评价
1.3.1 考核评价:5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对2组护士进行理论及临床实境能力考核,考查内容可从病史状况、护理评估、护理内容、沟通状况、教育效果、技能把握、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内容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分数高,能力强,满分为100。由护理部主任负责监督完成。
1.3.2 工作满意度调查:5个月的培训期完成后,对2组护士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由护理部主任负责监督完成。随机调查18名医生及12名参与日常跟班检查的高年资、高能级护士对2组成员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 ×100%。
1.3.3 引导性反馈应用评价:向试验组成员发放自制应用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7个条目,分别是:①接受程度;②思维能力培养;③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④接受并希望继续通过该方式进行培训。每个条目均采用“满意”、“一般”和“差”3个选项进行作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护士考核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成绩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组与试验组成员考核成绩比较()
表1 对照组组与试验组成员考核成绩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理论测试成绩 临床实境能力成绩对照组 6 71.41±5.98 74.87±7.79试验组 6 82.35±4.30★ 82.61±5.31★
2.2 新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满意率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新进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情况(n,%)
2.3 引导性反馈应用效果评价。试验组6名成员接受程度100%。见表3。
表3 试验组对引导性反馈应用情况[n(%)]
3 讨论
引导性反馈可促进新护士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帮助新进护士更快进入临床,学会与患者交流,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新进护士也能更好的胜任岗位职能,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更加舒适地护理[5]。该教学模式对新进护士的培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意义,并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及分能级培训中进一步推广。我院作为眼科专科医院,目前护理人员趋于饱和,研究中的数据较少,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价值还尚待提升,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