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021-07-21祖玉昌管成娟
祖玉昌 管成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普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以苏科教材为例,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重要意义;教学设计
在初中学习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慢慢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习探讨。初中阶段的知识比小学阶段要上升一个难度,学习方法也会和小学有所不同,面对诸多变化,一些同学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尤其是在数学这一课,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个数学老师大概要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将近百人,只靠教师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相互探讨,取长补短。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们在讨论一道题的时候,有可能将不同的解决方法探讨出来,从而开拓自身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自身已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二)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枯燥的知识,为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给枯燥的知识学习增加生机活力。在课堂中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激发求知欲望,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体作用,教师一味地教,学生看似认真在听,但是却没有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从而影响学习水平。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想法要给予鼓励,并让其大胆地发言;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想法,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生应该自主学习,不应该影响他人。另外,教师觉得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比较麻烦,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维护课堂纪律,给自己增加教学负担。基于这种情况,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茫然状态。
(二)分组不合理
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中应该包括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教师存在主观思想,从而导致分组不合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好的学生会跟上教师的思路,那么该类学生就会越学越好;但是学习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或者理解比较慢的学生,就会不适应当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习效率低,导致数学成绩下降。不合理的分组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状态,学生之間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合理进行分组,保障每个小组学习水平相当,从而有利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性格爱好等,然后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要保持在4~5个人以内,每个小组都要包括上、中上、中、中下、下这五个等级的学生,合理分组,并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小组负责人,督促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有利于顺利开展教学任务。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小组内的作用,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地投入到小组学习过程中,提高小组整体学习水平。比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小组任务,寻找中心对称图形,并让小组成员设计中心对称图图案,在第二次上课时进行汇报讲解。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大家认真听讲,回答问题,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良好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完善初中数学合作教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明智之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初中数学知识都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用方程解决问题,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应例题:“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14小时,逆流用20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公式,寻找等量关系,可以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y千米/小时,从而列出方程组,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解题思路。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交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共同学习,增强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小组成员解决疑惑,共同进步。学生通过陈述自己的观点,让组内其他学生进行理解,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有的学生掌握得非常好,而有的学生可能对勾股定理逆定理掌握得比较好,这个时候就可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补,有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五)小组成员轮流管理
在最初划分小组时,教师会选取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在小组合作学习最初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模式不能常用,在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应该让小组成员轮流进行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他人着想,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不刻意扰乱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实行轮流管理,并且实行积分制,不对个人进行奖励,而对小组进行奖励,以激发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同时也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合理进行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小组成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合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问题,对于学生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让小组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学生有积极影响,但是教师要科学合理运用该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其次,科学合理地分组也是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小组成员要取长补短,成员组成要包括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教师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最优教学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虎.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6):132.
[2]冉前华.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8(13):164.
[3]王万哲,张雪莉.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21):196.